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其工装平台上设置有翻转定位装置;翻转定位装置包括基座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末端通过旋转销与基座相铰接,且旋转销的轴线与工装平台的上表面相平行;定位板的前端贯穿有定位孔,定位孔内插装有与主基准块相适配的定位螺栓。工作过程中,将底板于工装平台适当位置上定位,然后将骨架梁放置于底板的对应位置上,之后通过定位螺栓将主基准块与处于翻起状态的定位板相固定,而后将定位板绕旋转销翻转并落下,使主基准块处于骨架梁的对应位置处,此时便可实施相应焊接装配操作,整个焊接过程均在所述工装平台的上方进行,大大提高了驾驶室底板总成的焊接装配便利性,并使其加工效率得以相应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加工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机动车加工生产领域,驾驶室底板总成的焊接装配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工序,它直接影响到驾驶室整体的装配结构以及驾驶室内饰件的装配效果,而随着生产强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驾驶室底板总成的焊接装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现有的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装配过程中,通常是先将主基准块固定于工装平台的适当位置上,然后再将骨架梁放置于主基准块对应位置的上方,之后再将底板对应地放置于骨架梁的上方,最后再由工作人员由工装平台的底部利用焊枪将主基准块、骨架梁以及底板依次焊接装配。虽然上述工艺操作流程能够满足基本的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装配需要,但由于其工艺实施过程中操作人员只能从工装平台的底部实施焊接作业,操作较为困难,工艺实施难度较大,且焊接效率较低,给后续的生产加工操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如何使得驾驶室底板总成的焊接装配更加简便易行,并提高其加工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该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能够使得驾驶室底板总成的焊接装配更加简便易行,并提高其加工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包括工装平台,所述工装平台上设置有与底板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工装平台的对侧边沿处设置有与主基准块相配合的翻转定位装置;所述翻转定位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基座和定位板,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工装平台上,所述定位板的末端通过旋转销与所述基座相铰接,且所述旋转销的轴线与所述工装平台的上表面相平行;所述定位板的前端贯穿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相垂直,且所述定位孔内插装有与主基准块相适配的定位螺栓。优选地,所述基座与所述定位板之间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上表面具有与所述定位板相适配的限位槽。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中部具有螺纹孔,所述定位板的中部贯穿有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压紧杆,所述压紧杆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相垂直,且所述压紧杆的中部具有与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紧密贴合的压紧面。优选地,所述压紧杆的顶端具有旋紧把手。优选地,所述工装平台上分别设置有与底板相配合的底板压紧装置以及与骨架梁相配合的骨架梁压紧装置。优选地,所述底板压紧装置和所述骨架梁压紧装置均具体为夹紧器。优选地,所述工装平台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工装平台间连接有调整螺杆,所述调整螺杆上套装有与支撑座相配合的调整螺母。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包括工装平台,所述工装平台上设置有与底板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工装平台的对侧边沿处设置有与主基准块相配合的翻转定位装置;所述翻转定位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基座和定位板,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工装平台上,所述定位板的末端通过旋转销与所述基座相铰接,且所述旋转销的轴线与所述工装平台的上表面相平行;所述定位板的前端贯穿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相垂直,且所述定位孔内插装有与主基准块相适配的定位螺栓。工作过程中,通过各所述限位块将底板于工装平台适当位置上定位,然后将骨架梁放置于底板的对应位置上,之后通过所述定位螺栓将主基准块与处于翻起状态的所述定位板相固定,而后将所述定位板绕所述旋转销翻转并落下,以使主基准块处于骨架梁的对应位置处,此时操作人员便可实施相应焊接装配操作,整个焊接过程均在所述工装平台的上方进行,大大提闻了驾驶室底板总成的焊接装配便利性,并使其加工效率得以相应提闻。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基座与所述定位板之间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上表面具有与所述定位板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座能够为处于工作位置的所述定位板提供足够的支持力,同时所述限位槽能够有效保证所述定位板的定位精度,并避免所述定位板在工艺实施过程中产生偏移或错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的装配结构正视图;图2为图1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翻转定位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该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能够使得驾驶室底板总成的焊接装配更加简便易行,并提高其加工效率。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的装配结构正视图;图2为图1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翻转定位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结构剖视图。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包括工装平台21,工装平台21上设置有与底板相配合的限位块22,工装平台21的对侧边沿处设置有与主基准块相配合的翻转定位装置23 ;翻转定位装置23包括相互配合的基座11和定位板12,基座11固定于工装平台21上,定位板12的末端通过旋转销13与基座11相铰接,且旋转销13的轴线与工装平台21的上表面相平行;定位板12的前端贯穿有定位孔121,定位孔121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定位板12的上表面相垂直,且定位孔121内插装有与主基准块相适配的定位螺栓14。工作过程中,通过各限位块22将底板于工装平台21适当位置上定位,然后将骨架梁放置于底板的对应位置上,之后通过定位螺栓14将主基准块与处于翻起状态的定位板12相固定,而后将定位板12绕旋转销13翻转并落下,以使主基准块处于骨架梁的对应位置处,此时操作人员便可实施相应焊接装配操作,整个焊接过程均在所述工装平台的上方进行,大大提高了驾驶室底板总成的焊接装配便利性,并使其加工效率得以相应提闻。进一步地,基座11与定位板12之间设置有限位座15,限位座15的上表面具有与定位板12相适配的限位槽151。限位座15能够为处于工作位置的定位板12提供足够的支持力,同时限位槽151能够有效保证定位板12的定位精度,并避免定位板12在工艺实施过程中产生偏移或错位。具体地,限位槽151的中部具有螺纹孔152,定位板12的中部贯穿有与螺纹孔152螺纹配合的压紧杆16,压紧杆16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定位板12的上表面相垂直,且压紧杆16的中部具有与定位板12的上表面紧密贴合的压紧面161。当定位板12翻转落下至对应工位后,压紧杆16的底端插入螺纹孔152内并通过螺纹连接与其想紧固,从而进一步避免定位板12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偏移或错位,并使得驾驶室底板总成的焊接装配精度更高。更具体地,压紧杆16的顶端具有旋紧把手17。该旋紧把手17能够显著提高工作人员对压紧杆16进行旋扭操作时的便利性,从而使得所述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的工艺实施过程更加简便易行。另一方面,工装平台21上分别设置有与底板相配合的底板压紧装置24以及与骨架梁相配合的骨架梁压紧装置25。焊接装配过程中,底板压紧装置24和骨架梁压紧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平台,所述工装平台上设置有与底板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工装平台的对侧边沿处设置有与主基准块相配合的翻转定位装置;所述翻转定位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基座和定位板,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工装平台上,所述定位板的末端通过旋转销与所述基座相铰接,且所述旋转销的轴线与所述工装平台的上表面相平行;所述定位板的前端贯穿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相垂直,且所述定位孔内插装有与主基准块相适配的定位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平台,所述工装平台上设置有与底板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工装平台的对侧边沿处设置有与主基准块相配合的翻转定位装置; 所述翻转定位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基座和定位板,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工装平台上,所述定位板的末端通过旋转销与所述基座相铰接,且所述旋转销的轴线与所述工装平台的上表面相平行; 所述定位板的前端贯穿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相垂直,且所述定位孔内插装有与主基准块相适配的定位螺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定位板之间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上表面具有与所述定位板相适配的限位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底板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中部具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展新,张少辉,杨莉莉,粟鸿光,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