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偏振控制器的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1312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1:34
一种光纤偏振控制器的调节装置,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其组成包括:光纤偏振控制器、标刻拨轮、锁定夹具、外部面板以及底座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露出外部面板的标刻拨轮的转动,带动光纤环片旋转,实现了光纤偏振控制器光纤环片的外部调节和定量连续控制,提高了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可重复性和调节效率;锁定夹具的采用能够提高光纤偏振控制器的长期工作稳定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偏振控制器的调节装置还具有节省调节空间和成本低廉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实验室对光波偏振态的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纤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偏振控制器的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光信息处理技术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利用光纤或半导体材料中非线性效应的超快响应特性可实现高速光信号处理,然而几乎所有的全光过程都与光波的偏振特性相关。例如,采用偏振复用系统,可将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提升一倍。在光纤通信技术研究中,要有效控制光波偏振态,必须借助于各种各样的偏振控制器。目前,常用的偏振控制器有利用光纤弯曲所致的双折射效应制成的光纤偏振控制器,通过挤压光纤的方式制作的挤压式偏振控制,基于双折射晶体的波片式偏振控制器,利用电光/磁光等效应而制作的电控偏振控制器等。在常用偏振控制器中,光纤偏振控制器是最简单便宜的一种,可以实现低损耗的任意偏振态的变换,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对光波偏振态的控制。光纤偏振控制器通常由三个可调节的光纤环片组成,每个光纤环片内缠有几圈光纤;三个光纤环片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双折射效应,分别在正交偏振方向上产生相应的相位延迟,分别相当于四分之一波片、二分之一波片、四分之一波片。通过调整光纤环片的方位角,可以实现从任意输入偏振态到任意输出偏振态的变换。当然,光纤偏振控制器也可以由两个光纤环片组成。目前的光纤偏振控制器,是通过手动旋转光纤环片的方式获得不同的光波偏振态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不足(I)光纤偏振控制器由于没有可参考的刻度标识,旋转光纤环片时只能凭感觉进行调节,要重复之前的偏振态时调节效率很差,难以将所有的光纤环片同时调回原来的位置,更不用说利用光纤偏振控制器产生指定的光偏振态了 ;(2)长时间放置光纤偏振控制器,其光纤环片(在倾斜状态下)会在重力作用慢慢偏离原来的位置,这种情况在多次使用后螺钉紧固件松动的情形下更容易发生,难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固定的偏振态,从而影响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3)光纤偏振控制器通过手动扭转来调节光纤环片的角度,不适于直接进行面板安装(外部调节);当所需的光纤偏振控制器较多或放置空间比较密集时,伸手去扭转光纤环片较容易触碰或干扰到其它的器件,因此往往需要更多的机箱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光纤偏振控制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纤偏振控制器的调节装置。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光纤偏振控制器调节装置,可以提高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偏振态调节效率,提高光纤偏振控制器的长期工作稳定性;同时本技术提供的光纤偏振控制器的调节装置还具有节省调节空间和成本低廉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实验室对光波偏振态的控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光纤偏振控制器的调节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至少包括光纤偏振控制器、标刻拨轮3、外部面板4和底座支架5。所述光纤偏振控制器至少具有一个光纤环片2, —个光纤环片配备一个标刻拨轮3。所述标刻拨轮3为圆环轮状结构,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光纤环片2位于标刻拨轮3内,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光纤环片2所在平面与标刻拨轮3所在平面相垂直,标刻拨轮3与光纤偏振控制器光纤环片2相互固定,转动标刻拨轮3能够带动光纤环片2旋转,且标刻拨轮3的旋转轴线与光纤偏振控制器光纤环片2的旋转轴线保持重合;标刻拨轮的外缘面或侧面标有刻度,刻度单位为角度单位或长度单位,用以标定光纤环片的旋转角度或旋转位移。