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点焊方法、焊接方法和箱型梁的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2173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定位点焊方法,其中,该定位点焊方法包括:先将在对接的两块母材(10)之间形成的对接坡口的两端焊接在一起,然后从该对接坡口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始,分别向所述对接坡口的两端依次进行焊接。利用所述定位点焊方法进行定位点焊时,在中线左侧产生的焊接变形与中线右侧产生的焊接变形互相协调,从而可以减轻定位点焊步骤中产生的变形,并且还可以减小焊缝间隙和错边现象,为后续打底焊和盖面焊的变形控制打下基础。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该定位点焊方法的焊接方法和一种利用该焊接方法焊接箱型梁的焊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领域,具体地,涉及ー种定位点焊方法、ー种包括该定位点焊方法的焊接方法和ー种利用该焊接方法焊接箱型梁的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制造エ业中,通常需要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母材焊接在一起。在焊接时,首先需要将至少两块母材对接,形成至少一条对接坡ロ,然后将该对接坡ロ焊接起来。但是焊接吋,焊缝处的温度与焊缝周围温度相差较大,会导致焊缝冷却后焊接在一起的两块母材在焊缝处产生变形。变形后,需要对焊接在一起的多块母材进行矫正才能投入使用。对焊接件进行矫正不仅提高了焊接的成本,而且,矫正后还会引入新的残余应力,影响焊接件的断裂特性、疲劳强度、尺寸精度等。因此,如何防止焊接时母材的焊缝处产生变形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定位点焊方法、ー种包括该定位点焊方法的焊接方法和ー种利用该焊接方法焊接箱型梁的焊接方法。利用所述定位点焊方法将对接在一起的多块母材定位时,焊缝及焊缝周围的母材不易发生变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ー个方面,提供ー种定位点焊方法,其中,该定位点焊方法包括先将在对接的两块母材之间形成的对接坡ロ的两端焊接在一起,然后从该对接坡ロ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始,分别向所述对接坡ロ的两端依次进行焊接。优选地,所述定位点焊方法中形成的每条焊缝的长度均为所述至少两块母材中较薄的所述母材的厚度的4至5倍。优选地,所述母材的长度为5m至15m,所述定位点焊步骤形成的多条焊缝之间的间距为IOOmm至300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焊接方法,该焊接方法包括定位点焊步骤;打底焊步骤;和盖面焊步骤,其中,按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上述定位点焊方法进行所述定位点焊步骤。优选地,沿所述对接坡ロ的长度方向分段进行所述打底焊步骤,各段所述打底焊步骤的焊接方向均为从所述对接坡ロ的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对接坡ロ的所述第一端。优选地,从所述对接坡ロ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对接坡ロ的第二端连续进行所述多段打底焊步骤。优选地,在所述多段打底焊步骤中,前一段所述打底焊步骤形成的焊缝与后一段所述打底焊步骤形成的焊缝之间有间隔,并且在多段所述打底焊步骤结束之后能够形成连续的焊缝。优选地,在所述定位点焊步骤和所述打底焊步骤之间包括将所述定位点焊的焊缝打磨至该焊缝厚度的一半的打磨步骤,且所述打磨步骤和各段所述打底焊步骤交替进行。优选地,在所述打底焊步骤和所述盖面焊步骤之间还包括对所述打底焊步骤后的焊缝以及该焊缝周围的所述母材进行预热的预热步骤。优选地,所述预热步骤的加热温度为75°C至150°C。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ー个方法,还提供一种箱型梁的焊接方法,其中,该箱型梁的焊接方法包括将两块母材对接,形成两条对接坡ロ的对接步骤,其中,所述母材均包括底壁和位于该底壁两侧的侧壁,在所述对接步骤中,两个所述母材的对应的所述侧壁互相对接形成所述对接坡ロ ;和焊接步骤,利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上述焊接方法进行所述焊接步骤。优选地,在进行所述焊接步骤之前,先对角定位两条所述对接坡ロ ;所述焊接步骤中采用对角焊接的方式。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焊定位点焊方法定位对接在一起的母材时,中线ー侧产生的焊接变形与中线另ー侧产生的焊接变形互相协调,从而可以减轻定位点焊步骤中产生的变形,并且还可以减小焊缝间隙和错边现象,为后续打底焊和盖面焊的变形控制打下基础。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进行定位点焊步骤时的焊接顺序图;图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打底焊步骤时的焊接顺序图;和图3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ー种实施方式进行打底焊步骤时的焊接顺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焊接箱型梁的方法的立体线条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 母材11 底壁12 侧壁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干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理解的时,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方位词“左、右”是指图1至图3中的“左、右”方向。