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V太阳能组件正压封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508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IPV太阳能组件正压封装设备,包括龙门架,及设有贯穿于所述龙门架上的输送装置;其中在所述龙门架上分别设有上、下加热板,与所对应的油加热器连接,所述下加热板中设置有多个弧面式顶针,每个弧面顶针分别与一个气缸连接,所述上加热板的上表面连接有上箱,该上箱的上表面连接有多个液压油缸,且与固定在所述龙门主机架顶部的液压站连接,所述上加热板下表面与下加热板配合端周边装有上衬板、下衬板,及位于上、下衬板之间的硅胶板,通过上衬板上表面镶嵌的硅胶条与硅胶板结合形成的上、下腔室。对双玻电池组件实行上下同时加热实行正压,满足了大面积、厚钢化玻璃的BIPV电池组件的封装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组件正压封装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建筑的BIPV光伏一体化的BIPV太阳能组件正压封装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光伏幕墙越来越成为当今建筑幕墙的发展趋势。而制作光伏幕墙的双玻电池组件需要承受风、雪等较大的静态载荷,所以要求用大面积且厚度较厚的钢化玻璃制作。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设备的结构大致包括由各种矩管焊接成的主机架,设置于主机架上的下加热板,设置于下加热板上方的上箱,下加热板与上箱之间设置有胶板、衬板、密封条形成上下腔室。下加热板上表面设置有输送装置,主机架两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上箱起落的液压油缸。此种结构的太阳能组件封装设备对 于封装BIPV组件有如下缺点一、组件进入加热板在没被抽完真空的情况下即被加热,EVA提前融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气泡。二、仅下室对组件进行加热,加热效率低下,且上下两片玻璃加热程度不一致,造成应力释放不一致,影响组件强度。三、层压压力为大气压,对于双玻组件会存在压不实的现象。有鉴于此,必须研发一种新型的BIPV太阳能组件正压封装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IPV太阳能组件正压封装设备,通过对双玻电池组件的加热及充入气体方式,有效的对大面积、厚钢化玻璃的双玻电池组件进行层压封装,满足BIPV太阳能组件的封装工艺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BIPV太阳能组件正压封装设备,包括龙门架,及设有贯穿于所述龙门架上的输送装置;其中在所述龙门架上分别设有上、下加热板,与所对应的油加热器连接,所述下加热板中设置有多个弧面式顶针,每个弧面顶针分别与一个气缸连接,所述上加热板的上表面连接有上箱,该上箱的上表面连接有多个液压油缸,且与固定在所述龙门主机架顶部的液压站连接,所述上加热板下表面与下加热板配合端周边装有上衬板、下衬板,及位于上、下衬板之间的硅胶板,通过上衬板上表面镶嵌的硅胶条与硅胶板结合形成的上、下腔室。因此,通过上、下加热板同时加热,对组件实行正压封装,彻底解决了大面积双玻组件正压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上腔室通过加压管路与被加热过的压缩气源连接。当组件进入所述下腔室被加热完成后,所述上腔室被充入被加热过的压缩空气对组件进行正压。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上、下腔室分别通过真空管路与真空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金属结构龙门主机架,结构坚实牢固,可承受大面积的上箱、加热板,增大上、下腔室的面积,可同时封装多块大面积的组件,提高双波组件的生产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在抽真空时利用顶针结构托起组件避免组件提前受热致EVA层融化而产生气泡,且采用了上下油加热方式,使得组件受热均匀,上下两片玻璃加热温度趋于一致,应力释放相同,增强了组件的承载能力。