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0102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包括抛丸机的本体,所述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包括高压风机、螺旋除尘器、滤网除尘器,所述高压风机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一管道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高压风机的另一侧通过设置第二管道与所述螺旋除尘器连接,所述螺旋除尘器通过设置第三管道与所述滤网除尘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螺旋除尘器和滤网除尘器,螺旋除尘器除去较大颗粒的尘埃,较小颗粒的尘埃再通过滤网除尘器除去,这种双重除尘装置,有效的提高了厂房内部空气质量,提高工人的视觉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危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工件进行抛丸清理的抛丸机,尤其涉及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抛丸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很大的灰尘,破坏厂房的空气环境,仅仅凭借自然通风来净化厂房空气是远远不够的,工人在工作期间,导致呼吸困难,而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低空气污染的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包括抛丸机的本体,所述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包括高压风机、螺旋除尘器、滤网除尘器,所述高压风机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一管道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高压风机的另一侧通过设置第二管道与所述螺旋除尘器连接,所述螺旋除尘器通过设置第三管道与所述滤网除尘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顶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高压风机。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除尘器为圆筒状,所述第二管道连接在所述螺旋除尘器的边缘处,且沿着所述螺旋除尘器切线接入,并与所述螺旋除尘器内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除尘器的上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三管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除尘器下端设有出尘口,所述出尘口下方设置第一收集器。进一步地,所述滤网除尘器内部设有滤网,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滤网除尘器连接处位于所述滤网下方;所述滤网除尘器的上端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滤网上方,所述滤网除尘器的下端设有出尘口;所述出尘口位于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滤网除尘器连接处的下方,且所述出尘口下方设置第二收集器。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左右两侧设置开口,所述本体开口的两侧底部均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相互平行的转动辊。本技术提供的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旋除尘器和滤网除尘器,螺旋除尘器除去较大颗粒的尘埃,较小颗粒的尘埃再通过滤网除尘器除去,这种双重除尘装置,有效的提高了厂房内部空气质量,提高工人的视觉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危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的螺旋除尘器与第二管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1中的滤网除尘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所述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包括抛丸机的本体10,所述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20与所述本体10连接,所述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20包括高压风机21、螺旋除尘器22、滤网除尘器23,所述高压风机21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一管道24与所述本体10连接,所述高压风机21的另一侧通过设置第二管道25与所述螺旋除尘器22连接,所述螺旋除尘器22通过设置第三管道26与所述滤网除尘器23连接。所述本体10的左右两侧设置开口 11,所述本体10具有开口 11的两侧底部均设有轨道30,所述轨道30上设有相互平行的转动辊31,通过在本体10左右两侧设置开口 11,且在本体10上,具有开口 11的两侧底部均设有轨道20,在送料和出料方面,两侧能同时进行,也能一侧进料,一侧出料,提高生产效率。所述本体10的顶端设有出风口 12,所述出风口 12通过第一管道24连接高压风机21。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并结合图1,其中图3为图1中的螺旋除尘器22与第二管道连接25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为图3的俯视图。所述螺旋除尘器22为圆筒状,所述第二管道25连接在所述螺旋除尘器22的边缘处,且沿着所述螺旋除尘器22切线接入,并与所述螺旋除尘器22内腔连通。所述螺旋除尘器22的上端设有出风口 221,所述出风口 221与所述第三管道26连接,所述螺旋除尘器22下端设有出尘口 222,所述出尘口 222下方设置第一收集器27。请参阅图5,并结合图1,图5为图1中的滤网除尘器2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滤网除尘器23内部设有滤网231,所述第三管道26与所述滤网除尘器23连接处位于所述滤网231下方,所述滤网除尘器23的上端设有排风口 232,所述排风口 232位于所述滤网231上方,所述滤网除尘器23的下端设有出尘口 233,所述出尘口 233位于所述第三管道26与所述滤网除尘器23连接处的下方,且所述出尘口 233下方设置第二收集器28。通过本技术,包括螺旋除尘器22和滤网除尘器23,螺旋除尘器22除去较大颗粒的尘埃,较小颗粒的尘埃再通过滤网除尘器23除去,这种双重除尘装置,有效的提高了厂房内部空气质量,提高工人的视觉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危害。工作原理将待抛丸工件放置到抛丸机的本体一侧的轨道上,输送进本体内部进行抛丸,在抛丸工程中,本体内部产生大量灰尘,通过在本体前后两侧设置除尘装置,首先通过高压风机将本体内部带有灰尘的气体负压吸进螺旋除尘器,由于第二管道沿着螺旋除尘器切线方向接入,使得螺旋除尘器内部的气体成为旋风(如图4中箭头所示),使较重的大颗粒灰尘落入螺旋除尘器底部,且风从上端出风口排出(如图3中箭头所示),从出风口排出的风随着第三管道进入滤网除尘器,除去较小颗粒的灰尘,排出干净的空气,待工件抛丸完成后,将工件从同一侧或者另一侧移出,再进行下一个工件的抛丸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包括抛丸机的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20)与所述本体(10)连接,所述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20)包括高压风机(21)、螺旋除尘器(22)、滤网除尘器(23),所述高压风机(21)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一管道(24)与所述本体(10)连接,所述高压风机(21)的另一侧通过设置第二管道(25)与所述螺旋除尘器(22)连接,所述螺旋除尘器(22 )通过设置第三管道(26 )与所述滤网除尘器(23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的顶端设有出风口(12),所述出风口(12)通过第一管道(24)连接高压风机(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除尘器(22)为圆筒状,所述第二管道(25)连接在所述螺旋除尘器(22)的边缘处,且沿着所述螺旋除尘器(22)切线接入,并与所述螺旋除尘器(22)内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除尘器(22)的上端设有出风口(221),所述出风口(221)与所述第三管道(2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除尘器(22)下端设有出尘口(222),所述出尘口(222)下方设置第一收集器(2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除尘器(23)内部设有滤网(231),所述第三管道(26)与所述滤网除尘器(23)连接处位于所述滤网(231)下方; 所述滤网除尘器(23 )的上端设有排风口( 232 ),所述排风口( 232 )位于所述滤网(231)上方,所述滤网除尘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包括抛丸机的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20)与所述本体(10)连接,所述抛丸机双重除尘装置(20)包括高压风机(21)、螺旋除尘器(22)、滤网除尘器(23),所述高压风机(21)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一管道(24)与所述本体(10)连接,所述高压风机(21)的另一侧通过设置第二管道(25)与所述螺旋除尘器(22)连接,所述螺旋除尘器(22)通过设置第三管道(26)与所述滤网除尘器(2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玮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建安钢构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