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氧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201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19
一种吸氧面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口罩本体和气体储存装置,在所述口罩本体和气体储存装置之间设置有导通方向为从所述气体储存装置到所述气体口罩本体的第一单向气阀,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气孔,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之间的空腔可与外界大气连通。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之间还设有第二气孔,所述空腔通过所述第二气孔与外界大气连通,在第二气孔处设有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一管路的管外到所述第一管路的管内的第二单向气阀。所述口罩本体由密闭性材料制成。这种结构的吸氧面罩可以避免由于吸入的气体的氧气浓度过高而导致二氧化碳过度排出,其次还可以避免在吸气时氧气被泄露到大气中造成的氧气浪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罩,特别是涉及一种吸氧面罩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医疗治疗和工业应用中,吸氧面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吸氧面罩多为直接向面罩供氧式,呼出的气体通过面罩罩体间隙直接排到大气中。授权公告号为CN1013309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于2008年12月24日公开了“颗粒阻隔氧气输送面罩”,其技术方案是一种颗粒阻隔氧气输送面罩,包括至少部分地由过滤材料构成的面件,连接至面件的诸如带的紧固件,和设置在面件上的气体输入口。气体输入口可包括可选的单向阀。面罩可连接至连续的氧气流,或可用作为部分地或不可再呼吸的面罩。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面罩允许高浓度的氧气进入病人,同时将病人与其环境中任何潜在易传染的空气传播颗粒隔离。该面罩还防止病人呼出的任何潜在易传染的液滴或雾化颗粒物质进入环境中并潜在地传染给其他人。但该技术方案会导致由于吸入的气体的氧气浓度过高而导致二氧化碳过度·排出,其次该技术方案由于部分面件为过滤材料从而导致在吸气时氧气被泄露到大气中从而造成氧气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吸氧时能够进行纯氧气与空气进行混合、防止二氧化碳过度排出的吸氧面罩。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氧面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口罩本体和气体储存装置,在所述口罩本体和气体储存装置之间设置有导通方向为从所述气体储存装置到所述气体口罩本体的第一单向气阀,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气孔,其关键是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之间的空腔可与外界大气连通。优选的,所述口罩本体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通过管路结构的第一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一管路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管路的管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一气孔。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一,所述口罩本体由密闭性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二,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之间设有第二气孔,所述空腔通过所述第二气孔与外界大气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第二气孔处安装有第二单向气阀,所述第二单向气阀的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一管路的管外到所述第一管路的管内;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口罩本体之间的第一管路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三气孔,在第三气孔处设有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一管路的管内到所述第一管路的管外的第三单向气阀。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管路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接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气孔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和大气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开设有第四气孔,所述第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孔连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口罩本体之间的第一管路的管壁上还开设有第五气孔,在所述第五气孔上安装有气孔盖。通过实施本技术可取得以下有益效果一种吸氧面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口罩本体和气体储存装置,在所述口罩本体和气体储存装置之间设置有导通方向为从所述气体储存装置到所述气体口罩本体的第一单向气阀,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气孔,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之间的空腔可与外界大气连通。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之间设有第二气孔,所述空腔通过所述第二气孔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口罩本体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通过管路结构的第一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一管路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管路的管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一气孔;在所述第二气孔处安装有第二单向气阀,所述第二单向气阀的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一管路的管外到所述第一管路的管内。这种结构可以确保使用者在吸氧时外界 的空气能够很容易地从第二单向气阀进入到第一管路中和来自储存装置里的氧气充分混合后进入到面罩中以供吸取,避免了由于吸入的氧气浓度太高而引起的二氧化碳过度排出(即氧气浓度过高而二氧化碳的浓度过低)而造成的身体不适。在所述第一管路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单向气阀,由于所述第一单向气阀的导通方向为从所述气体储存装置到所述气体口罩本体,因此在呼气时面罩本体和气体储存装置之间被隔离开,外部供氧装置将氧气通过第一气孔充入到气体存储装置中。另外,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口罩本体之间的第一管路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三气孔,在第三气孔处设有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一管路的管内到所述第一管路的管外的第三单向气阀,因此呼出的气体通过第三单向气阀排出,避免了由于氧气在呼气时被泄露到大气中而造成的氧气浪费。同时由于呼气时呼出的气体可以通过所述第三单向气阀迅速排出,从而避免了呼气不畅而造成的憋闷。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和所述口罩本体之间的第一管路的管壁上还开设有第五气孔。在所述第五气孔上安装有气孔盖。这种结构使得本技术可以适应多种使用要求将所述气孔盖盖在第五气孔上就可以满足单纯的供氧使用要求,将所述气孔盖打开并在第五气孔上连接其他吸入式药剂导管就可以满足吸入式治疗的使用要求。所述吸氧面罩的管路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接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气孔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和大气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开设有第四气孔,所述第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孔连通。这种结构在呼气时会让部分呼出的二氧化碳留在第二管路内,在吸气时这部分二氧化碳会被吸入到第一管路内并和来自储存气体装置的氧气混合,这种结构避免了由于吸入的氧气浓度太高而引起的二氧化碳过度排出所造成的身体不适。所述口罩本体由密闭性材料制成,这避免了在吸气时会有部分氧气透过口罩本体而进入到大气中而造成的氧气浪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其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拆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管路结构拆分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气孔盖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吸氧面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口罩本体10和气体储存装置30,所述口罩本体10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通过管路结构20连接。所述口罩本体10由密闭性材料制成。 如图2、3所示,在所述口罩本体10和气体储存装置30之间设置有导通方向为从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到所述气体口罩本体10的第一单向气阀217,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17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之间设有第一气孔211。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17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之间的空腔214可与外界大气连通。连通方式可以是在所述空腔214内部设置分支管路,分支管路和外部大气联通;连通方式也可以是设置一条贯穿所述空腔214腔壁的气管将空腔214和外界大气连通;连通方式还可以是在所述空腔214腔壁上开设气孔,让所述空腔214通过所述气孔与外界大气连通。本实施例采用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17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之间设置第二气孔212,让所述空腔214通过所述第二气孔212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管路结构20包括第一管路210,在所述第一管路210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17,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17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之间的所述第一管路210的管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一气孔211。在所述第二气孔212处安装有第二单向气阀218,所述第二单向气阀218的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一管路210的管外到所述第一管路210的管内。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17和所述口罩本体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氧面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口罩本体(10)和气体储存装置(30),在所述口罩本体(10)和气体储存装置(30)之间设置有导通方向为从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到所述气体口罩本体(10)的第一单向气阀(217),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17)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之间设有第一气孔(211),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17)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之间的空腔(214)可与外界大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氧面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口罩本体(10)和气体储存装置(30),在所述口罩本体(10)和气体储存装置(30)之间设置有导通方向为从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到所述气体口罩本体(10 )的第一单向气阀(217 ),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17 )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之间设有第一气孔(211),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17)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之间的空腔(214)可与外界大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面罩,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17)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 )之间设有第二气孔(212),所述空腔(214)通过所述第二气孔(212 )与外界大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氧面罩,其特征是所述口罩本体(10)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 )通过管路结构(20 )连接,所述管路结构(20 )包括第一管路(210 ),在所述第一管路(210)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17),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217)和所述气体储存装置(30)之间的所述第一管路(210)的管壁上开设有所述第一气孔(2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氧面罩,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二气孔(212)处安装有第二单向气阀(218),所述第二单向气阀(21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美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中海医疗用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