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镗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卧式车床车削筒体内孔的镗杆。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的内孔加工中,筒体类零件的内孔均由立式车床加工,但对于较长筒体的内孔立式车床无法加工,为了适应生产加工需要,迫切需要一种可用于卧式车床上加工较长筒体内孔的镗杆。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用于车削筒体内孔的镗杆,实现对较长筒体内孔的加工。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卧式车床车削筒体内孔的镗杆,包括镗杆,镗杆装置于镗杆座上,于镗杆的一端装置刀座,刀座上设置刀具夹头。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刀座为“U”形;所述镗杆座为两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本技术可加工内径在Φ500 Φ 1300范围,同时镗杆的长度适用于长度在5M以内的筒体,两个镗杆座安装在卧式车床的刀架上,其作用是保证镗杆的稳定性,避免在加工较长筒体内孔的时,出现镗杆因长度过长而造成的失衡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镗杆3,镗杆3装置于镗杆座4上,镗杆座4为两个,镗杆座4的设置可使镗杆3于镗杆座4上在径向或轴向上来回移动。于镗杆3的一端装置刀座2,刀座2为“U”形,刀座2上设置刀具夹头I。采用本技术可加工内径在Φ500 Φ 1300范围,同时镗杆的长度适用于长度在5M以内的筒体,两个镗杆座安装在卧式车床的刀架上,其作用是保证镗杆的稳定性,避免在加工较长筒体内孔的时,出现镗杆因长度过长而造成的失衡情况。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的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卧式车床车削筒体内孔的镗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镗杆(3),所述镗杆(3)装置于镗杆座(4)上,于镗杆(3)的一端装置刀座(2),刀座(2)上设置刀具夹头(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卧式车床车削筒体内孔的镗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镗杆(3),所述镗杆(3)装置于镗杆座(4)上,于镗杆(3)的一端装置刀座(2),刀座(2)上设置刀具夹头(I)。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无锡锻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