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型晶片透镜以及其制造方法、多层透镜技术

技术编号:856225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层叠型晶片透镜和其制造方法、多层透镜。在晶片级透镜(201、202)间的填充部(203)中利用毛细管现象渗入填充遮光性粘接剂(213)。由于在填充部(203)和透镜光学部(2011)的边界设置有突起部(2023),所以遮光性粘接剂(213)不会渗入到中空部(209)中。此外,形成有连结中空部(209)和外部的透气性膜(205),起到使中空部(209)的膨胀的空气向外部逃逸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多个晶片级透镜重叠起来的层叠型晶片透镜、其制造方法以及将其个别地分割后的多层透镜。
技术介绍
为了削减制造成本,提出并制造了将多片晶片级透镜(wafer scale lens)重叠起来并粘接的层叠型晶片透镜。可是,在制造层叠型晶片透镜时,以在粘接的晶片透镜彼此之间不产生位置偏离或者倾斜的方式使其重叠起来是不容易的。这样的晶片透镜彼此的位置偏离或者倾斜、换言之中心位置的偏离(光轴的偏离)和距离(高度)的偏离会成为使透镜特性劣化的较大的原因。因此,以非常高的精度将晶片级透镜彼此重叠起来并粘接的技术在层叠型晶片透镜的制造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以下技术,S卩,如图10 (a)所示那样,将粘接晶片级透镜5010、5020的粘接剂5203填充在晶片级透镜5010、5020之间。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层叠型晶片透镜5000是将2片晶片级透镜5010、5020重叠起来的层叠型晶片透镜。图10 (b)表示粘接前的晶片级透镜5010、5020,在粘接时,在槽5012、5022中填充粘接剂5203。如图10 (b)所示那样,被填充粘接剂5203的槽5012、5022形成在两晶片级透镜5010、5020中的相互对置侧的面,而且避开了彼此的透镜光学部5011、5021而形成。 而且,在粘接时,在透镜光学部5011、5021的周围部分中的除了槽5012、5022以外的部分中,晶片级透镜5010、5020的对置面彼此相互直接相接。这是因为涂敷于槽5012、5022的粘接剂5203的厚度为槽5012、5022的深度以下。也就是说,有无粘接剂5203与晶片级透镜5010、5020间的距离没有关系。因此,能使粘接的晶片级透镜5010、5020间的距离固定。进而,只要是在粘接前,就能对重叠的晶片级透镜5010、5020的位置以及/或者方向进行调整,使得不产生晶片级透镜5010、5020间的位置偏离或者倾斜。再有,公开了利用毛细管现象,将遮光材料或者密封树脂渗入到空隙中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利用毛细管现象,在透镜间形成的空隙部中渗入遮光材料的技术。即,示出了通过利用了毛细管现象的渗入而能不与透镜面接触地在空隙部中装入遮光材料,由此能容易地形成均匀的遮光部。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即,将安装有功能元件的基板和树脂密封板以设置适当的间隔的间隙的方式对置配置,在该间隙中渗入填充密封树脂。在上述树脂密封板中与安装于基板的功能元件所具有的功能部对应地形成有开口部。在同一文献中示出了通过在树脂密封板中设置开口部,从而在开口部的边界产生表面张力,在渗入填充密封树脂时,上述表面张力阻止密封树脂进入到基板上的功能部内。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013576号公报(2011年I月20日公开)”; 专利文献2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2-350605号公报(2002年12月4日公开)”; 专利文献3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235045号公报(2007月9月13日公开)”; 专利文献4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9-210739号公报(2009月9月17日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引用文献I所公开的技术中,由于需要在重叠的各晶片级透镜的对置面形成槽,所以有金属模加工变得复杂的问题。此外,由于仅在槽的部分填充粘接剂,所以即使以不使多片晶片级透镜的光轴偏离的方式,对上述晶片级透镜进行调整、粘接之后切断,在将上述晶片级透镜分割成多层透镜时,在各个多层透镜的每一个或者一个多层透镜的每个剖面也存在粘接的地方变得不均匀的可能性。其结果是,存在由于不均匀的粘接的地方导致各个多层透镜的光学上的性能出现偏差,或者由于粘接的地方不充分所以粘接剥离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高的精度将晶片级透镜彼此重叠起来并均匀地进行粘接的层叠型晶片透镜以及其制造方法、多层透镜。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层叠型晶片透镜是将多片具有多个透镜光学部的晶片级透镜重叠起来进行粘接的层叠型晶片透镜,其特征在于,在相互粘接的2片晶片级透镜的对置的两面之间,具有以隔开透镜光学部和该透镜光学部的周围的遮光区域的方式包围该透镜光学部的阻挡部,在2片晶片级透镜的所述遮光区域的对置面之间填充有遮光性粘接齐U,以在所述遮光区域的2片晶片级透镜的对置面的间隔为在该对置面之间能利用毛细管现象渗入所述遮光性粘接剂的间隔的方式,设定所述阻挡部的高度。