所述外部面板4开有矩形窗口 41,标刻拨轮的部分外缘从外部面板的矩形窗口中露出,便于从面板外部调节光纤环片;开孔面板上靠近矩形开孔边缘的适当位置刻有光纤环片旋转读书标记42,便于确定光纤环片的旋转角度或旋转位移。所述底座支架5用于固定整个调节装置,保持调节装置中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本技术提供的光纤偏振控制器的调节装置,还可在开孔面板上安装锁定夹具6,用于固定标刻拨轮并锁定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偏振态。锁定夹具6可以在面板平面内左右微调,但不能在标刻拨轮3转动方向移动,其触臂以夹紧或按压的方式固定标刻拨轮(触臂和标刻拨轮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标刻拨轮能够处于固定的状态)。本技术提供的光纤偏振控制器的调节装置,通过标刻拨轮带动光纤环片转动,可方便准确地控制光纤环片的旋转角度或旋转位移,从而到控制光纤中导波光偏振态的目的。锁定夹具的采用可方便锁定光纤偏振控制器的输出偏振态,同时可有效防止光纤环片(在倾斜状态下)由于重力作用而导致的偏振态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光纤系统的工作稳定性。根据标刻拨轮几何尺寸大小,刻度标识既可以位于拨轮的外缘面(适于较宽的标刻拨轮),也可以位于侧面(适于壁厚的标刻拨轮);刻度既可以用角度,也可以用弧长度等来标识,只要能唯一地标定光纤环片的旋转位置即可。标刻拨轮的具体位置信息可以以面板开孔边缘处为参考基准来读取标刻拨轮上的刻度,这些刻度值的不同组合即对应于不同的光偏振态,从而可有效提高光纤偏振控制器的调节效率,迅速得到所需的偏振态。因此,本技术具有可重复调节偏振态的功能。底座支架一方面用于支撑光纤偏振控制器;另一方面是将光纤偏振控制光纤环片的旋转轴抬高,让标亥Ij拨轮可以最大范围地自由转动,即提供必要的旋转空间。标刻拨轮不会限制光纤环片原有的调节范围。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标刻拨轮实现了光纤偏振控制器光纤环片的外部调节和定量连续控制,大大提高了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可重复性和调节效率。2、通过在开孔面板上安装锁定夹具,可将光纤环片固定在指定位置,同时避免自重的影响,从而使光偏振态保持更长的时间,有助于光纤系统的长期稳定。3、开孔面板既起到保护光纤偏振控制器的作用,又提供了外部调节光偏振态的方法,可直接安装于系统设备面板上,也适合于构成独立的设备装置,如构成偏振控制器阵列坐寸ο4、本技术大大提升光纤偏振控制器的调节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节省调节空间、成本低的特点,是简易控制光波偏振态的理想选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光纤偏振控制器调节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三环光纤偏振控制器与标刻拨轮的固定关系。图3是标刻拨轮上的两种刻度位置。图4是一种锁定夹具示意图。图5是带锁定夹具的开孔面板的正面示意图。附图标记2是光纤环片,3是标刻拨轮,4是外部面板,41是面板上的矩形窗口,42是面板上的读书标记,5是固定支架,6是锁定夹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本技术提出的偏振控制器调节装置包括至少包括光纤偏振控制器、标刻拨轮、外部面板和底座支架。光纤偏振控制器通常由三个可调节的光纤环片组成,每个光纤环片内缠有几圈光纤,应力双折射可使正交偏振方向上产生相位延迟,分别相当于四分之一波片、二分之一波片、四分之一波片。通过调整光纤环片的方位角,可以实现从任意输入偏振态到任意输出偏振态的变换。偏振控制的关键是调节入射光偏振轴与波片主轴的方位,其调节方法是将光纤环片以底部杠杆(光纤从杠杆内部通过)为轴心而旋转,此时光纤环片另一端的点的空间轨迹为以杠杆与光纤环片接触部分为圆心,半径等于光纤环片直径的圆。将此圆实际做成一个可以绕着杠杆旋转的拨轮,并将其与光纤环片连接处固定在一起,光纤环片的旋转轴垂直经过标刻拨轮中心,通过旋转拨轮就可以调节光纤环片的空间方位角。拨轮上标有刻度,与外部基准点比较可以得出光纤环片旋转的角度,带刻度的拨轮称为标刻拨轮。刻度既可以在标刻拨轮的外缘面,也可以在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偏振控制器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光纤偏振控制器、标刻拨轮(3)、外部面板(4)和底座支架(5);所述光纤偏振控制器至少具有一个光纤环片(2),一个光纤环片配备一个标刻拨轮(3);所述标刻拨轮(3)为圆环轮状结构,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光纤环片(2)位于标刻拨轮(3)内,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光纤环片(2)所在平面与标刻拨轮(3)所在平面相垂直,标刻拨轮(3)与光纤偏振控制器光纤环片(2)相互固定,转动标刻拨轮(3)能够带动光纤环片(2)旋转,且标刻拨轮(3)的旋转轴线与光纤偏振控制器光纤环片(2)的旋转轴线保持重合;标刻拨轮的外缘面或侧面标有刻度,刻度单位为角度单位或长度单位,用以标定光纤环片的旋转角度或旋转位移;所述外部面板(4)开有矩形窗口(41),标刻拨轮的部分外缘从外部面板的矩形窗口中露出,便于从面板外部调节光纤环片;开孔面板上靠近矩形开孔边缘的适当位置刻有光纤环片旋转读书标记(42),便于确定光纤环片的旋转角度或旋转位移;所述底座支架(5)用于固定整个调节装置,保持调节装置中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保剑周星宇田双迪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