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板拖车,其具有与卡车或原动机耦合的可倾斜甲板区,其中鹅颈件连接件铰接地连接到可倾斜甲板区。鹅颈件可以通过液压顶或类似的致动装置而倾斜,以使得甲板的甲板区在水平位置和倾斜位置之间倾斜。拖车的轮子也可以朝着拖车的前端移动,以使得拖车的后端安放在地面上,这就形成了一个浅角便于车辆驶上拖车的尾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拖车,尤其是具有倾斜货板并由液压进行倾斜控制的拖车。
技术介绍
拖车具有多种形态和尺寸以适应货物的不同形状。平板拖车特别用于运输一些例如车辆和集装箱之类的设备,其可以通过简单的驱动来将这些设备拉上、拉下或推上、推下拖车平台,从而实现装载和卸载。众所周知,可以在拖车尾部安装装载颇台使装载和卸载过程更加方便,同样公知的是,也可以将拖车货板铰接地安装在拖车架上,这种方式下通常通过液压的方式使拖车货板或平台相对于拖车架倾斜,这导致需要在拖车尾端安置额外的斜坡才可以装载/卸载设备。同样公知,斜板拖车具有可移动的集装箱,这种类型的拖车典型地用于从工地运送垃圾相。这种拖车利用链传动或铰盘机构来控制集装箱装上拖车,正因为如此,拖车前部的铰盘的位置可能会妨碍某些长度的货物装上拖车。这限制了拖车在某些特殊装卸情况下的使用,为了满足大的货物或附加货物的需要,就会使用一些可能比较昂贵的长拖车。专利技术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增强承载能力的斜板拖车。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与地面接触角度较小的斜板拖车。本专利技术还一目的在于提供宽度和长度可调的斜板拖车。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势将在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说明中显现出来,其中,通过说明和举例的方式披露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但无论如何不应看作对专利技术的限制),其提供了斜板拖车,包括主支架、包括上甲板区和下甲板区的可倾斜甲板区,该可倾斜甲板区与主支架相连,至少一组相对的驱动行走轮与主支架相连,鹅颈件连接件铰接地连接到下甲板区,具有顶端和底端的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的底端与鹅颈件的前端相连,该致动装置的顶端与上甲板区相连,该致动装置使得可倾斜甲板区在大体上水平位置和倾斜位置之间活动。优选地,致动装置的顶端铰接地连接到上甲板区的下面。优选地,鹅颈件铰接地连接到下甲板区的顶面。优选地,致动装置的底端铰接地连接到鹅颈件的前端,致动装置的顶端铰接地连接到上甲板区。优选地,与地面接触的这至少一组相对的驱动行走轮可以沿着拖车的纵轴向长度滑动。这可以通过液压或其他类似方式驱动。优选地,主支架包括至少一组起重顶杆,用于水平地升起或降低斜板拖车。优选地,可倾斜甲板区包括至少一个侧面可扩展区。优选地,至少一个的侧面可扩展区可在扩展位置和收缩位置之间活动。优选地,侧面可扩展区做成能够嵌入侧面可扩展接收区内的形状。优选地,可倾斜甲板区包含多个联锁甲板段。联锁甲板段可根据需要拆除或增加,以增加或减小拖车的总长。联锁甲板段结构完整,可以形成主支架区的一部分。优选地,斜板拖车包括可铰接的斜坡区以方便从上甲板区将设备或集装箱装载和卸载到下甲板区。附图说明参照附图,将进一步详细的对作为示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处于水平位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 图2示出了处于倾斜位置的图1中的拖车; 图3示出了正被装载上倾斜拖车的履带车; 图4示出了回到水平位置的拖车。具体实施例斜板拖车(I)具有可倾斜甲板区(2 ),其包括位于拖车(I)前端的上甲板区(5 )和下甲板区(7)。主支架(8)由适于塑形的材料如工字钢梁制成,其可以与横向构件相连以沿着斜板拖车的宽度和长度提供足够的强度。如图1所示,鹅颈件(15)位于下甲板(5)表面下的常规运输位置,鹅颈件(15)通过铰接点(16)铰接地连接到可倾斜甲板区(2)。需要注意,铰接点(16)位于可倾斜甲板区(2)的上表面,靠近下甲板(7)的前部(18)。鹅颈件(15)进一步包括用于与转盘耦合的中心销(20),转盘是卡车或原动机连接系统的一部分,这在本领域是容易理解的。 下甲板(7 )具有一组驱动行走轮(22a-c )。在该特别的实施方案中,有三组驱动行走轮,然而可以想到,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使用更少组或更多组的轮子,这个需求取决于斜板拖车的总长和运载能力。驱动行走轮(22a_c)可移动地连接到主支架,以便驱动行走轮可以向前或向后滑动,这样的装置是已知并已经使用的。液压致动装置(25 )具有顶端(26 )和底端(27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致动装置(25),如液压顶或类似可控地进行伸展和收缩的设备。