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技术,主要提出一种高纤维素型焊条。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高纤维素型焊条与国外相比,主要是在焊接操作工艺性能方面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1、电弧吹力小、焊缝铺展性不好,从而造成管子对接打底焊时背面成型不好、容易产生焊接缺陷,故严重影响管道施工质量;2、立焊及仰焊时熔池不清晰、易淌渣、焊工不易操作,从而增大了打磨及返修工作量,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也影响施工进度。由此国内大型的管线工程建设不采用国产的高纤维素型焊条,而主要依赖进口,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产品供应不便,有时甚至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所以长期以来国内有关管线施工单位迫切要求开发出性能优良的国产高纤维素型焊条以替代进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高纤维素型焊条,以弥补现有焊条存在的上述缺陷,使其主要应用于大型的管道焊接或对全位置焊接工艺要求较高的其他焊接工程领域。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药皮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微晶纤维素19-35,硅泥10-26,TiO27-22,(BaCO3+BaF2)2-15,氧化铁1-16,海泡石1.5-8,铁合金8-21,铁合金为FeMn75C7.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纤维素型焊条,其特征是:药皮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微晶纤维素 19-35,硅泥 10-26,TiO↓[2] 7-22,(BaCO↓[3]+BaF↓[2]) 2-15,氧化铁 1-16,海泡石 1.5-8,铁合金 8-21,铁合金为 FeMn75C7.0、Si75Al1.0、FeTi40-B,增滑剂 1-5,增滑剂为滑石+云母,稳弧剂 1-6,稳弧剂为石墨+NaCO↓[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伦发,朱丙坤,毕礼宝,张成杰,刘宏,王明林,常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