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毛细管内半径及插入金属熔体深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1197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9:25
自动检测毛细管内半径及插入金属熔体深度的装置。传统检测毛细管内半径的方法是采用读书显微镜人工注意测量,不仅检测周期长,而且无法实现自动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成包括:毛细管(1),所述的毛细管与微压传感器(3)通过内部安装有气体缓冲室的探头座(2)密封连通,稳压气源(7)通过软管经过气流开关(5)与所述的气体缓冲室连通,所述的探头座与测控单元(8)电连接,电动推杆(6)与所述的测控单元电连接,固定在台架(10)上的位移传感器(4)与所述的电动推杆电连接,所述的台架上放有坩埚(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二次下降吹泡法检测金属熔体表面张力和密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检测毛细管内半径及插入金属熔体深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表面张力和密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金属熔体热物性参数,准确测量表面张力和密度可有效控制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目前有关金属熔体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有很多,一般分为静力学方法和动力学方法两大类,静力学方法是测量某一状态下的某些特定数值来计算表面张力,如静滴法、悬滴法、气泡最大压力法、毛细管法上升法、拉筒法等。动力学方法是以测量决定某一过程特征的数值来计算表面张力,如毛细管波法、振动滴法、气泡幅频当量法等。与静力学方法相比,动力学方法还不十分完善,因此,一般采用静力学方法测定合金熔体表面张力,比较常用的是静滴法和气泡最大压力法。金属熔体密度一般采用称重法和阿基米德法检测,熔体质量、体积以及浮力检测的精度对测试结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两种方法对测试环境和测试装置均有较高要求。采用二次下降吹泡法可用一个试样同时检测金属熔体表面张力和密度,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检测周期,而且可以降低检测成本。但是实施二次下降吹泡法同时检测金属熔体表面张力和密度的最大困难是毛细管内径及入水深度的自动精确控制很难控制。传统检测毛细管内半径的方法是采用读书显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检测毛细管内半径及插入金属熔体深度的装置,其组成包括:毛细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毛细管与微压传感器通过内部安装有气体缓冲室的探头座密封连通,稳压气源通过软管经过气流开关与所述的气体缓冲室连通,所述的探头座与测控单元电连接,电动推杆与所述的测控单元电连接,固定在台架上的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的电动推杆电连接,所述的台架上放有坩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勇马旭梁王利华石德全高桂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