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腔表面处理换能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0096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件型腔或复杂工件表面研磨、抛光和去除毛刺加工技术领域的型腔表面处理换能加工装置,包括供能系统,通道结构、换能装置、辅助装置及工件运动平台,所述通道结构的内端与供能系统相连接,其外端为两个自由端,并分别与换能装置和辅助装置相连接,所述工件运动平台设置在换能装置和辅助装置之间;所述换能装置包括相互作用的连接部和工作部,其中,连接部用于传递功能系统产生的能量,并作用于工作部;工作部用于对被加工工件进行腔面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既可以加工规则形面又可以加工非规则形面的工件面型加工装置。根据加工性能需要,可以方便采用多种换能装置,实现工件形面或型腔面的表面处理加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型腔表面处理换能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件型腔或复杂工件表面研磨、抛光和去除毛刺加工
, 具体是一种型腔表面处理换能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抛光和研磨方式是将压头和工件之间加入研磨或抛光介质,并且通过实现压头带动工件相对研磨盘之间的挤压和相对平动,而达到使工件表面进一步光整的目的。 如2006年5月10日授权的专利(ZL :200520055339)涉及一种研磨装置,包括支架、减速机、 研磨板和工件,减速机和研磨板固设于支架上,所述研磨板上还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内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与导向轮套装连接,导向板内设有放置工件的圈,工件置于导向板圈之内及研磨板之上。在这种加工过程中由于压头带动工件和研磨盘之间只能产生沿接触面切向的平动,因此,这种方式往往只能对平面工件表面实现光整加工,而对于腔体表面或具有凸出或凹入的弧面形状或异形工件时,这种加工方式将不适用,型腔表面往往无法探及或所加工出的工件表面光整度不均匀,或加工效率较低,并且研磨头或研磨盘还需要经常光整修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型腔表面处理换能加工>J-U ρ α装直。本技术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型腔表面处理换能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能系统,通道结构、换能装置、辅助装置及工件运动平台,所述通道结构的内端与供能系统相连接,其外端为两个自由端,并分别与换能装置和辅助装置相连接,所述工件运动平台设置在换能装置和辅助装置之间;所述换能装置包括相互作用的连接部和工作部,其中,?连接部,传递功能系统产生的能量,并作用于工作部;?工作部,对被加工工件进行腔面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堂孟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