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缠绕机技术与张力检测及反馈装置,尤其涉及方形玻璃钢制品缠绕中张力的实时检测及控制算法中的补偿和多轴联动控制。
技术介绍
20世纪40年代中期,国际上正式提出了纤维缠绕技术的概念。60年代初期,出现第一代机械式纤维缠绕机,其控制系统是由皮带、齿轮、滑轮和链条等组成的机械系统。1973年Entec公司开发了第一台微处理器控制的纤维缠绕机。1976年第一个商业化标准的缠绕机型号McCleanAnderson60型投放市场。80 90年代,更多的计算机技术投入到缠绕机的开发当中,新一代微机控制纤维缠绕机开始研制。我国对纤维缠绕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微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大部分纤维缠绕设备实现了微机控制,中低档的两轴、三轴微机控制纤维缠绕机制造技术和缠绕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并在管道、储罐以及各种压力容器的缠绕成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中高档缠绕成型
由于受到进口限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在对于一些特殊场合需要的非回转体玻璃钢制品生产时,缠绕线型、恒定张力控制度等还比较落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满足在缠绕过程 ...
【技术保护点】
四轴联动异型纤维缠绕机主要包含以下部分:主轴箱、芯模转轴、缠绕行走小车、导丝头伸缩机构、导丝头回转机构、纤维张力检测机构、纤维张力施加机构,其特点在于:芯模转轴安装在主轴支架上,芯模回转运动的回转轴心线和缠绕行走小车的直线运动方向平行;行走小车安装在小车支架上,沿主轴轴线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纤维张力施加机构安装在小车上,同时纤维张力检测机构安装在张力施加机构的前方、导丝头的后方,以便实时检测缠绕过程之中纤维的张力反馈张力信号;导丝头伸缩机构安装在小车上,做沿主轴径向的往复运动;导丝头回转机构安装在导丝头伸缩机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四轴联动异型纤维缠绕机主要包含以下部分主轴箱、芯模转轴、缠绕行走小车、导丝头伸缩机构、导丝头回转机构、纤维张力检测机构、纤维张力施加机构,其特点在于芯模转轴安装在主轴支架上,芯模回转运动的回转轴心线和缠绕行走小车的直线运动方向平行;行走小车安装在小车支架上,沿主轴轴线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纤维张力施加机构安装在小车上,同时纤维张力检测机构安装在张力施加机构的前方、导丝头的后方,以便实时检测缠绕过程之中纤维的张力反馈张力信号;导丝头伸缩机构安装在小车上,做沿主轴径向的往复运动;导丝头回转机构安装在导丝头伸缩机构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轴联动异型纤维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提供张力的磁粉制动器[1-6]装在纤维导辊[1-7]的转轴上,在需要增大张力时可调节磁粉制动器,为导辊[1-7]提供一个制动力矩,从而为缠绕其上的纤维提供一个阻力矩,以此来增加张力。同时,压辊[1-8]通过两个带导槽的轴承UCT204以及导向块儿[1-9]和连接架[1_10]固定在立板上,通过连接架上的螺栓可以使两个轴承UCT204沿导向块儿[1-9]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贠今天,姜安彦,杨世明,潘梁,刘娇龙,桑宏强,杨向红,耿冬寒,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