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蒸箱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通电后发热的电蒸箱内胆发热盘,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水箱连通的储水盒,储水盒与所述水箱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储水盒与所述电蒸箱内胆发热盘连通,且储水盒的底部高于或等于电蒸箱内胆发热盘底部;储水盒内安装有水位高度检测开关,该水位高度检测开关与所述电磁阀相连、并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电蒸箱的蒸汽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蒸箱的蒸汽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蒸箱通常包括中空壳体,壳体中空部位为蒸汽烹饪室,蒸汽烹饪室 底部设置有用于产生高温蒸汽的蒸发池,蒸发池底部连接有通电后发热的电蒸箱内胆发热 盘,电蒸箱内胆发热盘通过一个导水管与水箱连接,水箱中的水通过导水管传送到具有高 温表面的内胆发热盘内产生蒸汽。导水管一端连接水箱,另一端连接内胆发热盘。水箱内 的水通过一个补水装置源源不断得流向内胆发热盘。由于内胆发热盘的功率限制,流入到内胆发热盘内的水量最好能保持在一个相对 平稳的液面,这样内胆发热盘的使用效率才会最好,即——内胆发热盘既能在最佳工作状 态下源源不断的提供蒸汽,又不至于干烧。为了提高流入内胆发热盘的水的精确度,公开号 为CN102210551 (申请号为20111014962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家用电蒸炉》中披露了这 样这种进水机构,其中该家用电蒸炉包括炉体、蒸汽发生装置、水箱、进水机构,所述蒸汽发 生装置包括电加热盘,所述进水机构包括送水管,所述送水管的出水端与电加热盘的侧壁 的进水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为封闭式水箱,所述进水机构还包括内部贯通的连接 头,所述连接头设有至少一根进水管、至少一根出水管、至少一根与大气连通的进气管和至 少一根回气管,所述回气管与进气管的连接处的内壁顶部的水平面高度高于或者等于与送 水管的出水端的内壁顶部的水平面高度,所述水箱底部设有与进水管连通的开口,所述出 水管与送水管连通。上述结构中,进水机构需要使用到一个三通连结头,并且安装的时候需 要保证回气管与进气管的连接处的内壁顶部的水平面高度高于或者等于与送水管的出水 端的内壁顶部的水平面高度,而水箱必须为封闭式水箱,如果是敞开式水箱,上述进水机构 则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使流入到内胆 发热盘内的水量最好能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液面、从而能有效提供内胆发热盘的使用效 率的用于电蒸箱的蒸汽发生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电蒸箱的蒸汽发生装 置,包括通电后发热的电蒸箱内胆发热盘,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水箱连通的储 水盒,储水盒与所述水箱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储水盒与所述电蒸箱内胆发热 盘连通,且储水盒的底部高于或等于电蒸箱内胆发热盘底部;储水盒内安装有水位高度检 测开关,该水位高度检测开关与所述电磁阀相连、并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通过储水盒内的水位高度检测开关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这样就可以使水 箱流入到储水盒内的水位始终保持在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而储水盒与所述电蒸箱内 胆发热盘连通,且储水盒的底部高于或等于电蒸箱内胆发热盘底部,这样就可以保证流入到内胆发热盘内的水量最好能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液面,从而有效提高内胆发热盘的使 用效率。为了使电蒸箱中产生的蒸汽大小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实现传统烹饪中的“小 火”、“大火”,作为改进,本技术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储水盒连通的、通电 后发热的辅助发热盘,并且储水盒的底部高于或等于辅助发热盘底部,辅助发热盘可以根 据实际需要打开或关闭,当需要“小火”时,只需要打开内胆发热盘即可,当需要“大火”时, 将内胆发热盘和辅助发热盘同时打开。所述储水盒内设置有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所述水位高度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所述 最低水位或最高水位,并当所述水位高度检测开关检测到储水盒处于最高水位或最低水位 时通知所述电磁阀、使所述电磁阀关闭或打开。在使用配置过程中,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的 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最高水位处的储水量稍大于内胆发热盘最佳使用水量,而最 低水位处的储水量稍小于内胆发热盘最佳使用水量。另外,我们可以将储水盒的底部设置在高于电蒸箱内胆发热盘的底部位置,同时 将辅助发热盘的底部设置在高于电蒸箱内胆发热盘的底部位置,这样当将电蒸箱内胆发热 盘内的积水擦拭干净以后,即可排净储水盒中的水以及辅助发热盘内的水,有效保证储水 盒和辅助发热盘内部干燥,防止出现异味;储水盒底部斜面设计,能有利于积水的彻底排 出。所述储水盒的最低水位高于电蒸箱内胆发热盘的底部,所述储水盒的最低水位高 于辅助发热盘的底部。这样,就可以保证储水盒内的水在最低水位时,内胆发热盘与辅助发 热盘始终有水,防止内胆发热盘和辅助发热盘出现干烧情况。