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倒角机
,尤其涉及ー种仿形式玻璃倒角机。技术背景目前对于玻璃圆角倒角多是靠人工手动操作完成倒角操作的,但是传统的圆角倒角机因全靠手工控制无法保证倒角尺寸的精确,结果导致倒出的圆角尺寸大小不一、形状也与圆角相差较大,同时倒角操作对员エ操作经验要求较高,新员エ基本无法生产出产品要求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仿形式玻璃倒角机,它能实现玻璃倒圆角可以保证倒出的圆角尺寸与要求完全一致,批量生产亦不会出现倒角尺寸大小不一的现象,可以精确的进行斜角倒角操作,新员エ只需稍作培训即可熟练操作。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倒角机底座1、机械臂转轴2、机械臂3、电机支架4、电机5、磨轮6、电机靠模7、手柄8、横向伸缩结构部件9、竖向伸缩结构部件10、横向镶嵌式伸缩结构11、竖向镶嵌式伸缩结构12、吸盘13、仿形靠模过渡区域14、固定螺栓15、仿形靠模16组成;倒角机底座I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机械臂转轴2,机械臂转轴2与机械臂3连接,机械臂3的一端与电机支架4连接,电机支架4上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下端与磨轮6连接,磨轮6的下端设置有电机靠模7,电机支架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手柄8,机械臂转轴2的上端平行设置有两个横向伸缩结构部件9和两个竖向伸缩结构部件10,横向伸缩结构部件9上设置有横向镶嵌式伸缩结构11,竖向伸缩结构部件10上设置有竖向镶嵌式伸缩结构12,横向镶嵌式伸缩结构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吸盘13,横向镶嵌式伸缩结构11的两端分别与仿形靠模过渡区域14连接,仿形靠模过渡区域14上设置有固定螺栓15,仿形靠模过渡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形式玻璃倒角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倒角机底座(1)、机械臂转轴(2)、机械臂(3)、电机支架(4)、电机(5)、磨轮(6)、电机靠模(7)、手柄(8)、横向伸缩结构部件(9)、竖向伸缩结构部件(10)、横向镶嵌式伸缩结构(11)、竖向镶嵌式伸缩结构(12)、吸盘(13)、仿形靠模过渡区域(14)、固定螺栓(15)、仿形靠模(16)组成;倒角机底座(1)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机械臂转轴(2),机械臂转轴(2)与机械臂(3)连接,机械臂(3)的一端与电机支架(4)连接,电机支架(4)上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下端与磨轮(6)连接,磨轮(6)的下端设置有电机靠模(7),电机支架(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手柄(8),机械臂转轴(2)的上端平行设置有两个横向伸缩结构部件(9)和两个竖向伸缩结构部件(10),横向伸缩结构部件(9)上设置有横向镶嵌式伸缩结构(11),竖向伸缩结构部件(10)上设置有竖向镶嵌式伸缩结构(12),横向镶嵌式伸缩结构(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吸盘(13),横向镶嵌式伸缩结构(11)的两端分别与仿形靠模过渡区域(14)连接,仿形靠模过渡区域(14)上设置有固定螺栓(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形式玻璃倒角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倒角机底座(I)、机械臂转轴(2)、机械臂⑶、电机支架⑷、电机(5)、磨轮(6)、电机靠模(7)、手柄⑶、横向伸缩结构部件(9)、竖向伸缩结构部件(10)、横向镶嵌式伸缩结构(11)、竖向镶嵌式伸缩结构(12)、吸盘(13)、仿形靠模过渡区域(14)、固定螺栓(15)、仿形靠模(16)组成;倒角机底座(I)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机械臂转轴(2),机械臂转轴(2)与机械臂(3)连接,机械臂(3)的一端与电机支架⑷连接,电机支架⑷上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下端与磨轮(6)连接,磨轮(6)的下端设置有电机靠模(7),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春,孔升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春戈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