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用于在驾驶座内固定移动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承载器,承载器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表带式夹扣、第一弹性件、自锁机构、长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和托件;表带式夹扣通过其表带部与自锁机构连接;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腔体内和表带式夹扣的上端;自锁机构与第一腔体活动连接;长度调节机构和宽度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二腔体内,长度调节机构通过第一腔体的伸长部与第一腔体连接,宽度调节机构与托件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简化取放移动设备时的操作,同时避免移动设备的外壳与夹扣之间相互磨损,使得用户得到较佳的车载手机支架使用体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设备的功能日趋强大,移动设备的应用范围扩展到驾驶座上,为驾驶员提供各种服务,如基于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导航仪提供导航服务,移动多媒体播放器提供音乐或视频播放功能,大屏幕智能手机提供无线上网服务等。驾驶员需要借助车载手机支架将移动设备固定于驾驶座内。目前,车载手机支架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部件作为放置移动设备的承载机构,使得移动设备能够固定在驾驶座内。其中,承载机构主要包括至少两个夹扣和底板,夹扣的材质为具有弹性的塑料,其弹力能够将移动设备紧紧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与底座的球形连接体活动连接,使得承载机构可自由转动,底座的底端为吸盘,使得车载手机支架能够吸附在驾驶座内的平面上,起到固定作用。车载手机支架的使用方法为放置时,两手向外推开夹扣,同时用力将移动设备塞入夹扣与底板所构成的空间中,取出时,两手向外推开夹扣,同时用力将移动设备从夹扣与底板所构成的空间中取出。但是,现有技术中取放移动设备时,都需要使用两手同时推开车载手机支架的夹扣,其操作繁琐,而且移动设备与夹扣频繁摩擦会加快移动设备的外壳以及夹扣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用于在驾驶座内固定移动设备,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能够简化取放移动设备时的操作,同时避免移动设备的外壳与夹扣之间相互磨损,使得用户得到较佳的车载手机支架使用体验。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底座,所述车载手机支架还包括承载器,所述承载器进一步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表带式夹扣、第一弹性件、自锁机构、长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和托件;所述表带式夹扣通过其表带部与所述自锁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和所述表带式夹扣的上端;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第一腔体活动连接;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和所述宽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长度调节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腔体的伸长部与所述第一腔体连接,所述宽度调节机构与所述托件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表带式夹扣为四节结构,包括一个夹扣部和三个节,所述三个节构成所述表带部。优选地,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推块、门锁开关、第二弹性件和金刚环,所述推块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外;所述门锁开关与所述推块、所述第一腔体内的配合位置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推块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之间;所述金刚环包围所述推块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外的凹部。优选地,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压块、长度调节定位钩、长度调节按钮和第三弹性件,所述长度调节定位钩的两端突出部与所述第一腔体伸长部的锯齿配合;所述长度调节按钮通过通孔与所述长度调节定位钩固定连接;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与所述长度调节定位钩之间,所述压块紧贴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优选地,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固定架、齿轮和宽度调节器,所述托件包括第一托件和第二托件,所述宽度调节器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宽度调节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托件和所述第二托件的锯齿部与所述齿轮配合,所述转动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与所述齿轮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前壳和第一后壳,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二前壳和第二后壳,所述第一前壳和所述第一后壳固定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前壳和所述第二后壳固定连接,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伸长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吸盘、吸盘连接件、吸盘开关、金属轴和圆盘;所述支撑座通过其球形连接部与所述推块的凹部配合连接;所述吸盘通过所述吸盘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所述吸盘开关通过所述金属轴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吸盘与所述圆盘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弹簧,其中,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二个弹簧。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承载器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表带式夹扣、第一弹性件、自锁机构、长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和托件,其中,表带式夹扣与托件用于放置移动设备,当自锁机构的推块被按下时,表带式夹扣伸长,其伸长长度超出移动设备的长度尺寸,此时能够方便地将移动设备塞入承载器中,而不会产生磨损。并且自锁机构使得用户能够单手使用本车载手机支架,简化取放移动设备时的操作,使得用户得到较佳的车载手机支架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载手机支架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车载手机支架的承载器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承载器的第一腔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承载器的一个长度调节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承载器的另一个长度调节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承载器的一个内部结构及原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承载器的另一个内部结构及原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承载器的组装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承载器的第二腔体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承载器的一个宽度调节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承载器的另一个宽度调节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承载器的整体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车载手机支架的底座爆炸图;图14为本技术车载手机支架的承载器横向放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车载手机支架主要包括两部分承载器I和底座2。承载器I为本车载手机支架的主要结构,用于放置移动设备,其夹扣、托件和腔体外壁构成的空间能够容纳移动设备,下面将进行详细说明。底座2与承载器I连接,用于支撑承载器,而且其下部的吸盘能够将整个车载手机支架固定在驾驶座内的光滑平面,如挡风玻璃上。请参见图2,承载器I进一步包括第一腔体10、第二腔体11、表带式夹扣12、第一弹性件13、自锁机构14、长度调节机构15、宽度调节机构16和托件17。其中,第一腔体10包括第一前壳101和第一后壳102。第二腔体11包括第二前壳111和第二后壳112。自锁机构14包括推块141、门锁开关142、第二弹性件143和金刚环144。长度调节机构15包括压块151、长度调节定位钩152、长度调节按钮153和第三弹性件154。宽度调节机构16包括转动固定架161、齿轮162和宽度调节器163。托件17包括第一托件171和第二托件172。请参见图2,第一前壳101和第一后壳102固定连接,形成第一腔体10,第二前壳111和第二后壳112固定连接,形成第二腔体11。其中,第一前壳101和第一后壳102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第二前壳111和第二后壳112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螺丝实现,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这里不作具体限定。请参见图3,第一腔体10的伸长部设置于第二腔体11内。其中,所述伸长部用于为车载手机支架调整长度,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移动设备。优选地,所述伸长部的实用长度为20毫米,故具体移动设备的适用长度范围可以为120毫米至140毫米。请参见图4,为长度调节为最小时承载器I的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手机支架还包括:承载器,所述承载器进一步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表带式夹扣、第一弹性件、自锁机构、长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和托件;?所述表带式夹扣通过其表带部与所述自锁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和所述表带式夹扣的上端;?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第一腔体活动连接;?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和所述宽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长度调节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腔体的伸长部与所述第一腔体连接,所述宽度调节机构与所述托件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手机支架还包括承载器,所述承载器进一步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表带式夹扣、第一弹性件、自锁机构、长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和托件;所述表带式夹扣通过其表带部与所述自锁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和所述表带式夹扣的上端;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第一腔体活动连接;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和所述宽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长度调节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腔体的伸长部与所述第一腔体连接,所述宽度调节机构与所述托件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式夹扣为四节结构,包括一个夹扣部和三个节,所述三个节构成所述表带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推块、 门锁开关、第二弹性件和金刚环,所述推块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外;所述门锁开关与所述推块、所述第一腔体内的配合位置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推块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之间;所述金刚环包围所述推块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外的凹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压块、 长度调节定位钩、长度调节按钮和第三弹性件,所述长度调节定位钩的两端突出部与所述第一腔体伸长部的锯齿配合;所述长度调节按钮通过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耀强,
申请(专利权)人:叶耀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