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真空吸铸法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空心化的铜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用于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铜模及铜模的制备方法的改造技术。
技术介绍
大块非晶合金因独特的结构导致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当前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及力学领域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形成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成分设计取得的巨大进展,采用铜模真空吸铸法便可制备出绝大部分大块非晶合金体系。真空吸铸法是制备大块非晶合金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制备高熔点的大块非晶合金方面具有其他方法所不能比拟的独特优势。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首先利用电弧熔炼的方法熔化母合金,母合金熔化后,通过熔化腔与铜模之间的气压差所产生的吸力,将液态母合金吸入铜模,液态母合金在铜模及其外侧循环冷却水的共同作用下迅速冷却,产生较快的冷却速率,实现液态合金的快速凝固。为充分利用铜模优良的传热性能和循环冷却水的作用,将铜模与冷却水套采用螺纹联接,使两者充分接触,同时也增大了铜模与冷却水套的接触面积,因而能够提高母合金的冷却速度,更有利于获得大块非晶合金。然而,传统铜模真空吸铸法制备大块非晶合金时,熔融合金在水冷铜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铜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熔炼凹腔(1)、吸铸口(2)、铜模(3)、型腔(5),其中铜模(3)的一端设有熔炼凹腔(1),熔炼凹腔(1)上设有吸铸口(2),铜模(3)的几何中心设有型腔(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铜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熔炼凹腔(I)、吸铸口(2)、铜模(3)、型腔(5),其中铜模(3)的一端设有熔炼凹腔(1),熔炼凹腔(I)上设有吸铸口(2),铜模(3)的几何中心设有型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铜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吸铸口(2)设置在熔炼凹腔(I)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铜模,其特征在于上述吸铸口(2)为火山口状吸铸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铜模,其特征在于上述火山口状吸铸口呈凸出的锥形吸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铜模,其特征在于上述铜模(3)的外侧设有外螺纹(4),外螺纹(4)呈等腰梯形螺纹。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铜模,其特征在于上述铜模(3)包括有完全对称的两半块铜模,两半块铜模的两端还分别设有连接螺纹(6),螺母(7)拧固在连接螺纹(6)上将两半块铜模固定在一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铜模,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母(7)为圆柱状螺母。8.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平均,杨元政,关光基,谢致薇,陈先朝,关光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