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利用毛细管现象的遮光性粘接剂的渗入填充,能进行晶片级透镜彼此的粘接。因此,不用从制造装置取下就能进行晶片级透镜间的粘接。具体地说,在以没有晶片级透镜间的位置偏离或者倾斜的方式进行调整之后,固定这些透镜,当保持该状态地在晶片级透镜间滴下遮光性粘接剂时,利用毛细管现象渗入填充上述遮光性粘接齐U,其结果是,粘接上述晶片级透镜彼此。由此,在粘接晶片级透镜的工序中,不会产生在晶片级透镜间的位置偏离或者倾斜。此外,能均匀且容易地在短时间内进行遮光性粘接剂的填充。因此,能以高的精度将晶片级透镜重叠起来。在此,在2片晶片级透镜的对置面设置有阻挡部,此外以在遮光区域的2片晶片级透镜的对置面的间隔为在该对置面之间能利用毛细管现象渗入遮光性粘接剂的间隔的方式,设定上述阻挡部的高度。因此,在粘接晶片级透镜的工序之前,能容易且精度良好地进行晶片级透镜的对位。此外,遮光性粘接剂位于透镜光学部的整周上,由此即使稍微存在涂敷不均匀,涂敷不均匀对光学轴的影响也会被除了透镜光学部以外的晶片级透镜整体吸收。因此,难以发生光学轴的轴偏离。进而,由于不需要在重叠的各晶片级透镜的对置面形成在现有技术中形成的槽那样的复杂的形状,所以金属模加工不会变得复杂。此外,以隔开透镜光学部和遮光区域的方式,包围该透镜光学部地设置有阻挡部。由此,在晶片级透镜的对置面之间渗入填充的遮光性粘接剂被阻挡部阻碍,因此该遮光性粘接剂不能渗入到透镜光学部侧。其结果是,在需要遮光的遮光区域中填充遮光性粘接剂,而在不需要遮光的透镜光学部中未填充遮光性粘接剂。即,能部位选择地填充遮光性粘接齐U。因此,不会使透镜光学部的透光性和透镜特性恶化。因此,金属模加工容易,此外在层叠型晶片透镜切断时粘接剂的粘接的地方均匀,除此以外,还能以高的精度将晶片级透镜彼此重叠起来。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层叠型晶片透镜的制造方法是将多片具有多个透镜光学部的晶片级透镜重叠起来进行粘接的层叠型晶片透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型晶片透镜在相互粘接的2片晶片级透镜的对置的两面之间,具有以隔开透镜光学部和该透镜光学部的周围的遮光区域的方式包围该透镜光学部的阻挡部,并且以2片晶片级透镜的在所述遮光区域的对置面的间隔为在该对置面之间能利用毛细管现象渗入遮光性粘接剂的间隔的方式,设定所述阻挡部的高度,所述制造方法包含保持工序,以在所述遮光区域中的2片晶片级透镜的对置面的间隔为在该对置面之间能利用毛细管现象渗入所述遮光性粘接剂的间隔的方式,保持所述2片晶片级透镜;以及填充工序,通过在所述保持的2片晶片级透镜的所述遮光区域的对置面之间利用毛细管现象使所述遮光性粘接剂渗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叠型晶片透镜,将多片具有多个透镜光学部的晶片级透镜重叠起来进行粘接,其特征在于,在相互粘接的2片晶片级透镜的对置的两面之间,具有以隔开透镜光学部和该透镜光学部的周围的遮光区域的方式包围该透镜光学部的阻挡部,在2片晶片级透镜的所述遮光区域的对置面之间填充有遮光性粘接剂,以在所述遮光区域的2片晶片级透镜的对置面的间隔为在该对置面之间能利用毛细管现象渗入所述遮光性粘接剂的间隔的方式,设定所述阻挡部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9 JP 2011-2154721.一种层叠型晶片透镜,将多片具有多个透镜光学部的晶片级透镜重叠起来进行粘接,其特征在于, 在相互粘接的2片晶片级透镜的对置的两面之间,具有以隔开透镜光学部和该透镜光学部的周围的遮光区域的方式包围该透镜光学部的阻挡部, 在2片晶片级透镜的所述遮光区域的对置面之间填充有遮光性粘接剂, 以在所述遮光区域的2片晶片级透镜的对置面的间隔为在该对置面之间能利用毛细管现象渗入所述遮光性粘接剂的间隔的方式,设定所述阻挡部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型晶片透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晶片级透镜的对置的两面的任一方或者双方,形成有至少从所述透镜光学部和所述遮光区域的边界位置到用于切出多层透镜的切断位置连续的透气性膜。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层叠型晶片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是设置在所述2片晶片级透镜的对置的两面的任一方或者双方的突起部、或者是设置在所述2片晶片级透镜的对置的两面之间的隔离物。4.一种层叠型晶片透镜的制造方法,所述层叠型晶片透镜将多片具有多个透镜光学部的晶片级透镜重叠起来进行粘接, 所述层叠型晶片透镜在相互粘接的2片晶片级透镜的对置的两面之间,具有以隔开透镜光学部和该透镜光学部的周围的遮光区域的方式包围该透镜光学部的阻挡部,并且以2片晶片级透镜的在所述遮光区域的对置面的间隔为在该对置面之间能利用毛细管现象渗入遮光性粘接剂的间隔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桥孝博花户宏之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