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杆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7228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帐篷杆件连接结构,杆件包括套在一起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的端部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一弹扣,对应于弹扣处的外套管上设有一定位孔,弹扣为一呈“V”字形的金属弹片,其包括活动的上弹片和定位的下弹片,上弹片在片体自由端外表面上设有一活动伸置于定位孔中的扣头,连接头中设有一缺槽,下弹片嵌固于缺槽中。缺槽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凹槽内形成有一挡板,下弹片嵌入凹槽中并定位在挡板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弹扣在内套管的连接头上实现上弹和内缩就可达到收缩和上弹定位,避免了弹扣会产生脱落的问题,结构简单且稳定牢靠,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帐篷杆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帐篷,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帐篷杆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帐篷或休闲折叠椅、躺椅等为利于收藏、搬运或携带,其支撑架均设置成可 折叠的结构。而为节省空间,有部分支撑杆件设计成伸缩套管的结构,在需要时将两伸缩套 管拉开增加杆件长度,不需要时则将内套管插套于外套管内,从而可达到展开及收折的目 的。而为了使两拉开的伸缩套管不至回缩,通常要在两者之间设置固定装置。最常见及简单的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该内、外套管1’、2’的内套管I’的端部内 设置有一带凸粒的弹簧扣3’,为便于按压,该凸粒处可固定一按钮4’,而在按钮4’位置处 的内、外套管1’、2’上各设有一定位孔11’、21’。这样在内、外套管1’、2’拉开时,按钮4’ 在弹簧扣3’的弹性力作用下伸出两定位孔11’、21’外,从而将内、外套管1’、2’固定,进而 可防止两回缩。而欲收折时,按压按钮4’,使其缩于外套管2’内,这样内套管I’即可在外 套管2’内滑动,从而可将内套管I’插置于外套管2’内,以达到收折的目的。然而,由于套管的管壁通常较薄,当按压按钮4’时,其不但会回缩至外套管2’内, 甚至还会缩至内套管I’内,而按钮4’ 一旦缩入内套管I’内,要想拿出则非常不易,而且按 钮4’连带弹簧扣3’缩至内套管I’后,还会从内套管I’的端部脱出,这样给使用带来了极 大的不便。且该结构较为复杂,金属件在使用中易变形,结构不稳定,弹簧扣在使用中仍存 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帐篷杆件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且稳定牢靠,使 用方便。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帐篷杆件连接结构,杆件包括套在一起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的端部设 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一弹扣,对应于弹扣处的外套管上设有一定位孔,弹扣为一呈” V” 字形的金属弹片,其包括活动的上弹片和定位的下弹片,上弹片在片体自由端外表面上设 有一活动伸置于定位孔中的扣头,连接头中设有一缺槽,下弹片嵌固于缺槽中。所述的缺槽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凹槽内形成有一挡板,下弹片嵌入凹槽中并定 位在挡板下方。所述扣头是由金属片直接成型而成。所述的外套管端部上连接有一配合套,配合套上设有一软质的按压挡片位于定位 孔上方,配合套的后端套设在内套管外且形成对连接头的抵挡。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中的弹扣采用一” V”字形金属弹片,弹扣嵌入固定在 内套管端部的连接头上,直接在连接头上实现上弹和内缩就可达到收缩和上弹定位,避免 了弹扣会产生脱落的问题,结构简单且稳定牢靠,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图图图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 行详细阐述。本技术的帐篷杆件件连接结构,该帐篷支撑杆件为伸缩套管结构,其包括套 在一起的内套管I和外套管2,内套管I与外套管2套设在一起并通过连接结构进行活动连 接从而实现伸缩调节。如图2至图5所示,内套管I端部连接有一用以连接至外套管2中的连接头11,连 接头11中,其后端为一配合头111连接在内套管I的端部上,配合头111的前方形成一下 凹的缺槽112,弹扣3定位在该缺槽112中从而设置在连接头中。