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3491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1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包括壳体,及容置于所述壳体内腔的T型铁芯、第二声音单元和第一声音单元;所述壳体具有壳体中心轴,所述T型铁芯沿所述壳体中心轴设置,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容纳腔,所述第一声音单元和所述第二声音单元同轴背向设置分别容置于一个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第一声音单元具有第一声音振动膜,该第一声音振动膜在所述T型铁芯一侧贴合一导音环;所述T型铁芯,所述第一声音单元和所述导音环沿所述壳体中心轴设有导音孔。使得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分别在独立的结构里工作,减小了传统喇叭的直径和厚度,同时有效的改良声场分离度,比传统结构声场更清析和层次感更强,低效果更突出,高音声场更宽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喇叭
,具体地,涉及一种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
技术介绍
传统的同轴双单元喇叭,是将高音喇叭单元和低音喇叭单元同向叠加的方式设置,从而使得喇叭的直径和厚度不容易做得很小。而且同向叠加的高音喇叭单元和低音喇叭单元不在独立的结构里工作,声场分离度,清析和层次感略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在传统的同轴同向双单元喇叭基础上,将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同轴在同一个圆柱型外壳内反向设置,从而使得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分别在独立的结构里工作,这种方式可以大大的减小了传统喇叭的直径和厚度,同时有效的改良声场分离度,比传统结构声场更清析和层次感更强,低效果更突出,高音声场更宽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包括壳体,及容置于所述壳体内腔的T型铁芯、第二声音单元和第一声音单元;所述壳体具有壳体中心轴,所述T型铁芯沿所述壳体中心轴设置,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容纳腔,所述第一声音单元和所述第二声音单元同轴背向设置分别容置于一个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第一声音单元具有第一声音振动膜,该第一声音振动膜在所述T型铁芯一侧贴合一导音环;所述T型铁芯,所述第一声音单元和所述导音环沿所述壳体中心轴设有通孔,该通孔形成导音孔,所述导音孔的中心轴与所述壳体中心轴重合,所述壳体在所述导音孔处设有播音口。所述第一声音单元为高音单元,所述第二声音单元为低音单元。所述T型铁芯具有呈T形连接的柱体和顶壁,自所述顶壁挖设有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声音单元包括第一声音磁铁,第一声音导磁板,第一声音音圈,所述第一声音振动膜和贴合环;所述第一声音导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声音磁铁上,二者一起容置在所述容纳槽中,且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声音音圈插入所述间隔中,并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声音振动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声音音圈之上,所述第一声音振动膜周边设有贴合环,所述贴合环安装在所述环形顶壁上;所述导音环紧贴所述第一声音导磁板。所述T型铁芯,所述第一声音磁铁,第一声音导磁板和所述导音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形成所述导音孔。所述第二声音单元包括第二声音磁铁,第二声音导磁板,第二声音音圈和第二声音振动膜,第二声音贴合环。所述第二声音磁铁和所述第二声音导磁板均为环形,所述第二声音导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声音磁铁下,二者环绕所述T型铁芯的圆柱,且所述第二声音磁铁抵接所述环形顶壁;所述第二声音导磁板和所述第二声音磁铁与所述圆柱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声音音圈插入该第二间隙且伸出所述圆柱。所述第二声音振动膜贴合所述第二声音音圈设置,其周边设置第二声音贴合环,所述第二声音贴合环贴合在所述第二声音导磁板上。所述壳体具有正面壳体和背面壳体,所述正面壳体上设置喇叭播音口。所述背面壳体下设有PCB接线板,所述PCB接线板中设有调音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改变了传统的同轴同向高声音喇叭单元和低声音喇叭单元叠加设置的方式,所述第一音单元和所述第二音单元采用同轴背向设计,在所述第一声音振动膜中心贴合导音环,在所述\T\型铁芯﹑所述第一声音磁铁﹑所述第一声音导磁板和所述导音环的中心开设导音孔,将所述第二声音单元的声波传导至壳体正面的播音口处,从而使得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分别在独立的结构里工作,这种方式可以大大的减小了传统喇叭的直径和厚度,同时有效的改良声场分离度,比传统结构声场更清析和层次感更强,低效果更突出,高音声场更宽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及相关附图,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专利所称的“正面”是指朝向所述喇叭播音口的面,所称的“背面”是指背向所述喇叭播音口的面。本专利所称的“上”是指朝向所述喇叭播音口的面,所称的“下”是指背向所述喇叭播音口的面。参照图1和图2,一种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包括壳体10,及容置于所述壳体内腔的T型铁芯20、第一声音单元30和第二声音单元40。