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法兰离心铸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1846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制造技术,涉及立式离心铸造中具有外法兰铸件的一种离心铸件模具。模具的型面包括型腔底面、型腔侧面、法兰型腔底面和法兰型腔侧面,法兰型腔侧面为一个直面,法兰型腔侧面的底端与法兰型腔底面相接,法兰型腔底面与水平线成30°夹角并圆弧过渡与型腔侧面相接,型腔侧面为垂直面,型腔侧面与型腔底面圆弧相接,型腔底面为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法兰部位采用30°斜面对接,大圆角过渡的设计方法,经过生产实践,铸件的合格率由30%提高到了80%,节约了劳动成本,减少了因废品造成的经济损失,仅该类铸件年节省成本20万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制造技术,涉及立式离心铸造中具有外法兰铸件的一种离心铸件模具。
技术介绍
离心铸造是铸型在高速旋转下注入高温合金液,合金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凝固成型的一种工艺方法。传统的离心铸造主要用于质量要求不高的管类铸件的生产,生产的铸件外形主要是标准的圆环形铸件。对于外带法兰的环形离心铸件目前尚无设计生产经验,机械加工过后,经着色检查零件表面不允许任何铸造缺陷显示,采用离心铸造方法,提高铸件冶金质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模具设计要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保证生产安全。现有的模具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在法兰设计部位采用直面相接,RlO小圆角过渡的设计思路,该方法有利于模具的加工制造,在铸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合金液充型过程中,形成紊乱流动,浇注前期合金液在模腔中向上运动,同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合金液流入法兰区域,合金液冲向模盖后又冲向法兰外壁,在法兰处钢水处于紊流,非常不利于渣物排出,致使合金液中非金属夹渣物不能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及时排除到铸件内表面,合金液凝固后在铸件的内部形成夹渣缺陷,因该原因导致铸件的合格率仅有30%。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改进铸件模具设计中法兰部位的结构,提高铸件充型过程中合金液流动的平稳性,减少充型过程中非金属夹渣物的机械卷入,提高法兰部位铸件的冶金质量。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模具的型面包括型腔底面、型腔侧面、法兰型腔底面和法兰型腔侧面,法兰型腔侧面为一个直面,法兰型腔侧面的底端与法兰型腔底面相接,法兰型腔底面与水平线成30°夹角并圆弧过渡与型腔侧面相接,型腔侧面为垂直面,型腔侧面与型腔底面圆弧相接,型腔底面为平面。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法兰部位采用30°斜面对接,大圆角过渡的设计方法,经过生产实践,铸件的合格率由30%提高到了 80%,节约了劳动成本,减少了因废品造成的经济损失,仅该类铸件年节省成本20万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现有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模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模具的型面包括型腔底面1、型腔侧面2、法兰型腔底面3和法兰型腔侧面4,法兰型腔侧面4为一个直面,法兰型腔侧面4的底端与法兰型腔底面3相接,法兰型腔底面3与水平线成30°夹角并圆弧过渡与型腔侧面2相接,型腔侧面2为垂直面,型腔侧面2与型腔底面I圆弧相接,型腔底面I为平面。本技术在法兰型腔底面3采用30°斜面对接,大圆角过渡的结构,如图2所示。改进后,钢水沿模壁向上运动,接触模盖后向内运动,与渣物运动方向一致,非常有利于渣物排出。随着钢水不断注入,渣物始终向中心移动。在改变充型流场的同时,由于法兰局部铸件壁厚增加,提高了法兰部位的温度场,延缓了金属液的冷却,有利于该部位非金属夹渣物的排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法兰离心铸件模具,其特征是,模具的型面包括型腔底面、型腔侧面、法兰型腔底面和法兰型腔侧面,法兰型腔侧面为一个直面,法兰型腔侧面的底端与法兰型腔底面相接,法兰型腔底面与水平线成30°夹角并圆弧过渡与型腔侧面相接,型腔侧面为垂直面,型腔侧面与型腔底面圆弧相接,型腔底面为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法兰离心铸件模具,其特征是,模具的型面包括型腔底面、型腔侧面、法兰型腔底面和法兰型腔侧面,法兰型腔侧面为一个直面,法兰型腔侧面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军曹智勇王立恒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