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368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包括基体及金刚石磨削层,基体为圆形盘状,金刚石磨削层为环状,设置在基体的一面;所述基体与金刚石磨削层的结合处彼此间设置有互相嵌合的凸条及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金刚石砂轮的基体和磨削层之间设置了可以相互嵌合的凹槽和凸条,大大增强了两者间的结合力,明显减少了磨削层脱落的现象,降低了高速磨削过程中磨削层脱落带来的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磨削类加工器械
,具体涉及金刚石砂轮。
技术介绍
如图1及图2所示,传统的金刚石砂轮的结构为在圆盘形砂轮基体10的一面上设置环形的金刚石磨削层20,金刚石磨削层20通过磨具加工,并整体压制在基体10表面上,砂轮基体10上围绕其中心开设有一组上下贯通的装配孔30,该组装配孔30位于环形金刚石磨削层20内侧。使用时,精钢石砂轮安装在主机上,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对被加工物件进行磨削。可知,金刚石磨削层20与基体10的结合力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对于高速磨削、超硬或较为不平整的物件的磨削,两者的结合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现有金刚石砂轮的磨削层与基体仅通过表面粘合力固定,结合不够牢固,易引起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实现该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包括基体及金刚石磨削层,基体为圆形盘状,金刚石磨削层为环状,设置在基体的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与金刚石磨削层的结合处彼此间设置有互相嵌合的凸条及凹槽。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凸条及凹槽整体为圆形,以基体中心为圆心。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开设在基体上,所述凸条自适应地形成于金刚石磨削层上。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和凸条的截面均为燕尾状。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基体上围绕其中心开设有至少一组装配孔,同组装配孔位于同一圆周上,并等角度间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金刚石砂轮的基体和磨削层之间设置了可以相互嵌合的凹槽和凸条,大大增强了两者间的结合力,明显减少了磨削层脱落的现象,降低了高速磨削过程中磨削层脱落带来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金刚石砂轮的主视图。图2为传统的金刚石砂轮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的截面图。图5为图4中T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包括基体100及金刚石磨削层200,基体100为圆形盘状,金刚石磨削层200通过磨具整体压制在基体100 —面上,金刚石磨削层200为环状。基体100上还开设有一组装配孔300,其六个装配孔围绕基体100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并等角度间隔设置。结合图5所示,基体100与金刚石磨削层200的结合处彼此间设置有互相嵌合的凸条及凹槽,且凸条及凹槽整体为圆形,同样是以基体100的中心为圆心。本实施例中,首先在基体100上开设截面为燕尾状的凹槽,由于金刚石磨削层200是压制在基体100上,所以截面为燕尾状的凸条自适应地形成于金刚石磨削层200上。本实施例的金刚石砂轮,通过在基体100与金刚石磨削层200的结合处彼此间设置互相嵌合的凸条及凹槽,增大了结合面,同时增加了新的连接机构,大大增强了两者间的结合力,降低了高速磨削过程中磨削层脱落带来的安全隐患。以上实施例仅为充分公开而非限制本技术,对于未经创造性劳动即可获知的简单替换,或相同技术特征的增减,应当属于本申请公开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包括基体及金刚石磨削层,基体为圆形盘状,金刚石磨削层为环状,设置在基体的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与金刚石磨削层的结合处彼此间设置有互相嵌合的凸条及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包括基体及金刚石磨削层,基体为圆形盘状,金刚石磨削层为环状,设置在基体的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与金刚石磨削层的结合处彼此间设置有互相嵌合的凸条及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及凹槽整体为圆形,以基体中心为圆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度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巨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