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液压铸用溶杯及其压铸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2143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液压铸用溶杯,包括设置在冷室压铸机内作为输送管道的溶杯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溶杯本体的另一端面开设有数量至少为两个的深孔,深孔设置在溶杯本体的下半圆内,在深孔内插入有加热导管;在溶杯本体另一端的一侧还设置一温控机,加热导管电性连接到温控机;在溶杯本体的另一端面上还开设一测温孔,该测温孔电性连接到温控机上的温度表。本装置用在冷室压铸机中,采用科学的压铸操作方法,通过加热导管为溶杯本体的内腔提供温度,减少铝合金液与内腔中的温差,避免铝合金液在溶杯本体内腔中结块,从而减少产品中夹层产生的机率,减少因气孔和疏松缺陷引起的产品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机生产汽车压铸配件时的溶杯,特别是涉及到ー种带加热系统的ー种铝合金液压铸用溶杯及其压铸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行业飞速发展,汽车的性能不断完善与提升,同时对汽车压铸配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压铸机溶杯生产时,铝合金液的温度大概在640°C 680°C,而铝合金液残留的温度传导到溶杯内腔中,也只有180°C左右,溶杯工作时的温度和铝合金金属液的温度存在温度差,且温差较大,这样首先注入到溶杯内腔中的铝合金液容易冷却结块,产生夹层,夹层随金属液进模具型腔后凝固容易产生气孔和疏松等缺陷,从而造成整个产品报废或使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满足当今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具有加热系统,确保注入的铝合金液与溶杯本体内腔不会产生太大温差却不影响后期成型冷却,保证压铸产品质量的ー种铝合金液压铸用溶杯及其压铸操作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ー种铝合金液压铸用溶杯,包括设置在冷室压铸机内作为输送管道的溶杯本体,该溶杯本体的一端密封连接到流道系统,在所述溶杯本体内设置ー压射冲头,该压射冲头将溶杯本体内的铝合金液压射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液压铸用溶杯,包括设置在冷室压铸机内作为输送管道的溶杯本体(1),该溶杯本体(1)的一端密封连接到流道系统(6),在所述溶杯本体内设置一压射冲头(2),该压射冲头(2)将溶杯本体内的铝合金液(4)压射到流道系统(6)中,在溶杯本体(1)另一端上壁开设一进料口(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杯本体(1)的另一端面开设有数量至少为两个的深孔(13),所述深孔(13)设置在溶杯本体的下半圆内,在所述深孔(13)内插入有加热导管(3);在所述溶杯本体(1)另一端的一侧还设置一温控机(5),所述加热导管(3)电性连接到温控机(5);在所述溶杯本体的另一端面上还开设一测温孔(12),该测温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液压铸用溶杯,包括设置在冷室压铸机内作为输送管道的溶杯本体(1),该溶杯本体(I)的一端密封连接到流道系统¢),在所述溶杯本体内设置一压射冲头(2),该压射冲头(2)将溶杯本体内的铝合金液(4)压射到流道系统(6)中,在溶杯本体(I) 另一端上壁开设一进料口(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杯本体(I)的另一端面开设有数量至少为两个的深孔(13),所述深孔(13)设置在溶杯本体的下半圆内,在所述深孔(13)内插入有加热导管(3);在所述溶杯本体(I)另一端的一侧还设置一温控机(5),所述加热导管 ⑶电性连接到温控机(5);在所述溶杯本体的另一端面上还开设一测温孔(12),该测温孔 (12)电性连接到温控机上的温度表(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液压铸用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呈上宽下窄的梯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液压铸用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孔(13)有三个,该三个深孔(13)沿溶杯本体下半圆的位置上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液压铸用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孔(13)有六个,该六个深孔(13)沿溶杯本体下半圆的位置上均匀分布。5.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莱捷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