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单元,更具体地说,涉及与取出电极的结构相关的太阳能电池单元。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因光吸收层(发电层)的材料的不同大致分为硅系、化合物系、有机系等。其中,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以下称为“DSC”))构成为,利用形成载置有敏化染料(增感色素)的半导体层(例如TiO2)的发电电极(负极)、 与形成有催化剂金属的对置电极(正极),将含有碘氧化还原作用(> F' 7 )等的电解液夹在中间(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I的图13)。该DSC的发电机构经历以下的(I) ⑷的周期。(I)当向受光面入射太阳光时,利用能量的吸收在染料(色素)中激发电子。(2)被激发的电子移动至作为半导体层的TiO2,进而通过透明电极而向外部取出 (负极侧)。(3)失去电子的染料从电解液夺走电子。(4)被染料夺走电子的电解质从正极得到电子。上述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与以往的太阳能电池(硅系、化合物系等)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入射光的角度依赖性小,并且即使在室内光等弱光的情况下也能够发电。然而, 并不局限于染料敏化(色素增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单元,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配置有发电层,所述第一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方具有透光性,其特征在于,形成有贯通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贯通孔,在与所述第一贯通孔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贯通孔,该第二贯通孔的大小与该第一贯通孔不同,所述第一或者第二贯通孔的周围不与所述发电层重叠而露出,在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周围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向外部取出的第一电极取出端子,在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周围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极向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同的方向取出的第二电极取出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30 JP 2011-2169481.一种太阳能电池单兀,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配置有发电层,所述第一或者第二电极的至少一方具有透光性,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贯通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贯通孔, 在与所述第一贯通孔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贯通孔,该第二贯通孔的大小与该第一贯通孔不同, 所述第一或者第二贯通孔的周围不与所述发电层重叠而露出, 在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周围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向外部取出的第一电极取出端子,在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周围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极向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同的方向取出的第二电极取出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透光性的第一基板的一方的主面形成具有透光性的所述第一电极, 所述第二贯通孔比所述第一贯通孔大,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周围不与所述发电层重叠而露出, 在与所述第二贯通孔对应的位置具有贯通孔的第二基板的一方的主面形成有所述第二电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