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力介质导管的插塞式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6100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1:58
涉及用于压力介质导管的插塞式连接装置,包括壳体件和插头件,插头件能密封地通过插柄插入壳体件的容纳口中并能通过栓锁装置锁定以防松开。栓锁装置能确保一个部分插入的预止动位置和一个完全插入的全止动位置,在预止动位置,插柄被不完全地密封在容纳口中以使压力介质泄漏,而在全止动位置则完全密封。栓锁装置既包括一个连接件的由保持齿面限定的径向止动凹槽,又包括另一连接件的双止动件,双止动件有两个带有径向弹簧弹性且在轴向上前后安置的止动件,以使止动凹槽的保持齿面在预止动位置被第一止动件从后侧抓紧,在全止动位置被第二止动件从后侧抓紧。在止动凹槽内,在全止动位置轴向上位于两个止动件之间的区域中安置径向伸出的支撑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首先涉及ー种用于压カ介质导管的插塞式连接装置,该插塞式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连接件,即包括壳体件和插头件,其中,所述插头件能够通过插柄以沿周边密封的方式插入所述壳体件的容纳ロ中,并能够通过栓锁装置锁定以防松开;其中,所述栓锁装置被构造为确保ー个部分插入的预止动位置和ー个完全插入的全止动位置;其中,在所述预止动位置中,插柄被不完全地密封在容纳口中,以使压力介质泄漏,而在所述全止动位置中,为完全密封;其中,所述栓锁装置一方面包括其中一个连接件的由保持齿面限定的径向的止动凹槽,另一方面包括另ー连接件的双止动件;其中,所述双止动件具有两个带有径向弹簧弹性且在轴向上以下述方式前后安置的止动件,即,使得所述止动凹槽的保持齿面在预止动位置中被第一止动件从后侧抓紧,在全止动位置中被第二止动件从后侧抓紫。
技术介绍
这样的插塞式连接装置尤其被应用在汽车制动系统中,主要是应用在载重汽车的气压式制动装置(LKW-Luftdruckbremsanlage)中。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即在某些情况中,首先是在位置情况或安装情况不利时,由于在插入时装配工人对插入的正确与完全与否未足够细心地加以关注,因而在实践中必须启动检验程序,以防止所述插塞式连接装置在形成全部制动压カ时突然不必要地分开。这种情况例如有可能在插头件已通过用于密封的密封环(0形环)以压カ适配的方式保持住而止动件却尚未卡入时出现。专利申请文件如DE 196 21 535AUEP 0 813 017A2 和 EP 0 913 618A1 等描述了与开头定义的类型相应的插塞式连接装置。对于此类公知的插塞式连接装置中任ー种,为避免上述问题,需要在连接件尚未完全正确插入的状态下就确保已存在“预止动”,所述预止动防止了连接装置在压カ完全加载时被分开。因此,在这种预止动位置中确保了非密封性,从而使这种状态能够在声学方面通过泄漏声音被感知到,因而不会由于连接件彻底分开而出现突然的、完全的压カ降。连接装置在出现泄漏噪声时能够继续过渡到正确密封且锁定的“全止动位置”中。对于此类公知的插塞式连接装置中任ー种,在壳体件的容纳ロ之中安置有双止动件,所述双止动件具有两个在轴向上彼此保持间距的方式安置的止动件。插柄具有径向的止动凹槽,该止动凹槽被构造成沿轴向方向看去显得很宽的环形槽,所述止动凹槽的ー侧由保持齿面以这样的方式来限界在预止动位置中,首先仅由第一止动件径向地啮合到所述止动凹槽中,并在后侧抓紧所述保持齿面,从而确保插柄不会松开。通过将所述插柄继续插入,则在随后的在全止动位置,第二止动件也将径向啮合到止动凹槽中,从而使所述保持齿面亦被第二止动件从后侧抓紫。此时,第一止动件仍然安置在止动凹槽之内,不过却是在轴向上远离所述保持齿面的区域中,这样,第一止动件在全止动位置中不再具有保持功能。这种公知的插塞式连接装置类型在实际应用中已被证明具有相当的可靠性。但是,插柄在插入时却可能相对于容纳ロ的轴发生傾斜,从而可能妨碍插入。另外,其他不同类型的插塞式连接装置也是公知的;这些插塞式连接装置虽然也被设计用于在预止动位置和全止动位置中进行“双重止动”或两次止动,但是根据的却是不同的工作原理。