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运送例如切面、荞麦面、汤面等由面条构成的条状体的机器人装置、具备该机器人装置的机器人系统、以及利用例如包装袋、包装纸、包装膜等包装材料包装条状体以制造条状体包装制品的条状体包装制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与生产条状体(面条)并将其放入搬送装置(链式输送机)的生产装置(制面装置)有关的技术。在该现有技术中,在将生产出的面坯供给至面坯积存部积存后,面坯随着第一压延辊和第二压延辊的旋转而被卷入第一压延辊和第二压延辊之间,经过预定的压延工序形成面带,然后被引导至第二压延辊和第三压延辊之间的上游侧。接着,在将压延而成的面带供给到一对刀片辊之间并切断成条状体后,使所述条状体下落到搬送装置上并使其向排出口排出。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04870号公报一般来说,由搬送装置搬送来的条状体通过作业者的手工细分为适于出售的量,然后通过包装装置按各个细分的量包装在一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以预定的速度连续不断地搬送来的条状体,需要以手抓取最恰当的量并拿起,并且在恰当的时机向包装装置的例如设于上方的接收口依次放入。这样的作业需要速度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装置,其为运送条状体的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器人装置具有:机器臂;机器手,所述机器手设于所述机器臂,并且该机器手支承所述条状体的长度方向中间部或者解除该支承;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机器臂和所述机器手的动作,所述控制器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机器臂:使所述机器手在从支承位置到解除位置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区间中朝向斜上方移动,所述支承位置为所述机器手支承所述条状体的位置,所述解除位置为所述机器手解除所述支承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0 JP 2011-2045361.一种机器人装置,其为运送条状体的机器人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机器人装置具有 机器臂; 机器手,所述机器手设于所述机器臂,并且该机器手支承所述条状体的长度方向中间部或者解除该支承;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机器臂和所述机器手的动作, 所述控制器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机器臂 使所述机器手在从支承位置到解除位置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区间中朝向斜上方移动,所述支承位置为所述机器手支承所述条状体的位置,所述解除位置为所述机器手解除所述支承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手具有 底座连杆,所述底座连杆与所述机器臂连接; 第一连杆体,所述第一连杆体设于所述底座连杆的一端侧,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连杆绕第一旋转轴旋转; 第二连杆体,所述第二连杆体设于所述底座连杆的另一端侧,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连杆绕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大致平行的第二旋转轴旋转;以及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杆体和所述第二连杆体旋转, 利用所述致动器驱动所述第一连杆体和所述第二连杆体向末端彼此相互远离和接近的方向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手的所述第一连杆体具备 第一旋转轴部件,所述第一旋转轴部件相对于所述底座连杆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以及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件连接, 所述机器手的所述第二连杆体具备 第二旋转轴部件,所述第二旋转轴部件相对于所述底座连杆绕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以及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旋转轴部件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体和所述第二连杆体构成为 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彼此相互接近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位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方向错开。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机器臂 在所述机器手在所述支承位置利用所述第一连杆体和所述第二连杆体支承所述条状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后,所述机器手使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大致垂直的方向相对于所述水平方向成预定的角度地自所述支承位置朝向斜上方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机器臂在所述至少一部分区间中所述机器手的移动方向与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方向大致一致。6.—种机器人系统,其为运送条状体的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机器人系统具有搬送装置,所述搬送装置向一侧搬送所述条状体;机器人装置,所述机器人装置对由所述搬送装置向所述一侧搬送的所述条状体进行运送;以及接收口,所述接收口配设成比所述搬送装置靠所述一侧且靠上方,该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