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外2.7μm发光铒离子掺杂锗镓铋酸盐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863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2:31
一种中红外2.7μm发光铒离子掺杂锗镓铋酸盐玻璃,该玻璃的摩尔百分比组成范围为:Bi2O3:43~48%,GeO2:22~27%,Ga2O3:17~23%,MgO:0~10%,Na2O:0~10%,Er2O3:0.2~3%。采用刚玉坩埚和硅碳棒电炉熔融方法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玻璃在中红外2.7μm附近红外透过率高,物理化学性质优良,稳定性参数ΔT≥160℃。在980nm波长的激光二极管泵浦下可以获得很强的中红外2.7μm荧光,适用于中红外2.7μm发光的铒离子掺杂的重金属氧化物玻璃及光纤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红外2. 7μπι发光铒离子掺杂锗镓铋酸盐玻璃。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于铒离子掺杂的中红外3 μ m输出的固体激光器因其波长与水的吸收峰十分接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铒掺杂的3μπι输出的固体激光器在遥感、测距、环境检测、生物工程和医疗以及用于新的中红外波段激光的抽运源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1967年在LiYF4晶体中首次报道了 3μπι的脉冲和连续激光输出。目前国内外对通过稀土掺杂晶体获得3μπι输出的研究很多,但是晶体因大尺寸难以制备、稀土掺杂浓度小等缺点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而稀土掺杂的玻璃光纤能很好地避免晶体的这些缺点。1988 年,Pollack首次报道了 Er掺杂的ZBLAN氟化物光纤,由于Er3+:4I11/2 — 4I1372跃迁,获得中心波长在2. 78 μ m,输出能量为75J的激光输出。2008年,Zhu等在ZBLAN氟化物光纤中获得瓦级激光输出,之后相继获得近10瓦的激光输出。此后,2009年Tokita等在ZBLAN中在液冷条件下获得24瓦激光输出。但是由于ZBLAN玻璃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它在3 μ m输出上的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红外2.7μm发光铒离子掺杂锗镓铋酸盐玻璃,其特征在于该玻璃的摩尔百分比组成为:FDA000027459475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红外2. 7 μ m发光铒离子掺杂锗镓铋酸盐玻璃,其特征在于该玻璃的摩尔百分比组成为组成mol%Bi2O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艳艳张军杰李明彭雅佩张丽艳胡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