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化深小孔电解加工方法及专用工具阴极技术

技术编号:850035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肋化深小孔电解加工方法及专用工具阴极,属电解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一金属管,以一反拷电极作阴极,在金属管外表面加工出若干凹槽;将预先调制好的环氧树脂胶均匀地涂在凹槽内;在工具电极末端安装定位支架,制作出成形工具电极;在工件上加工出光孔;将成形工具电极伸入深的光孔中,将光孔加工成肋化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成形工具电极的制作方法简单;凹槽内涂环氧树脂胶,缩小了阴极与阳极之间的加工间隙,提高了肋化深小孔成形精度;涂在凹槽内的环氧树脂胶不易脱落,加工过程稳定性好,显著降低了工具电极修复次数;加工过程中主轴的旋转保证了肋化深小孔在圆周方向上尺寸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肋化深小孔电解加工方法及专用工具阴极,属电解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发动机推重比和增压比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提高推重比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燃烧室内的温度,这就要求发动机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由此对燃烧室的设计、制造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涡轮叶片的冷却。现代的发动机,要求可以在1300多度的高温下正常运行,这远远超过了发动机叶片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为了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发动机叶片的冷却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肋化冷却通道是一种高效低阻的叶片冷却形式,它可以在涡轮叶片前缘、叶盆、叶背上得到应用,通常这种肋化通道称为“竹节孔”。竹节孔在传热过程中,冷却孔侧壁的肋对流体有较大的扰动作用,这种扰动作用破坏了冷却通道内流体的边界层,减小了热边界层所产生的热阻,加速了冷却气体由层流向湍流的转化,同时也增大了换热面积,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有专利资料显示,美国将这种冷却孔用于涡轮叶片的冷却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加工方法为首先加工一光孔,然后采用事先制备好的工具阴极,利用电解加工的方法将光孔加工成竹节孔。该加工方法充分利用了电解加工以离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肋化深小孔电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工件(2)上加工出光孔(1);(2)、制备肋化深小孔(11)加工用工具阴极(29),且工具阴极为表面带有环形凹槽(31)的金属管(13),凹槽内经过环氧树脂胶绝缘 处理,绝缘层高度低于金属管外表面高度;(3)、使工件(2)与电解加工电源正极连接,并装夹于工件安装座(8)上,且使其深孔下端密封(9);(4)、使工具阴极(29)与电解加工电源负极相连,其上端通过工具阴极夹头(33)与进给装 置(34)相连;(5)、使工具阴极(29)伸入工件光孔(1)中;(6)、给电解区供给电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荻王明环曲宁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