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字全息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CXD镜像重叠调节及单曝光同轴数字全息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数字全息技术是融合了传统光学全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的一种新兴相干成像技术。数字全息技术的突出优点是可以通过简单的硬件系统,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获取被测物体波前的复振幅,从而进行对物体非接触实时地三维立体成像和测量。因此,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显微观测、微电子机械和微光学分析、微生物相衬显微成像、振动形变测量与信息加密等。在实际检测应用中,特别是用于观测活体细胞和微生物检测中,往往要求数字全息要有很高的分辨率,并且能够实时地在线测量。在数字全息技术中,采用同轴数字全息记录光路能够较好地满足采样条件并且充分利用CCD的采样空间,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分辨率和精度。但是,由于同轴数字全息本身的系统特性,通过数字直接再现的像往往被系统的直透光场和共轭像覆盖,无法直接得到清晰的检测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同轴数字全息的实时记录和再现,目前已有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单曝光相移同轴数字全息的方案。一种方案是利用空分复用的原理,在参考光路中插入一个相位从O、3i/2、3T、3 3i/2成周期分布的阵列相移器,使入射参考光的波面在不同像素位置同时产生不同的相移,然后由成像透镜将相移后的参考光波面成像到CXD上与物光进行干涉记录,最后通过数字处理,分别提取出四幅不同相移的全息图。该技术的不足之处是,改相移器件制作困难,价格昂贵,且通用性较差,另外它对光路的调节要求很苛刻,需要使相移器件的每个像素通过成像透镜成像后要与CCD的像素一一对准,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参考光经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CCD镜像重叠调节装置,包括:激光光源(1)、扩束准直系统(2?3)、分束器(4)、平面反射镜(5)、平面反射镜(6)、扩束透镜(7)、分束器(8)、第一CCD相机(9)、第二CCD相机(10)、计算机(11);其特征在于:激光光源(1)发出线偏振相干光,通过扩束准直系统(2?3)扩束准直为平面光,经分束器(4)分成两束平面光,用这两束平面光作为参考光和物光分别通过参考光光路和物光光路;参考光光路由平面反射镜(5)构成;物光光路由平面反射镜(6)和扩束透镜(7)构成,参考光经平面反射镜(6)反射后通过扩束透镜(7)变为球面波;最后物光和参考光通过分束器(8)合波干涉,分别照射到第一CCD相机(9)和第二CCD相机(10)上;两CCD通过并行图像采集卡与计算机(11)连接;上述光学元件均通过可调支架固定;调节分束器(8)让物光和参考光有一定的夹角,使两CCD记录得到的数字全息图为离轴数字全息图;整个光学系统放置在光学隔振平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C⑶镜像重叠调节装置,包括激光光源(I)、扩束准直系统(2-3)、分束器(4)、平面反射镜(5)、平面反射镜(6)、扩束透镜(7)、分束器(8)、第一 C⑶相机(9)、第二CCD相机(10)、计算机(11);其特征在于激光光源(I)发出线偏振相干光,通过扩束准直系统(2-3)扩束准直为平面光,经分束器(4)分成两束平面光,用这两束平面光作为参考光和物光分别通过参考光光路和物光光路;参考光光路由平面反射镜(5)构成;物光光路由平面反射镜(6)和扩束透镜(7)构成,参考光经平面反射镜(6)反射后通过扩束透镜(7)变为球面波;最后物光和参考光通过分束器(8)合波干涉,分别照射到第一 CCD相机(9)和第二C⑶相机(10)上;两0 通过并行图像采集卡与计算机(11)连接;上述光学元件均通过可调支架固定;调节分束器(8)让物光和参考光有一定的夹角,使两CCD记录得到的数字全息图为离轴数字全息图;整个光学系统放置在光学隔振平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CCD镜像重叠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参考光为平面波,物光为球面波,采用离轴数字全息记录光路;两个CCD相机分别相对于分束器(8)近似镜像布置,分束器(8)的镜面与两个C⑶相机的光敏面呈45°,两个C⑶相机的光敏面互相垂直;第二 C⑶相机(10)通过三维光学调整平台固定在光学隔振平台上,可上下、左右、前后精确调节;两个CCD相机参数一致;两个CCD相机安放的上下面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C⑶镜像重叠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计算机(11)通过并行图像采集卡实时读取两个CCD相机的离轴数字全息图;由于两个CCD相机分别相对于分束器(8)近似镜像布置,在数字处理时需先对其中一个C⑶相机上记录得到全息图的数据矩阵作左右转换处理,使两幅全息图的矩阵坐标方向一致;利用Matlab软件程序对两幅数字全息图作频域滤波提取出两个球面波的复振幅,然后将这两个球面波作数字干涉叠加,并实时显示出干涉条纹;根据实时显示的干涉条纹,先调节第二 CCD相机(10)前后移动直到干涉条纹为直条纹,此时说明两个CCD相机相对分束器的距离相等;上下、左右调节第二CCD相机(10)使直条纹变宽,直到变为白色图像,此时说明两个CCD相机相对于分束器(8)镜像重叠位置调节完成。4.一种双C⑶单曝光同轴数字全息记录装置,包括激光光源(I)、扩束准直系统(2-3)、分束器(4)、平面反射镜(5)、1/2波片(6)、中性滤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卫清,潘云,范玉峰,朱勇建,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