例如,EP 0 226 689B1描述了ー种连接件装置,该种装置仅具有唯一一个止动件,该止动件呈栓锁环形状,是用横截面呈圆形的弹簧丝按照线形卡圈的方式弯折而成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该栓锁环被安置在壳体件(在那里被称作“砧座(Mutterstilck)”)的凹坑(Aussparung)中,并为形成预止动和全止动位置位置而依次与插头件(在那里被称作“配合件(Gegenstiick)”)的两个分离的、环形槽形状的凹槽协同作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栓锁环安置在插头件(配合件)上,并与壳体件(砧座)的两个环形槽形状的凹坑协同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目的在干,对这种特定类型的插塞式连接装置在其使用性能方面进一步加以改善。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是根据具有以下特征的插塞式连接装置实现的,S卩,止动凹槽之内,在全止动位置中轴向上位于两个止动件之间的区域中安置有径向伸出的支撑工具(Stiitzmittel)。所述支撑工具还直接在轴向上很宽的止动凹槽区域中,改善了插柄在容纳口中的导向,减小了可能存在于插柄轴与容纳ロ轴之间的倾斜角(Kippwinkel )。在本专利技术的符合目的的设计方案中,支撑工具与第一止动件以彼此适配的方式构造,这样,通过它们的相对运动,在从预止动位置向全止动位置过渡吋,所述第一止动件将克服它的径向弹カ而被迫在径 向及轴向方向上移动过所述支撑工具的区域。由于第一止动件会因此在径向方向上受到排挤,因而进一歩优选这样设计,即,至少在止动件的大部分啮合区域中,所述支撑工具的径向朝向双止动件的支撑区域相对于止动凹槽的保持齿面错开而形成径向错位,从而使得在插入运动期间,在预止动位置与全止动位置之间过渡时,能够确保在第一止动件与保持齿面之间始终存在径向重叠。因此就有利地确保了第一止动件在插头件从预止动位置向全止动位置过渡时不会在径向上离开止动凹槽过远,从而使得在插柄由于被加速(特别是由压力引起的)而沿着松开方向快速移动,因而有可能意外地释放的情况下,第一止动件不可能很快地重新径向啮合入预止动位置中。此时,插头实际上将越过预止动位置“向外射出”,并完全脱离开壳体。与此相反,通过优选的设计方案,在从预止动位置向全止动位置过渡时,第一止动件虽然沿着从止动凹槽脱出的方向径向运动,但它不会像插头件在开始插入直至从后侧卡住所述止动凹槽的保持齿面时那样在径向上运动得很远。因此,即便在从预止动位置向全止动位置过渡时,第一止动件与止动凹槽的保持齿面之间也会在径向上总是存在至少少许的面积重叠。这样的结果就是,当第二止动件尚未从后侧卡住闩锁台阶时,即使存在压カ介质系统压カ时,插头件在插接过程中随后应当被松开,也在防止完全松开方面产生了更高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插头件通过第一止动件与保持齿面之间的优选因错位产生的重叠区域而总能被保持住(“抓住”)。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两个实施变例就其双止动件结构而言,均可以像EPO 226689B1包含的对单个止动件的描述ー样来实施。所以,双止动件可以选择安置在壳体件的容纳口中或者插柄上。在将双止动件安置在容纳ロ内的第一变例中,止动凹槽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工具形成在插柄之上。对于双止动件安置在插柄之上的可选构造中,止动凹槽与支撑工具形成在壳体的容纳ロ之内。本专利技术另外还涉及一种用于压カ介质导管的插塞式连接装置,该插塞式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连接件,即売体件和插头件,其中,所述插头件能够通过插柄以沿周边密封的方式插入所述壳体件的容纳口中,并能够通过栓锁装置锁定以防松开;其中,所述栓锁装置以如下方式构造,即确保ー个部分插入的预止动位置和ー个完全插入的全止动位置;其中,在所述预止动位置中,插柄被不完全地密封在容纳ロ中,以使压力介质泄漏,而在所述全止动位置中,则是完全密封;其中,所述栓锁装置一方面包括由保持齿面和过渡坡面所限定的径向预止动凹槽以及其中一个连接件的沿插入方向安置在过渡坡面之后的全止动台阶,另ー方面包括另ー连接件的在径向上具有弹簧弹性的止动件,这样,在插柄插入容纳ロ之中吋,止动件通过径向运动,首先在预止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压力介质导管的插塞式连接装置(101),其包括两个连接件(102,104),即包括壳体件(102)和插头件(104),其中,所述插头件(104)能够通过插柄(106)密封地插入所述壳体件(102)的容纳口(108)中,并能够通过栓锁装置(112)锁定以防松开;其中,所述栓锁装置(112)被以如下方式构造,即确保一个部分插入的预止动位置和一个完全插入的全止动位置;其中,在所述预止动位置中,插柄(106)被不完全地密封在容纳口(108)中,以使压力介质泄漏,而在所述全止动位置中,则为完全密封;其中,所述栓锁装置(112)一方面包括由保持齿面(22)和过渡坡面(24)所