如图1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ー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定位点焊方法,该定位点焊方法包括将在对接的两块母材之间形成的对接坡ロ的两端焊接在一起,然后从该对接坡ロ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始,分别向所述对接坡ロ的两端依次进行焊接。定位点焊可以固定对接在一起的两块母材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提高后续焊接的精度。图1中所示的是两名焊エ进行定位点焊方法的焊接顺序示意图。如图中所示,首先将所述对接坡ロ的两端焊接在一起,以固定拼接在一起的两块母材10的相对位置。然后从所述对接坡ロ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始,分别向所述对接坡ロ的两端依次进行焊接。具体地将,先进性定位点焊步骤Al和定位点焊步骤BI,然后从对接坡ロ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始,一名焊エ向左侧进定位点焊步骤A2、A3、A4、A5……,另一名焊エ向右进行定位点焊步骤82、83、84、85……。所述定位点焊步骤中,在中线ー侧产生的焊接变形与在中线另ー侧产生的焊接变形互相协调,从而可以减轻定位点焊步骤中产生的变形,并且还可以减小焊缝间隙和错边现象,为后续焊接步骤的变形控制打下基础。 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利用气体保护焊实施所述定位点焊方法。此时,所述对接坡ロ的根部间隙应当符合《ニ氧化碳气体保护焊エ艺规程》(JB/T9186-1999)中7.1. 3节的規定。在所述定位点焊步骤中,采用的保护气体为80%Ar气体和20%的C02气体的混合气,气体流量为15L/min至20L/min,焊接热输入控制在9kJ/cm至14kJ/cm。为了确保按照所述定位点焊方法获得的焊缝具有足够的强度,优选地,利用所述定位点焊方法形成的每条焊缝的长度均为所述至少两块母材中较薄的所述母材的厚度的4至5倍。当母材10的长度为5nTl5m,所述定位点焊步骤形成的多条焊缝之间的间距为IOOmm 300mm。利用所述定位点焊方法进行完定位点焊之后,要对该定位点焊中形成的焊缝进行打磨除去飞溅,以便于进行后续的焊接步骤。如果发现定位焊步骤中形成的焊缝中有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应当将该段焊缝清除,然后返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外ー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焊接方法,该焊接方法包括定位点焊步骤;打底焊步骤;和盖面焊步骤,其中,按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上述定位点焊方法进行所述定位点焊步骤。为了保证焊接精度,同时减小焊接时的残余应カ以减小焊接变形,焊接时步骤包括依次进行的定位点焊步骤、打底焊步骤和盖面焊步骤。由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上述定位点焊方法可以减小所述定位点焊步骤中焊缝及焊缝周围材料的变形,因此降低了后续的打底焊步骤和盖面焊步骤所产生的总体变形,有利于保证焊接件的精度。为了使所述打底焊步骤中焊接热量分布均匀,减小所述打底焊步骤导致的焊缝及焊缝周围母材的变形,优选地,沿所述对接坡ロ的长度方向分段进行所述打底焊步骤,且各段所述打底焊步骤的焊接方向均为从所述对接坡ロ的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对接坡ロ的所述第一端。可以按照图2和图3中所示的两种方法进行所述分段的打底焊步骤。 具体地讲,如图2所示,可以从所述对接坡ロ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对接坡ロ的第二端连续进行所述多段打底焊步骤,各段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位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点焊方法包括:先将在对接的两块母材(10)之间形成的对接坡口的两端焊接在一起,然后从该对接坡口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始,分别向所述对接坡口的两端依次进行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点焊方法包括先将在对接的两块母材(10 )之间形成的对接坡口的两端焊接在一起,然后从该对接坡口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始,分别向所述对接坡口的两端依次进行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点焊方法中形成的每条焊缝的长度均为所述至少两块母材中较薄的所述母材的厚度的4至5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材(10)的长度为5m至15m,所述定位点焊步骤形成的多条焊缝之间的间距为IOOmm至300mm。4.一种焊接方法,该焊接方法包括 定位点焊步骤; 打底焊步骤;和 盖面焊步骤,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点焊方法进行所述定位点焊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对接坡口的长度方向分段进行所述打底焊步骤,各段所述打底焊步骤的焊接方向均为从所述对接坡口的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对接坡口的所述第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对接坡口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对接坡口的第二端连续进行所述多段打底焊步骤。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段打底焊步骤中,前一段所述打底焊步骤形成的焊缝与后一段所述打底焊步骤形成的焊缝之间有间隔,并且在多段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霄腾谭星任会礼付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