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丽霞专利>正文

一种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137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包括内设半球形腔体的下模具与内设半球形曲面腔体的上模具组成的模体,及设置在上模具与外界相通的保温腔,以及嵌装于保温腔内的保温模体,所述保温腔与半球形曲面腔体相通,并在保温腔入口处开设环形阶梯槽,所述在保温模体外缘设置有与环形阶梯槽相配合的环形凸缘,所述上模具上端一侧开设有浇道,浇道通过保温模体内设有的通道与上模具的半球形曲面腔体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模具浇铸的磨球,克服球内存在缩孔和疏松等缺陷,极大提高磨球的耐磨性,在模具浇注口处安置细密网孔的高熔点过滤网,使浇铸成型磨球内的渣滓大量减少,提高铸件的成品率及铸件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即在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合格零件的模型,普通手工造型,常用木模型,塑料模型,机械造型多用金属模型,如铝模型、铁模型。精密铸造用蜡模型,消失模用聚苯乙烯模型。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现有铸造模具的磨球,其内部易产生缩孔和疏松等缺陷,使磨球在工作过程中易产生早期破碎。同时目前采用的金属型模具保温模体的形状及位置设计不合理,未能达到预期的各项指标。而且现有铸造一般将熔融金属直接浇入模具型腔内,使成型后的铸件含渣滓成分高,成品率低且使铸件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过滤效果,降低磨球缺陷且提高磨球耐磨性的模具。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模具,包括内设半球形腔体的下模具与内设半球形曲面腔体的上模具组成的模体,及设置在上模具与外界相通的保温腔,以及嵌装于保温腔内的保温模体,所述保温腔与半球形曲面腔体相通,并在保温腔入口处开设环形阶梯槽,所述在保温模体外缘设置有与环形阶梯槽相配合的环形凸缘,所述上模具上端一侧开设有浇道,浇道通过保温模体内设有的通道与上模具的半球形曲面腔体相通。作为优选,所述浇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浇道、下浇道及流道,所述上浇道的开口大,下浇道的开口小,并且上浇道与下浇道均呈倒圆台状,所述在下浇道的入口处平齐设置一用于过滤渣滓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熔点高于模体的熔点。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设置为内凹状,并且过滤网的外沿边与上浇道内腔的表面紧贴。作为优选,所述流道设置为自由下滑倾斜状,并且流道的轴线与保温模体通道的轴线为同轴。作为优选,所述保温模体内设有一个小半球形空腔和一个倒圆台孔,倒圆台孔的底面与小半球形空腔相交,倒圆台孔的顶面与通道相交,并在保温模体的上端设置提手。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具的下端开设凹环,在下模具的上端设有配合凹环安装的凸环。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采用球墨铸铁制成,所述保温模体采用红砂或硅酸纤维制成。本专利技术模具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浇铸的磨球,克服球内存在缩孔和疏松等缺陷,极大提高磨球的耐磨性,在模具浇注口处安置细密网孔的高熔点过滤网,使浇铸成型磨球内的洛滓大量减少,提高铸件的成品率及铸件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模具的整体结构剖视 图2为本专利技术模具的俯视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模具中上模具的剖视 图4为本专利技术模具中保温模体的剖视 图5为本专利技术模具中保温模体的仰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一种模具,包括内设半球形腔体I的下模具2与内设半球形曲面腔体3的上模具4组成的模体5,及设置在上模具4与外界相通的保温腔6,以及嵌装于保温腔6内的保温模体7,所述保温腔6与半球形曲面腔体3相通,并在保温腔6入口处开设环形阶梯槽8,所述在保温模体7外缘设置有与环形阶梯槽8相配合的环形凸缘9,所述上模具4上端一侧开设有浇道10,浇道10通过保温模体7内设有的通道11与上模具4的半球形曲面腔体3相通。其中,所述浇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浇道12、下浇道13及流道14,所述上浇道12的开口大,下浇道13的开口小,并且上浇道12与下浇道13均呈倒圆台状,所述在下浇道13的入口处平齐设置一用于过滤渣滓的过滤网15,所述过滤网15的熔点高于模体5的熔点。所述过滤网15设置为内凹状,并且过滤网15的外沿边与上浇道12内腔的表面紧贴。所述流道14设置为自由下滑倾斜状,并且流道14的轴线与保温模体7通道11的轴线为同轴;有利熔融金属缓慢流入模体5的型腔内并充实,有效避免现有直接浇入型腔时对模壁造成冲刷至孔。所述保温模体7内设有一个小半球形空腔16和一个倒圆台孔17,倒圆台孔17的底面与小半球形空腔16相交,倒圆台孔17的顶面与通道11相交,并在保温模体7的上端设置提手18。所述上模具4的下端开设凹环19,在下模具2的上端设有配合凹环19安装的凸环20。所述上模具4和下模具2采用球墨铸铁制成,所述保温模体7采用红砂或硅酸纤维制成。本专利技术模具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浇铸的磨球,克服球内存在缩孔和疏松等缺陷,极大提高磨球的耐磨性,在模具浇注口处安置细密网孔的高熔点过滤网,使浇铸成型磨球内的洛滓大量减少,提高铸件的成品率及铸件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半球形腔体的下模具与内设半球形曲面腔体的上模具组成的模体,及设置在上模具与外界相通的保温腔,以及嵌装于保温腔内的保温模体,所述保温腔与半球形曲面腔体相通,并在保温腔入口处开设环形阶梯槽,所述在保温模体外缘设置有与环形阶梯槽相配合的环形凸缘,所述上模具上端一侧开设有浇道,浇道通过保温模体内设有的通道与上模具的半球形曲面腔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半球形腔体的下模具与内设半球形曲面腔体的上模具组成的模体,及设置在上模具与外界相通的保温腔,以及嵌装于保温腔内的保温模体,所述保温腔与半球形曲面腔体相通,并在保温腔入口处开设环形阶梯槽,所述在保温模体外缘设置有与环形阶梯槽相配合的环形凸缘,所述上模具上端一侧开设有浇道,浇道通过保温模体内设有的通道与上模具的半球形曲面腔体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浇道、下浇道及流道,所述上浇道的开口大,下浇道的开口小,并且上浇道与下浇道均呈倒圆台状,所述在下浇道的入口处平齐设置一用于过滤渣滓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熔点高于模体的熔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李丽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