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制式的便携式无线电测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51605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22:47
一种双制式的便携式无线电测向装置,由天线、下位控制机和上位PC机所组成,其中天线包括:幅度比较式测向的定向天线,干涉式测向的天线阵列、短信收发天线和地理位置定位天线。下位控制机设有:双通道射频前端接收电路、收音机电路、电子罗盘电路和地理位置定位电路,接口电路和控制逻辑电路。上位PC机是设有相应模块的标准PC机。该装置兼顾固定监测台站和便携式测向两种设备的功能,集远距离快速定位和近距离精确定位于一体,采用比幅式和干涉式两种测向相结合,配合嵌入GIS或其他地理位置定位系统的上位PC机,完成多种测向功能。与固定站,车载移动站等设备相比,该装置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适于便携;而且功耗小,成本低,功能齐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监测非法无线电信号的电子装置,确切地说,涉及一种使用调频(FM)频段监测非法无线电信号的双制式的便携式无线电测向装置,其具有比幅式测向和干涉式测向的双重功能,能够协同大型监测站完成非法信号的监测,属于无线电测向设备的

技术介绍
无线电信号是一种电磁波,它早已存在于自然界中,当人类开始掌握使用这种电磁波的方法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早将无线电应用于通信的是意大利人马可尼,他用电磁波进行了约2公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实验,并获得成功。这个方式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但同时也引入了一些新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有限的频谱资源与日益增长的频谱需求之间产生矛盾,信息的高效传播也与信息的安全性产生矛盾。围绕这一`系列问题,衍生出了当代许多新兴学科,如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电磁场与微波等等。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有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起源于二战时期,首次应用于战争便突显出其重要作用,成功地帮助德国完成其对英国伦敦电台的定位轰炸,这门学科就是无线电测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军事上,无线电测向逐渐延伸为电子对抗的一个重要分支。另一方面,国家就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制式的便携式无线电测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由下述顺序连接的三个部件:天线、下位控制机和上位PC机所组成,所述天线使用同轴电缆连接下位控制机,下位控制机通过计算机总线连接上位PC机;其中,天线包括:用于幅度比较式测向的定向天线,由4个天线组成的、用于干涉式测向的天线阵列,短信收发天线,地理位置定位天线和用于测向天线的切换选择并将其连接至双通道射频前端接收电路的电子开关电路;作为控制主体的下位控制机设有:对天线接收信号进行放大、整形、采样和模数转换的双通道射频前端接收电路,用于听取是否为非法电台的收音机电路,由短信收发电路、用于低速或静态时确定天线阵列基准方位的电子罗盘电路和全球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制式的便携式无线电测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由下述顺序连接的三个部件天线、下位控制机和上位PC机所组成,所述天线使用同轴电缆连接下位控制机,下位控制机通过计算机总线连接上位PC机;其中, 天线包括用于幅度比较式测向的定向天线,由4个天线组成的、用于干涉式测向的天线阵列,短信收发天线,地理位置定位天线和用于测向天线的切换选择并将其连接至双通道射频如端接收电路的电子开关电路; 作为控制主体的下位控制机设有对天线接收信号进行放大、整形、采样和模数转换的双通道射频前端接收电路,用于听取是否为非法电台的收音机电路,由短信收发电路、用于低速或静态时确定天线阵列基准方位的电子罗盘电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定位系统或其他地理位置定位电路组成的外围电路,完成外围电路的短信收发、地理位置定位和电子罗盘电路的通信、并与上位PC机交互通信的接口电路,以及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构成的协调、管控整个下位控制机的控制逻辑电路; 上位PC机是标准的PC机,设有人机交互的图形界面、地理信息系统GIS定位处理模块和数字地图,与下位控制机交互的通信接口,用于支持单机和/或联机定位两种测向定位模式的数据与通信处理模块和无线电测向定位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电测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式测向的天线阵列设有规格、结构都相同的4个天线,且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鹤林伟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中高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