所述壳体10具有中心轴,所述T型铁芯20沿所述中心轴设置并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两个容纳腔16,所述第一声音单元30和第二声音单元40沿所述壳体中心轴背向设置,分别容置于一个所述容纳腔16中,所述第一声音单元30具有具有声音振动膜35,该声音振动膜35在所述T型铁芯20一侧贴合一导音环36,所述T型铁芯20,所述第一声音单元30和所述导音环36沿所述壳体中心轴设有通孔,该通孔形成导音孔50,所述导音孔50的中心轴与所述壳体中心轴重合,所述壳体在所述导音孔50处设有播音口13。第一声音单元30和第二声音单元40分别为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当所述第一声音单元为高音单元时,所述第二声音单元40为低音单元,当所述第一声音单元为低音单元时,所述第二声音单元40为高音单元。所述壳体10为圆柱形,沿圆柱形中心具有壳体中心轴。所述壳体1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如可以用筒式主体,两端加盖的方式,也可以是桶式主体,顶端加盖的方式。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10采用正面壳体11和背面壳体12连接的方式。应理解,所述正面壳体11和所述背面壳体12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可以为卡合,铆接,螺钉连接等,本技术对此不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基本构思的前体下,任何能够实现本技术功能的方式,均应视为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所述喇叭播音口13设置在所述正面壳体11上。在所述背面壳体12下设有PCB接线板14,所述PCB接线板14中设有调音圈15。所述T型铁芯20具有呈T形连接的柱体21及顶壁22,自所述顶壁22上挖设有一容纳槽23。所述容纳槽23的中心轴与所述壳体中心轴重合。所述T型铁芯20,所述第一声音单元30和所述导音环36沿所述壳体中心轴设有导音孔50,所述导音孔50的中心轴与所述壳体中心轴重合。所述第一声音振动膜35另一侧为所述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的播音口13靠近所述导音孔50。在所述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中,所述第二声音单元30和所述第二声音单元40同轴背向设置,结构独立,所述第二声音单元发出的声波经所述导音孔50传导至所述播音口13播放。所述第二声音单元30和所述第二声音单元40同轴背向设置的方式减小了传统喇叭的直径和厚度,有效的改良声场分离度,比传统结构声场更清析和层次感更强,第二声音效果更突出,第一声音声场更宽阔。所述第一声音单元30设置在所述正面壳体11和所述T型铁芯20之间,包括第一声音磁铁31,第一声音导磁板32,第一声音音圈33和所述第一声音振动膜35,贴合环37。所述第一声音导磁板32设置在所述第一声音磁铁31上,二者一起容置在所述容纳槽23中,且与所述容纳槽23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隔34。所述第一声音音圈33插入所述间隔34中,并伸出所述容纳槽23。所述第一声音振动膜35设置在所述第一声音音圈33之上,所述第一声音振动膜35周边设有贴合环37,所述贴合环37安装在所述顶壁2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包括壳体,及容置于所述壳体内腔的T型铁芯、第二声音单元和第一声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壳体中心轴,所述T型铁芯沿所述壳体中心轴设置,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容纳腔,所述第一声音单元和所述第二声音单元同轴背向设置分别容置于一个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第一声音单元具有第一声音振动膜,该第一声音振动膜在所述T型铁芯一侧贴合一导音环;所述T型铁芯,所述第一声音单元和所述导音环沿所述壳体中心轴设有通孔,该通孔形成导音孔,所述导音孔的中心轴与所述壳体中心轴重合,所述壳体在所述导音孔处设有播音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包括壳体,及容置于所述壳体内腔的T型铁芯、第二声音单元和第一声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壳体中心轴,所述T型铁芯沿所述壳体中心轴设置,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容纳腔,所述第一声音单元和所述第二声音单元同轴背向设置分别容置于一个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第一声音单元具有第一声音振动膜,该第一声音振动膜在所述T型铁芯一侧贴合一导音环;所述T型铁芯,所述第一声音单元和所述导音环沿所述壳体中心轴设有通孔,该通孔形成导音孔,所述导音孔的中心轴与所述壳体中心轴重合,所述壳体在所述导音孔处设有播音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声音单元为高音单元,所述第二声音单元为低音单元。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轴背向双单元微型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铁芯具有呈T形连接的柱体和顶壁,自所述顶壁挖设有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声音单元包括第一声音磁铁,第一声音导磁板,第一声音音圈,所述第一声音振动膜和贴合环;所述第一声音导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声音磁铁上,二者一起容置在所述容纳槽中,且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声音音圈插入所述间隔中,并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声音振动膜设置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从义徐松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音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