限定的径向的预止动凹槽(114)以及其中一个连接件(102;104)的沿插入方向安置在过渡坡面(124)之后的全止动台阶(118),另一方面包括另一连接件(104;102)的在径向上具有弹簧弹性的止动件(120),这样,在所述插柄(106)插入容纳口(108)之中时,所述止动件(120)通过径向运动,首先在预止动位置上径向啮合到所述预止动凹槽(114)中并因而从后侧抓紧所述保持齿面(122),而随着插入的继续进行,该止动件将经过过渡坡面(124)过渡到全止动位置中,在此位置中,所述止动件从后侧抓紧所述全止动台阶(118),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止动台阶(118)至少在所述止动件(120)的啮合区域中相对于所述预止动凹槽(114)的保持齿面(122)错开而形成径向错位(X),从而使得在插入运动期间,在预止动位置与全止动位置之间过渡时,能够确保在所述止动件(120)与所述预止动凹槽(114)的保持齿面(122)之间存在径向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2008.07.14 DE 202008009398.8;2008.07.14 DE 2020081.用于压力介质导管的插塞式连接装置(101),其包括两个连接件(102,104),即包括壳体件(102)和插头件(104),其中,所述插头件(104)能够通过插柄(106)密封地插入所述壳体件(102)的容纳口( 108)中,并能够通过栓锁装置(112)锁定以防松开;其中,所述栓锁装置(112)被以如下方式构造,即确保一个部分插入的预止动位置和一个完全插入的全止动位置;其中,在所述预止动位置中,插柄(106)被不完全地密封在容纳口( 108)中,以使压力介质泄漏,而在所述全止动位置中,则为完全密封;其中,所述栓锁装置(112) —方面包括由保持齿面(22)和过渡坡面(24)所限定的径向的预止动凹槽(114)以及其中一个连接件(102 ;104)的沿插入方向安置在过渡坡面(124)之后的全止动台阶(118),另一方面包括另一连接件(104 ;102)的在径向上具有弹簧弹性的止动件(120),这样,在所述插柄(106)插入容纳口( 108 )之中时,所述止动件(120 )通过径向运动,首先在预止动位置上径向啮合到所述预止动凹槽(114)中并因而从后侧抓紧所述保持齿面(122),而随着插入的继续进行,该止动件将经过过渡坡面(124)过渡到全止动位置中,在此位置中,所述止动件从后侧抓紧所述全止动台阶(118), 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止动台阶(118)至少在所述止动件(120)的啮合区域中相对于所述预止动凹槽(114)的保持齿面(122)错开而形成径向错位(X),从而使得在插入运动期间,在预止动位置与全止动位置之间过渡时,能够确保在所述止动件(120)与所述预止动凹槽(114)的保持齿面(122)之间存在径向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塞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止动凹槽(114)的保持齿面(122)和所述全止动台阶(118)或者被构造成垂直于连接装置中轴(130)的径向平面,或者被构造成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塞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120)被安置在所述壳体件(102)的容纳口(108)之中,而所述全止动台阶(118)和所述预止动凹槽(114)则形成在所述插柄(106)上,其中,所述全止动台阶(118)相对于所述预止动凹槽(114)的保持齿面(122)朝着所述连接装置中轴(130)的方向径向向内错开而形成错位(X)。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塞式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120)被安置在所述插柄(106)上,而所述全止动台阶(118)和所述预止动凹槽(114)则形成在所述壳体件(102)的容纳口(108)之中,其中,所述全止动台阶(118)相对于所述预止动凹槽(114)的保持齿面(122)从所述连接装置中轴(130)向外径向错开而形成错位(X)。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尔廷·莱希纳奥特弗里德·施瓦茨科普夫哈拉尔德·哈根安德烈亚斯·祖尔
申请(专利权)人:福士汽车配套部件责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