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涂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4156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预涂膜,该预涂膜包括基材层,基材层包括:由双向拉伸聚酯、双向拉伸尼龙或双向拉伸聚丙烯形成的底材层;以及由聚氨酯分散体和固化剂的混合物形成的柔性涂层,柔性涂层设置在底材层的第一面上;由聚乙烯亚胺水溶液形成的中间层,中间层设置在底材层的第二面上;且由EVA、EEA、EAA或EMA形成的热熔胶层,热熔胶层设置在中间层上;和由改性丙烯酸乳液或改性聚氨酯酸乳液与助剂的混合物形成的增粘层,增粘层设置在热熔胶层上。由此,通过设置柔性涂层,预涂膜的表面具有柔软触感且增粘层不仅能够增强预涂膜与印刷品之间的粘结力,满足后续加工工序的要求,并且扩展了预涂膜的使用范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涂膜
本技术涉及印刷覆膜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涂膜。
技术介绍
印刷品覆膜是印后加工的重要手段,它决定印刷产品的最终身价。印刷品的覆膜工艺是指用塑料薄膜覆盖在纸张印刷品上面,中间使用粘合剂,通过加热加压处理后,使塑料薄膜和纸张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粘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的表面装饰加工技术。它对印刷品起保护和装饰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领域,如书刊封面、宣传画册、地图、广告礼品袋、闻级包装盒等的表面加工上。预涂膜可称为环境友好或清洁的覆膜技术,可实现保护环境、保护健康、安全生产,因此越来越受市场的青睐。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印刷品的质量和表面装饰效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具有“柔感”、“抗划伤”的覆膜产品能表现出温暖、华美及天鹅绒般的与众不同的外观效果,同时也传达着质感独特的触摸享受。因而开发出迎合人们触感的覆膜材料,也已成为热门研究方向。此外,目前国内的预涂膜产品都是普通的EVA型预涂膜,对于低速手工覆膜工艺以及不需进行轧线、凹凸处理的产品,普通预涂膜可以满足要求。但对于使用日益广泛的全自动高速覆膜工艺,以及覆后进行轧线、凹凸处理的产品,普通预涂膜会表现出起泡、脱层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覆膜的成品率及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柔软触感且与印刷品之间具有良好粘结力的预涂膜。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预涂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包括 由双向拉伸聚酯、双向拉伸尼龙或双向拉伸聚丙烯形成的底材层;以及柔性涂层,所述柔性涂层设置在所述底材层的第一面上;由聚乙烯亚胺水溶液形成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设置在所述底材层的第二面上;且由EVA、EEA、EAA或EMA形成的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设置在所述中间层上;和增粘层,所述增粘层设置在所述热熔胶层上。由此,通过设置柔性涂层,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预涂膜的表面具有柔软触感且表面的轻微划痕可逐渐自我修复,可抗轻微磨损或划伤。另外,增粘层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涂膜与印刷品热压复合的表面,不仅能够增强预涂膜与印刷品之间的粘结力,满足后续加工工序的要求,并且扩展了预涂膜的使用范围。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预涂膜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所述底材层的厚度为8-50 μ m。所述柔性涂层的厚度为2-10 μ m。热熔胶层的厚度为8-30 μ m。增粘层的厚度为O. 1-0. 5 μ m。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预涂膜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预涂膜的基材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 “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考图1-2来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预涂膜。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预涂膜,包括基材层1、中间层2、热熔胶层3和增粘层4。具体而言,基材层I包括底材层11和柔性涂层12。其中,底材层11可以为双向拉伸聚酯(BOPET)层、双向拉伸尼龙(BOPA)层或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层。底材层11的厚度可以为8-50 μ m。其中,当底材层11为BOPET时, BOPET的厚度优选为9 12 μ m ;当底材层11为BOPA时,BOPA的厚度优选为12 20 μ m ; 当底材层11为BOPP时,BOPP的厚度优选为12 15 μ m。柔性涂层12设置在底材层11的第一面111上且由聚氨酯分散体和固化剂的混合物形成。在混合物中聚氨酯的重量百分比为15%-30%且固化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0%以下。 固化剂为氮丙啶或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柔性涂层12的厚度为2-10 μ m,优选为2. 5-4 μ m。中间层2设置在底材层11的第二面112上且由聚乙烯亚胺(PEI)水溶液形成。聚乙烯亚胺的固含量为O. 4%-2. 5%且涂布干重为O. 007-0. 03g/m2,优选为O. 009-0. 011g/m2。聚乙烯亚胺的分子式为(CH2CH2NH)n,其中η的取值范围为使得平均分子量在 1000-10000 之间。热熔胶层3设置在中间层2上且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醋酸丙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或乙烯-甲基丙烯酸(EMA)形成。当所述热熔胶层由EVA构成时,其中的VA重量百分比为10%-30%且熔融指数为10-25g/10min,优选地,热熔胶树脂中的VA重量百分比为15%-20%,并且熔融指数为10-20g/10min。热熔胶层3的厚度为8-30 μ m,优选为12-19 μ m。增粘层4设置在热熔胶层3上并与待覆膜的印刷品表面直接接触。增粘层4由改性丙烯酸乳液或改性聚氨酯酸乳液与助剂的混合物形成。改性丙烯酸乳液或改性聚氨酯酸乳液的固含量为50%以下。助剂包括粘接促进剂,粘接促进剂的重量百分比占该混合物的O. 1%-10 %,优选为O. 5%-5%。增粘层4的厚度为O. 1-0. 5 μ m (涂布干重为O. 05-0. 5g/ m2),优选为O. 2-0. 4 μ m (涂布干重为O. 1-0. 4g/m2)。增粘层4使本技术实施例的预涂膜具有更好的粘结性并且能够复合在多种质地的待覆膜印刷品的表面,扩大了使用范围。另外,增粘层4还使本技术实施例的预涂膜表面润湿张力低,适合后续的轧线、凹凸等处理以及全自动高速覆膜工艺的要求,不会产生气泡或脱层等问题。由此,通过设置柔性涂层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预涂膜的表面具有柔软触感且表面的轻微划痕可逐渐自我修复,可抗轻微磨损或划伤。另外,增粘层4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涂膜与印刷品热压复合的表面,不仅能够增强预涂膜与印刷品之间的粘结力,满足后续加工工序的要求,并且扩展了预涂膜的使用范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粘接促进剂为萜烯类酚醛树脂、硅烷偶联剂或乙烯-丙烯酸乳液,优选为乙烯 -丙烯酸乳液,其中乙烯-丙烯酸乳液的固含量为10%-40%。另外,助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涂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包括:由双向拉伸聚酯、双向拉伸尼龙或双向拉伸聚丙烯形成的底材层;以及柔性涂层,所述柔性涂层设置在所述底材层的第一面上;由聚乙烯亚胺水溶液形成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设置在所述底材层的第二面上;且由EVA、EEA、EAA或EMA形成的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设置在所述中间层上;和增粘层,所述增粘层设置在所述热熔胶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涂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包括由双向拉伸聚酯、双向拉伸尼龙或双向拉伸聚丙烯形成的底材层;以及柔性涂层,所述柔性涂层设置在所述底材层的第一面上;由聚乙烯亚胺水溶液形成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设置在所述底材层的第二面上;且由EVA、EEA、EAA或EMA形成的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设置在所述中间层上;和增粘层,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