故本技术中的弹扣3 不是设置在内套管I端部的内部中,而是连接在内套管I的端部处,弹扣3直接在内套管I 的端部实现弹起和下压后回缩。其中,弹扣3为一呈” V”字形的金属弹片,该呈” V”字形弹片的弹扣3中,其中一相 对弹动而活动的片体为上弹片31,另一作为定位而相对固定的为下弹片32。上弹片31在片 体自由端外表面上设有一活动伸置于定位孔中的扣头311,扣头311同时也作为按压键,弹 扣3固定在缺槽112中,上弹片31即形成一可活动的弹性悬臂令扣头311上弹起或下压, 缺槽112即作为弹扣3的退让空间。该扣头311为在上弹片31上经冲压成型而成,并且为 防止扣头311经长期受力按压后下榻或变形,一般在扣头31的内部中设置填充结构,进行 木质或金属填充等。而下弹片32嵌固在缺槽112中,在缺槽112的下底面中设置一凹槽113,下弹片 32嵌放入凹槽113内固定,凹槽113内形成有一个挡板1121,从而下弹片32嵌入凹槽113 的时定位在挡板1121下方受挡板1121的压挡作用而固定,而连接头11的末端部114也形 挡块抵止嵌入凹槽112中的弹扣3。下弹片32嵌固在凹槽113中从而实现将弹扣3固定在连接头11上,从而上弹片 31在连接头中实现弹起活动或是经下压力作用而压制,而对应于扣头311处的外套管2上 设有一定位孔21。为使弹扣3按压更方便,外套管2端部上连接有一配合套4,配合套4上设有一软 质的按压挡片41位于定位孔21上方,内套管I在活动同时在套筒结构的配合套4中穿过, 配合套4的后端套设在内套管I外且形成对连接头11后端的抵挡,当弹扣3定位在外套管 2的定位孔21上时,内套管I套设在外套管2中,同时配合套4定位在连接头11的配合头 111外形成对连接头的顶抵,如图4所示,从而配合套4同时也作为限位套,防止在内套管I 被施力过大或拉动过快时,内套管I从外套管2中脱出。当伸缩套管在需要收缩时,下压按压挡片41即下压扣头311使弹扣3回缩入外套管2中,内套管I即进入内套管2中。本技术的杆件连接结构在使用时,杆件在进行伸缩拉长时,向外拉动内套管 1,内套管I在外套管2内相对移动,弹扣3的扣头311呈下压缩在缺槽112中,连接头11 即随内套管I在外套管2中活动,当连接头11移动至外套管2的端部时,连接头11上的弹 扣3移动至外套管2中的定位孔21时,扣头311上弹,弹扣3定位在定位在外套管2上,SP 实现内外套管定位。相反的,当需要将伸缩套管进行收缩收折时,下压按压挡片41即下压 扣头311使弹扣3回缩入外套管2中,内套管I即可进入内套管2,即可拉动内套管I使其 收缩入外套管2中活动。本技术中的弹扣3采用一” V”字形金属弹片,弹扣3嵌入固定在内套管I端 部的连接头11上,直接在连接头I上实现上弹和内缩就可达到收缩和上弹定位,避免了弹 扣会产生脱落的问题,结构简单且稳定牢靠,使用方便。当然,本技术的连接结构不局 限使用在帐篷支撑杆件中,伸缩套管结构中均可使用。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 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帐篷杆件连接结构,杆件包括套在一起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的端部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一弹扣,对应于弹扣处的外套管上设有一定位孔,其特征在于弹扣为一呈” V”字形的金属弹片,其包括活动的上弹片和定位的下弹片,上弹片在片体自由端外表面上设有一活动伸置于定位孔中的扣头,连接头中设有一缺槽,下弹片嵌固于缺槽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杆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槽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凹槽内形成有一挡板,下弹片嵌入凹槽中并定位在挡板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杆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头是由金属片直接成型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杆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管端部上连接有一配合套,配合套上设有一软质的按压挡片位于定位孔上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帐篷杆件连接结构,杆件包括套在一起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的端部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一弹扣,对应于弹扣处的外套管上设有一定位孔,其特征在于:弹扣为一呈”V”字形的金属弹片,其包括活动的上弹片和定位的下弹片,上弹片在片体自由端外表面上设有一活动伸置于定位孔中的扣头,连接头中设有一缺槽,下弹片嵌固于缺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跃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冠鸿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