致动装置(25)的顶端(26)通过位于上甲板(5)的下侧面(30)的铰接点(28)固定。致动装置的底端(27)通过铰接点(31)固定在鹅颈件(15)的前端(33)上。如图2所示,当致动装置(25)伸展时,鹅颈件(15)向上倾斜,这需要在卡车或原动机(未示出)上具有可倾斜转台(未示出),其可以倾斜大约25°。这在市场上可以买到。此时,驱动行走轮(22a_c)被带向鹅颈件或下甲板(7)的前区(34),这样就将铰接点,即这组轮子(22a)带向斜板拖车(I)的中间,也就是说,轮子(22)可以在动力(例如液压)的驱动下沿着斜板拖车(I)的纵向长度滑动或移动。随着致动装置(25)伸展,带动下甲板(7)的后区(35)更接近地面。后区(35)具有切角区或角度区(40),以使当甲板区倾斜时,它就与地面大致共面,这样,下甲板区与地面之间的角度大约为11°,其被认为是装载和卸载重型设备的最佳选择。如图3所示,然后履带车(42 )可接近斜板拖车(I)的尾部并非常容易地驶上下甲板区(7),这个角度优选为11°。为了方便设备从下甲板区(7)移动至上甲板区(5),将铰接斜坡(36)置于上甲板区(5)的倾斜表面(37)上。图1和2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可移动斜坡(36),这样,如果需要的话,下甲板(7 )上的车辆就可以驶上上甲板(5 )。可倾斜甲板区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套装的可扩展甲板区,以使拖车可以运载超宽货物。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它使得拖车的操作者能更灵活并且更能适应任何可能需要运载的特殊货物而不必更换拖车。可扩展区可以像现在一样全是侧面区,也可以是独立的段,允许进一步定制倾斜甲板区的总宽。起重顶杆(41)可以置于驱动行走轮(22a)和(22b)之间,起重顶杆(41)成对安置并且优选与滑动的驱动行走轮连接。图7b示出了处于伸展位置的起重器(40)的前端视图。这使得斜板拖车可以沿着它的长度上升或下降,以进一步形成拖车甲板相对于需要装载或卸载的货物之间的角度。术语“起重顶杆”用于描述任何通过将起重顶杆与地面啮合从而可以为拖车主体提供支撑的装置。起重顶杆通常是液压致动的。如图2所示,起重顶杆(41)为拖车(I)提供了大量的额外支撑,这样轮子(23a)本身就不必支撑履带车(42)的重量。没有起重顶杆(41)时,轮子在此被成列地放置在斜板拖车(I)的两侧,牵引器(42)的所有负荷将施加在轮子组(22a)上,这可能会损坏将轮子(22a)连接到斜板拖车(I)或其轮胎上的轮轴。一旦拖拉机(42)到达了斜板拖车(I)的下甲板(7)上的适当距离,致动装置(25)就收缩回来以使得拖车回到水平位置(图4),起重顶杆(41)缩回来与地面脱离,而轮子(22a-c)也移回到原始位置以使得斜板拖车(I)与卡车或原动机相连。将上述过程的相反步骤,就可以实现履带车(42)的卸载。在此描述和展示的专利技术示出了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液压斜板拖车相比,所具有的一些清晰和显著的优点和改进。本专利技术中的液压斜板拖车在设计上相对比较简单,在制造上也很经济。与倾斜机构相关的特殊元件结合上、下甲板的定位,不仅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板拖车,包括:主支架;可倾斜甲板区,该可倾斜甲板区与主支架相连;至少一组相对的驱动行走轮,其与主支架连接;鹅颈件连接件,其铰接地连接到可倾斜甲板区;具有顶端和底端的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的底端与鹅颈件的前端相连,该致动装置的顶端与可倾斜甲板区相连,该致动装置使得可倾斜甲板区在大体上水平位置和倾斜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板拖车,包括主支架;可倾斜甲板区,该可倾斜甲板区与主支架相连;至少一组相对的驱动行走轮,其与主支架连接;鹅颈件连接件,其铰接地连接到可倾斜甲板区;具有顶端和底端的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的底端与鹅颈件的前端相连,该致动装置的顶端与可倾斜甲板区相连,该致动装置使得可倾斜甲板区在大体上水平位置和倾斜位置之间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板拖车,其中至少一组驱动行走轮可沿着拖车的纵向长度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板拖车,其中所述可倾斜甲板区包括上甲板区和下甲板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板拖车,其中所述致动装置的顶端铰接地连接到上甲板区的下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板拖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森特·金,
申请(专利权)人:海角迪湾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