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雾化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2015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管切开雾化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病人气管切开处的喉罩,在喉罩上设有喉罩连接面板,喉罩连接面板通过可相对其旋转的连接弯头和雾化器的一端连接,雾化器的另一端通过接头一和输氧管连接,输氧管通过接头二分别连接雾化器和氧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气管切开病人进行吸氧、气道湿化、药物雾化吸入等多项功能,也方便了吸痰操作,具有以下优点:无需使用电源,接入氧源后,有效解决患者气道湿化、给氧、用药等问题。可避免气管内因注入湿化液引起的呛咳,吸气时,湿化液能与下呼吸道粘膜广泛接触,促进粘膜血液循环,减轻粘膜水肿和炎症。其中的雾化器可随时加入药物执行药物雾化吸入工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管切开雾化罩,用于气管切开后保持气道湿度的雾化罩,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将气管切开而建立人工气道,在危重症急救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然而人工气道的建立在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同时,也改变了正常的呼吸生理,使上呼吸道的防护作用丧失,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呼吸系统并发症。正常的上呼吸道黏膜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加湿、滤过和清除气道内异物的功能,建立人工气道后病人丧失了以上所述的功能。呼吸道分泌物因水分丧失而变得粘稠,易形成痰痂,从而严重影响病人呼吸道通畅。若持续吸入未经湿化或湿化不全的气体,可削弱纤毛的运动,导致排痰困难和缺氧,引起或加重炎症,降低肺的顺应性。 因此,湿化是护理人工气道病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湿化效果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在气管切开初期,病人一般使用呼吸机,利用呼吸机湿化器,达到湿化的作用。病人在脱离呼吸机后,气道湿化问题就较难解决,目前尚无合适的湿化产品,病人可能因气道湿化不充分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痰液干燥结痂导致呼吸道阻塞,更为感染创造了条件。因此,需要有一种工具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脱离呼吸机后,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管切开雾化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病人气管切开处的喉罩(1),在喉罩(1)上设有喉罩连接面板(3),喉罩连接面板(3)通过可相对其旋转的连接弯头(5)和雾化器(6)的一端连接,雾化器(6)的另一端通过接头一(7?1)和输氧管(8)连接,输氧管(8)通过接头二(7?2)分别连接雾化器(6)和氧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切开雾化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病人气管切开处的喉罩(1),在喉罩(I)上设有喉罩连接面板(3),喉罩连接面板(3)通过可相对其旋转的连接弯头(5)和雾化器(6)的一端连接,雾化器¢)的另一端通过接头一(7-1)和输氧管(8)连接,输氧管(8)通过接头二(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育红杨新梅沈轶雯金轶静徐建鸣姚晨玲宋振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山医疗科技发展公司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