所述储水盒与所述电蒸箱内胆发热盘连通的第一出水口位置低于储水盒的最低 水位。所述储水盒与所述辅助发热盘连通的第二出水口位置低于最低水位。这样,浮于内 胆发热盘水面之上的油溃可尽量少的通过连接管进入储水盒,减少对储水盒的污染;同时, 即使储水盒中有少量的油污,也能最大程度减少其流入辅助发热盘的几率。所述储水盒的底面为倾斜面,能有利于积水的彻底排出。所述储水盒入水口对于的位置设置有水流缓冲区,水流缓冲区孟保证水流能平稳 进入储水盒主体区域,减少因水流不稳影响储水盒水位控制的精度。所述辅助发热盘产生的蒸汽通过水汽分离盒与电蒸箱内胆连通,所述水汽分离盒 的底部还通过一水管与储水盒的回流水口连通,这样辅助发热盘产生的蒸汽通过水汽分离 后形成的积水可以通过水管回流至储水盒,节能环保。所述储水盒的回流水口位置低于储水盒的最低水位,这样设置能防止水汽分离盒 中的蒸汽倒流至储水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与水箱连通的储水盒,在储水 盒与水箱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通过储水盒内的水位高度检测开关来控制电磁 阀的开启与关闭,这样就可以使水箱流入到储水盒内的水位始终保持在最高水位和最低水 位之间,而储水盒与所述电蒸箱内胆发热盘连通,且储水盒的底部高于或等于电蒸箱内胆 发热盘底部,这样就可以保证流入到内胆发热盘内的水量最好能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液 面,从而有效提高内胆发热盘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蒸汽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蒸汽发生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储水盒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储水盒的立体剖视图;图5为应用有本技术实施例中蒸汽发生装置的电蒸箱结构示意图;图6为应用有本技术实施例中蒸汽发生装置的电蒸箱透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的用于电蒸箱的蒸汽发生装置,其包括通电后发热的电蒸箱内胆发 热盘1,水箱2,与所述水箱连通的储水盒3、与所述储水盒连通的、通电后发热的辅助发热 盘6,储水盒3与所述水箱1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4 ;储水盒与3与所述电蒸箱 内胆发热盘1连通,安装时,储水盒2的底部略高于或等于电蒸箱内胆发热盘底部,储水盒 2的底部略高于或等于辅助发热盘6的底部;储水盒3内安装有水位高度检测开关5,该水 位高度检测开关5与所述电磁阀4相连、并控制电磁阀4的开启与关闭。所述储水盒内设 置有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所述水位高度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所述最低水位或最高水位,并 当所述水位高度检测开关检测到储水盒处于最高水位或最低水位时通知所述电磁阀、使所 述电磁阀关闭或打开。在使用配置过程中,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例如最高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蒸箱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通电后发热的电蒸箱内胆发热盘,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水箱连通的储水盒,储水盒与所述水箱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储水盒与所述电蒸箱内胆发热盘连通,且储水盒的底部高于或等于电蒸箱内胆发热盘底部;储水盒内安装有水位高度检测开关,该水位高度检测开关与所述电磁阀相连、并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蒸箱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通电后发热的电蒸箱内胆发热盘,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水箱连通的储水盒,储水盒与所述水箱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储水盒与所述电蒸箱内胆发热盘连通,且储水盒的底部高于或等于电蒸箱内胆发热盘底部;储水盒内安装有水位高度检测开关,该水位高度检测开关与所述电磁阀相连、并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蒸箱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储水盒连通的、通电后发热的辅助发热盘,并且储水盒的底部高于或等于辅助发热盘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蒸箱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盒内设置有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所述水位高度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所述最低水位或最高水位,并当所述水位高度检测开关检测到储水盒处于最高水位或最低水位时通知所述电磁阀、使所述电磁阀关闭或打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蒸箱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盒的最低水位高于电蒸箱内胆发热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相玉,方小林,曹骥,茅忠群,诸永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