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柔性进给叶片电解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0063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头柔性进给叶片电解加工方法,属于电解加工领域。它采用相向同轴线放置的自动进给的叶盆阴极和叶背阴极,和一个与阴极垂直的可自动进给阳极。叶片毛坯通过夹具与阳极相连。加工时,叶盆阴极、叶背阴极和阳极同时进给,进给速度可调,以保证叶盆和叶背阴极按各自最佳进给角度或最佳进给曲线进行加工。对于型面扭曲程度较大的叶片,还可采取分段进给的方法。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实现叶身、缘板、进(排)气边一次成型的全方位电解加工,提高叶片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的电解液供液方式,即:使电解液沿叶片缘板,流经叶身叶尖,最后流回电解液槽。这样可以起到稳定流场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属电解加工

技术介绍
电解加工是一种特种加工技术,它是利用电化学阳极溶解原理去除材料的加工方法。其具有加工速度快,表面质量好,工具无损耗,不受材料强度、韧性、硬度等限制以及无宏观切削力等突出优点,在航空航天、兵器、汽车、模具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制造过程中,由于叶片材料不断向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方向发展以及钛合金和高温耐热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电解加工技术更加显示出其优越性。然而,电解加工技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由于电解加工的阳极溶解过程处于电场、流场、电化学等多种作用之中,多项参数相互耦合,加工状态十分复杂,故存在杂散腐蚀等现象,电解加工的加工精度有待提高。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其形状越来越复杂,出现了超薄、扭曲、低展弦比叶片,且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都较高,所以对电解加工设备,包括机床、夹具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一直致力于提高叶片电解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方面的研究。在叶片电解加工生产实践中,目前常采用的主要是双面相向进给方法和侧向供液方式,该方法是将叶片毛坯固定在夹具上,夹具静止不动,两个工具阴极分别从叶片两侧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头柔性进给叶片电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相向放置的自动进给的叶盆阴极、叶背阴极,和一个与它们垂直并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可自动进给阳极;(2)、阳极通过阳极夹具与叶片毛坯相连,并使叶片毛坯处于两阴极头 之间,使叶片的叶盆、叶背实现同时加工;(3)、电解加工过程中,阴极和叶片毛坯作相对运动,以实现三头柔性进给叶片电解加工,即:①.当所加工叶片型面扭曲程度不大时,采用叶盆、叶背阴极分角度直线匀速进给加工方式:即使叶盆阴极与叶背 阴极相向匀速进给,速度分别为V↓[1]、V↓[2],使叶片毛坯垂直于阴极进给方向匀速进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荻徐正扬史先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