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模仁、后模仁合模精定位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289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模仁、后模仁合模精定位的结构,其加工成本低,且加工精度高,从而使得前模仁、后模仁互锁,确保了模具实现精确定位的技术要求,提高了模具的品质。其包括前模仁、后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的分型面的其中一对边两侧分别开有贯穿的直条型凹槽、另一对边设置有外凸的直线凸条,所述直线凸条的两端不伸入所述直条型凹槽的空间内;所述后模仁的分型面对应所述前模仁的直线凸条的一对边两侧分别设置有贯穿的直线型凹槽,所述后模仁的分型面的另一对边设置有外凸直条,所述外凸直条的两端不深入所述直线型凹槽的空间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结构
,具体为一种前模仁、后模仁合模精定位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模具结构中,前后模型腔的精确定位结构非常重要。通常采用在前模仁、后模仁的分型面四角上设计定位结构,即前模凸起;后模凹下的相互精确配合的结构。在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起到前模仁、后模仁的精确互锁,防止前模、后模错位而影响产品分型面处的美观。但在实际的模具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高精度的加工中心或高精度的平面磨床的加工条件才能可靠保证模具精定位部分要求的尺寸精度,加工成本比较高。一般情况下模具上虽然设计了前模仁、后模仁互锁的精定位结构,却因加工精度不合格,起不到精确定位的作用而形同虚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前模仁、后模仁合模精定位的结构,其加工成本低,且加工精度高,从而使得前模仁、后模仁互锁,确保了模具实现精确定位的技术要求,提闻了 1旲具的品质。一种前模仁、后模仁合模精定位的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前模仁、后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的分型面的其中一对边两侧分别开有贯穿的直条型凹槽、另一对边设置有外凸的直线凸条,所述直线凸条的两端不伸入所述直条型凹槽的空间内;所述后模仁的分型面对应所述前模仁的直线凸条的一对边两侧分别设置有贯穿的直线型凹槽,所述后模仁的分型面的另一对边设置有外凸直条,所述外凸直条的两端不深入所述直线型凹槽的空间内,所述前模仁分型面的直线凸条定位于所述后模仁分型面的直线型凹槽,所述后模仁分型面的外凸直条定位于所述前模仁分型面的直条型凹槽。采用本技术的上述结构后,由于前模仁分型面的直线凸条定位于所述后模仁分型面的直线型凹槽,所述后模仁分型面的外凸直条定位于所述前模仁分型面的直条型凹槽,且直线凸条的两端不伸入所述直条型凹槽的空间内,外凸直条的两端不深入所述直线型凹槽的空间内,其使得直接采用磨床进行精加工的即可加工出精度合格的结构,其加工成本低,且加工精度高,从而使得前模仁、后模仁互锁,确保了模具实现精确定位的技术要求,提闻了 1旲具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前模仁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模仁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2,其包括前模仁1、后模仁2,前模仁I的分型面的其中一对边两侧分别开有贯穿的直条型凹槽3、另一对边设置有外凸的直线凸条4,直线凸条4的两端不伸入直条型凹槽3的空间内;后模仁2的分型面对应前模仁I的直线凸条4的一对边两侧分别设置有贯穿的直线型凹槽5,后模仁2的分型面的另一对边设置有外凸直条6,外凸5直条6的两端不深入直线型凹槽的空间内,前模仁I分型面的直线凸条4定位于后模仁2分型面的直线型凹槽5,后模仁2分型面的外凸直条6定位于前模仁I分型面的直条型凹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模仁、后模仁合模精定位的结构,其包括前模仁、后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的分型面的其中一对边两侧分别开有贯穿的直条型凹槽、另一对边设置有外凸的直线凸条,所述直线凸条的两端不伸入所述直条型凹槽的空间内;所述后模仁的分型面对应所述前模仁的直线凸条的一对边两侧分别设置有贯穿的直线型凹槽,所述后模仁的分型面的另一对边设置有外凸直条,所述外凸直条的两端不深入所述直线型凹槽的空间内,所述前模仁分型面的直线凸条定位于所述后模仁分型面的直线型凹槽,所述后模仁分型面的外凸直条定位于所述前模仁分型面的直条型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模仁、后模仁合模精定位的结构,其包括前模仁、后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的分型面的其中一对边两侧分别开有贯穿的直条型凹槽、另一对边设置有外凸的直线凸条,所述直线凸条的两端不伸入所述直条型凹槽的空间内;所述后模仁的分型面对应所述前模仁的直线凸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
申请(专利权)人: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