本专利技术还对上腔室连接有被加热的压缩气源,对组件实行正压封装,彻底解决了大面积双玻组件压不实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双波组件的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主视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 图3是图1左视 图4是图1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的BIPV太阳能组件正压封装设备,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基座13,以及与基座13安装的多个龙门架14组成的金属结构龙门主机架。所述多个龙门架14之间连接有贯穿的连接定位杆6通过螺栓(图中未标注)紧固连接成坚固体,避免了焊接所产生的变形。本实施例还包括贯穿于所述龙门架14上的输送装置10。在所述龙门架14底部设置有下加热板9,与置于所述下加热板9上方的上加热板8相对应,位于所述上加热板8之上设有上箱7,上箱7的下表面与所述上加热板8上表面紧固连接。在所述上箱7上表面连接有垂直固定在龙门架14上部的多个液压油缸15,多个液压油缸15又与安装在龙门架14顶部的液压站16连接。本实施例所述的上加热板8下表面四周焊接有一圈上衬板3,该上衬板3下方对应设有下衬板4,所述下衬板4与上衬板3之间设有硅胶板1,通过卡钳2卡紧。还包括在所述上衬板3上表面镶嵌有硅胶条5,与硅胶板3结合形成的上下腔室。当上述多个液压油缸15驱动上箱7及上加热板8 一起落到下加热板9上后,上加热板8与硅胶板I之间形成上腔室,而硅胶板I与下加热板9之间形成下腔室,通过硅胶条5对下腔室进行密封。本实施例的上、下腔室分别通过真空管路与真空泵19连接。下加热板9通过油管路(图中未标注)与油加热器17连接,上加热板8通过油管路(图中未标注)与另一油加热器18连接。通过下加热板9与上加热板8同时对组件进行加热。本实施例的下加热板9中设有多个弧面式顶针11,每个弧面式顶针11与固定在下加热板9下方的气缸12连接。当组件经输送装置10输送到位置后,弧面式顶针11在气缸12的作用下托起组件,使组件不与下加热板9接触,防止提前加热,避免EVA提前融化而产生气泡。待抽真空动作完成后再放下组件与下加热板9接触对其进行加热。本实施例所述的上腔室通过加压管路(图中未标注)与被加热的压缩气源20连接。当组件被加热完成后,上腔室被充入被加热的压缩空气对组件实行正压,此时的液压油缸15用于稳固上箱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 当双玻电池组件通过输送装置10输送至下加热板9上到位后,此时,弧面式顶针11在气缸12的作用下托起组件,液压油缸15驱动上箱7上的上加热板8 一起落到下加热板9上形成上、下腔室,进行抽真空动作,待抽真空完毕后,弧面式顶针11再次由气缸12的作用下使组件落至下加热板9进行加热,待加热完成后,上腔室被充入被加热的压缩空气依次进行一次层压、二次层压至三次层压,待层压完毕后进行固化,固化后通过液压油缸15再次作用上箱7及与其连接的上加热板8同步上升,脱离开下加热板9,最后封装好的组件再通过输送装置10输出封装 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BIPV太阳能组件正压封装设备,包括龙门架,及设有贯穿于所述龙门架上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龙门架(14)上分别设有上、下加热板(8、9),与所对应的油加热器(17、18)连接,所述下加热板(9)中设置有多个弧面式顶针(11),每个弧面顶针(11)分别与一个气缸(12)连接,所述上加热板(8)的上表面连接有上箱(7),该上箱(7)的上表面连接有多个液压油缸(15),与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4)顶部的液压站(16)连接,所述上加热板(8)下表面与下加热板(9)配合端周边装有上衬板(3)、下衬板(4),及位于上、下衬板(3、4)之间的胶板(1),通过上衬板(3)上表面镶嵌的硅胶条(5)与胶板(1)结合形成的上、下腔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IPV太阳能组件正压封装设备,包括龙门架,及设有贯穿于所述龙门架上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龙门架(14)上分别设有上、下加热板(8、9),与所对应的油加热器(17、18)连接,所述下加热板(9)中设置有多个弧面式顶针(11),每个弧面顶针(11)分别与一个气缸(12)连接,所述上加热板(8)的上表面连接有上箱(7),该上箱(7)的上表面连接有多个液压油缸(15),与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4)顶部的液压站(16)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夏金强赵国永杜学智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