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钢副原料系统粉末垃圾的处理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59747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炼钢副原料系统粉末垃圾的处理工艺,以转炉或电炉为例,其步骤:在转炉倒炉渣开始出渣时,加入含有CaO和MgO的粉末垃圾,每分钟加入120~250kg,加入量为渣量的8-12%;加入方式:打开炉料仓底部的阀门,使用φ50-φ150mm的钢制溜管与其连接,将其粉末直接加入渣罐内;该工艺用于炼钢中,省略了渣处理的造球工艺。该工艺能使渣温降低25℃,减少钢渣冷却、热闷时间30-90min,使渣的碱度增加到1.8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渣的热闷处理,使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CaO和MgO粉末垃圾在钢渣热闷工艺中得到综合的利用。
技术介绍
钢渣热闷原理是将热态钢渣装入热闷装置(热闷池),使得钢渣冷却至300 800°C,当热闷池盖盖密封后,打水时使热闷池内产生大量饱和蒸汽与热态钢渣作用,钢渣中游离氧化钙(f-CaO)和游离氧化镁(f-MgO)与水反应,由于巨大的膨胀力使钢渣开裂、粉化及渣铁分离,并且使钢渣自由CaO得到消解,通过膨胀达到渣铁分离的目的。处理后的钢渣,性能稳定,消除了游离态CaO对钢渣性能的影响,可作为钢渣微粉、钢渣砌块砖等的原料所以钢渣的热闷处理工艺的效果取决于钢渣的温度和钢渣中间的游离氧化钙的含量。所以目前高碱度转炉钢渣热闷的效果较好,而碱度较低的转炉钢渣,包括双渣冶炼高硅铁水的炉洛,转炉脱磷处理的钢渣、电炉冶炼产生的钢洛,它们的热闷处理效果比高碱度的转炉钢渣的处理效果差。岩相显微镜分析了 f. CaO的分布,结果表明钢洛中的f. CaO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在1400 1500°C高温下,因为炼钢过程中造渣和调节碱度而加入的石灰,在转炉中因表面与SiO2生成难熔的硅酸二钙,阻止石灰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炼钢副原料系统粉末垃圾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以转炉或电炉为例,其步骤:在转炉倒炉渣开始出渣时,加入含有CaO和MgO的粉末垃圾,每分钟加入120~250kg,加入量为渣量的8?12%;加入方式:打开炉料仓底部的阀门,使用φ50?φ150mm的钢制溜管与其连接,将其粉末直接加入渣罐内;该工艺用于炼钢中,省略了渣处理的造球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钢副原料系统粉末垃圾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干以转炉或电炉为例,其步骤在转炉倒炉渣开始出渣时,加入含有CaO和MgO的粉末垃圾,每分钟加入120 250kg,加入量为渣量的8-12% ;加入方式打开炉料仓底部的阀门,使用¢5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