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大工作空间码垛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8351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工作空间码垛机器人,包括大臂摆动支链、中臂摆动支链、小臂摆动支链、姿态保持支链、末端执行器以及机架。机器人通过大臂摆动支链、中臂摆动支链、小臂摆动支链的组合运动完成大工作空间、灵活多变轨迹输出的搬运码垛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姿态保持支链的三组平行四边形结构能保证末端执行器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所有伺服电机均安装在机架上,杆件都能做成轻杆,机器人运动惯量小,动力学性能好,能较好满足高速重载搬运码垛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领域,特别是大工作空间码垛机器人
技术介绍
码垛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机床上下料、冲压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装配流水线、搬运 码垛、集装箱等的自动搬运作业当中。现有的码垛机器人主要有直角坐标型、圆柱坐标型以 及关节型三种结构类型。其中关节型码垛机器人因其机构紧凑、动作灵活、占地面积小、工 作空间大等优点,已逐步成为码垛机器人最主要的结构形式。但这类传统开链式串联结构 的码垛机器人的驱动电机都需要安装在关节处,导致机器人手臂重量大、刚性差、惯量大、 关节误差累积等问题,机构动力学性能较差,难以满足高速重载搬运码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工作空间码垛机器人,所有驱动电机都安装在机架上, 能解决传统开链式串联码垛机器人的电机安装在其铰链处,导致的手臂笨重、刚性差、惯量 大、关节误差累积等问题,机器人具有较好动力学性能,能较好满足高速重载搬运码垛的要 求。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大工作空间码垛机器人,包括大臂摆动 支链、中臂摆动支链、小臂摆动支链、姿态保持支链、末端执行器以及机架。所述机架安装在 回转平台上,实现整个机器人大工作空间的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工作空间码垛机器人,包括大臂摆动支链、中臂摆动支链、小臂摆动支链、姿态保持支链、末端执行器以及机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和连接方式为:所述大臂摆动支链由第一直线驱动器、大臂、中臂、小臂、末端执行器以及机架连接而成,第一直线驱动器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副连接到机架上,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与大臂连接,所述大臂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连接到机架上,另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与中臂连接,所述中臂为折杆,中间弯折部分有第四转动副,中臂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与大臂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转动副与小臂连接,所述小臂为折杆,中间弯折部分有第五转动副,小臂一端通过第五转动副与中臂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转动副与末端执行器连接,所述中臂摆动支...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工作空间码垛机器人,包括大臂摆动支链、中臂摆动支链、小臂摆动支链、姿态保持支链、末端执行器以及机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和连接方式为 所述大臂摆动支链由第一直线驱动器、大臂、中臂、小臂、末端执行器以及机架连接而成,第一直线驱动器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副连接到机架上,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与大臂连接,所述大臂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连接到机架上,另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与中臂连接,所述中臂为折杆,中间弯折部分有第四转动副,中臂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与大臂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转动副与小臂连接,所述小臂为折杆,中间弯折部分有第五转动副,小臂一端通过第五转动副与中臂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转动副与末端执行器连接, 所述中臂摆动支链由第一主动杆、第一连杆、中臂以及机架组成,第一主动杆一端通过第七转动副连接到机架上,另一端通过第八转动副与第一连杆连接,第一连杆一端通过第八转动副与第一主动杆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九转动副与中臂连接,所述第一主动杆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 所述小臂摆动支链由第二直线驱动器、中臂、小臂以及机架组成,第二直线驱动器一端通过第十转动副与中臂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十一转动副与小臂连接,所述小臂一端通过第十一转动副与第二直线驱动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转动副与末端执行器连接, 所述姿态保持支链由第二连杆、第一姿态保持架、第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敢为张金玲潘宇晨高德中王小纯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