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038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TC轴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C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上设有一层硬质合金耐磨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钎料材料由于Ni含量高,表面光亮度提高,达到较理想的外观。Ni-Mn的复合强化作用大大提高了轴承的耐冲蚀性,Ni元素天生的耐腐蚀特性提高了轴承的耐腐蚀与防锈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钻井机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TC轴承
技术介绍
对牙轮钻头失效的分析表明,轴承的损坏是牙轮钻头破坏的主要形式。进一步研究表明,TC轴承(硬质合金径向轴承)的损坏原因主要有轴承本身的抗磨损、抗咬合和抗过热的能力低,在运转过程中使轴承早期损坏;密封储油补偿系统失效,轴承的润滑条件被破坏,使轴承在磨粒介质中工作,从而导致轴承早期破坏;使用不当,实际使用参数超过了轴承设计能力允许的范围。因此,要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除了提高密封储油补偿系统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抗咬合和抗过热能力以及正确使用外,还要提高钻头轴承的抗磨损,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对其硬度的要求也更为严格。目前,TC轴承抗磨损度都比较低,造成螺杆钻具过早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TC轴承,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增加耐冲蚀性,耐腐蚀,防锈。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TC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上设有一层硬质合金耐磨层。所述硬质合金耐磨层采用钎料材质。该钎料为Cu-Mn_Ni,质量百分比为Cu50%,Ni30%, Mn20% 或 Cu40%,Ni30%, Mn30%。所述硬质合金耐磨层的厚度为2mm至3mm。所述硬质合金耐磨层的厚度为2_。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轴承本体上增设一层含有钎料材料的硬质合金耐磨层,钎料材料由于Ni含量高,表面光亮度提高,达到较理想的外观。N1-Mn的复合强化作用大大提高了轴承的耐冲蚀性,Ni元素天生的耐腐蚀特性提高了轴承的耐腐蚀与防锈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WC硬质合金块的金相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金相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一种TC轴承,包括轴承本体I,所述轴承本体上设有一层硬质合金耐磨层2。所述硬质合金耐磨层采用钎料材质。该钎料为=Cu-Mn-Ni,质量百分比为Cu50%,Ni30%, Mn20%或Cu40%,Ni30%, Mn30%o优选地,所述硬质合金耐磨层的厚度为2mm至3mm。优选地,所述硬质合金耐磨层的厚度为2mm。通过在轴承本体上增设一层含有钎料材料的硬质合金耐磨层,钎料材料由于Ni含量高,表面光亮度提高,达到较理想的外观。N1-Mn的复合强化作用大大提高了轴承的耐冲蚀性,Ni元素天生的耐腐蚀特性提高了轴承的耐腐蚀与防锈能力。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中钎料材料由于Ni含量高,表面光亮度提高,达到较理想的外观。N1-Mn的复合强化作用大大提高了轴承的耐冲蚀性,Ni元素天生的耐腐蚀特性提高了轴承的耐腐蚀与防锈能力。同时,使用此类高Ni含量的焊料,对合金块的封接效果更好,传统的焊料在钎焊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合金块边缘开裂,但应用该种焊料能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TC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上设有一层硬质合金耐磨层。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TC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上设有ー层硬质合金耐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C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合金耐磨层采用钎料材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立林钻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