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内导体支撑面加工刀具,包括刀盘、刀杆、刀盘压板和紧固螺栓,其创新点在于:刀盘直径为?160mm,圆周上均匀分布14个硬质合金刀刃,刀盘中心开通孔;刀杆的一端铣直径小于刀杆本体的同轴圆柱,同轴圆柱端面设螺纹孔,刀杆的另一端设置夹装锥面;刀盘套装在刀杆的同轴圆柱上,中心开通孔的刀盘压板紧贴刀盘外端面,紧固螺栓依次穿过刀盘压板、刀盘后与刀杆的同轴圆柱螺纹连接固定。不但保证了刀盘有足够的切削力,且刃与刃之间有良好的排屑间隙。刀盘整体刃磨保证同轴度。刀杆进行多级热处理,目的是消除其内部应力和增加刚性,避免刀具长度可能引起的震刀影响加工面的平面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内导体支撑面加工刀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加工刀具,特别涉及一种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内导体支撑面加工刀具。
技术介绍
高压输变电的电压正在一步一步的向高压和超高压方面不断的发展,输电装置壳体内的导体支撑联接,原由壳体与壳体间两端法兰面加装盆式绝缘子进行连接,绝缘子内的环氧树脂浇注工艺复杂,浇注件的平行度难以控制,对整套设备内导体走向精度控制照成不利影响,且壳体间加装连接装置又极易造成新的漏气点,对输电装置的整体绝缘性产生严重影响。故导体急需用壳体内部进行支撑,在壳体内部设计支撑面且一组三个面互成 120°夹角进行支撑,由于支撑面是导体装配的基准面,图纸要求必须平整、尺寸准确。但壳体内壁的支撑平面与主轴轴线是平行的,传统的面加工刀具一般只能加工与主轴轴线垂直的面,这为壳体内支撑面的加工提出了难题,即使用立式铣刀加工与主轴平行的面也只能加工深度在80_左右,根本没有办法加工深度在600_的内导体支撑面。原先利用手工磨光机对支撑面进行打磨,但由于人为因素太大,打磨出的支撑面即不平整而且达不到图纸的要求。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对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内导体支撑面进行机加工,且加工深度达到600mm的加工刀具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与机床主轴轴线相平行的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内导体支撑面进行机加工,且加工深度达到600mm的刀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内导体支撑面加工刀具,包括刀盘、刀杆、刀盘压板和紧固螺栓,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刀盘直径 M 160mm,圆周上均匀分布14个硬质合金刀刃,刀盘中心开通孔;刀杆的一端铣直径小于刀杆本体的同轴圆柱,同轴圆柱端面设螺纹孔,刀杆的另一端设置夹装锥面;刀盘套装在刀杆的同轴圆柱上,刀盘内端面紧贴同轴圆柱与刀杆本体之间的台阶面,中心开通孔的刀盘压板紧贴刀盘外端面,紧固螺栓依次穿过刀盘压板、刀盘后与刀杆的同轴圆柱螺纹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螺栓与刀盘压板之间设置垫片,且垫片采用直径不同的双垫片。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模拟加工轨迹,按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内导体支撑面将刀具定位直径为彡160mm的三面刃式刀盘,厚20mm, 14个硬质合金刀刃均勻分布,不但保证了刀盘有足够的切削力,且刃与刃之间有良好的排屑间隙。刀盘的本体采用热处理过的40Cr钢,经过多级热处理后焊上硬质合金刀刃,最后整体刃磨保证同轴度。刀杆进行多级热处理,目的是消除其内部应力和增加刚性,避免刀具长度可能引起的震刀影响加工面的平面度。刀具整体装配结束后,进行动态平衡试验,保证刀具在较高转速下能够稳定的运行。刀盘在与刀杆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时采用双垫片结构,增大受力面积,达到最大的锁紧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内导体支撑面加工刀具分解图。图3为刀具加工侧向轨迹图。图4为刀具轴向进刀轨迹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内壁具有支撑面的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侧视图,其主要包括壳体8, 在壳体8内部设计两组支撑面9,且每一组三个支撑面9互成120°夹角,各支撑面9作为导 体装配的基准面。图2为为本技术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内导体支撑面加工刀具分解图,其包 括刀盘4、刀杆5、刀盘压板3、紧固螺栓I和垫片2。刀盘4采用三面刃式刀盘,在刀盘4中心开通孔,刀盘4的本体直径为0 160mm,厚 20mm,圆周上均匀分布14个硬质合金刀刃,保证了刀盘有足够的切削力且刃与刃之间有良 好的排屑间隙,刀盘4的本体采用热处理过的40Cr钢,经过多级热处理后焊上硬质合金刀 刃,最后整体刃磨保证同轴度。刀杆5的一端铣直径小于刀杆本体的同轴圆柱,同轴圆柱端面设螺纹孔,刀杆5的 另一端设置夹装锥面。刀杆5长200mm,直径0 70,材质为40Cr钢,进行多级热处理以消除 内应力,刀杆5采用整体磨削加工,保证刀具同轴度,刀盘4套装在刀杆5的同轴圆柱上,刀 盘4内端面紧贴同轴圆柱与刀杆5本体之间的台阶面,中心开通孔的刀盘压板3同心紧贴 刀盘4外端面,紧固螺栓I依次穿过刀盘压板3、刀盘4后与刀杆5的同轴圆柱螺纹连接固 定。紧固螺栓I与刀盘压板3之间设置垫片2,且垫2片采用直径不同的双垫片,垫片一大 一小,有利于增大受力面积,提高压紧力。刀具整体装配结束后,进行动态平衡试验,保证刀具在较高转速下能够稳定的运 行,测试合格后把刀具插入机床主轴锥孔内,启动液压装置对刀具锁紧后待加工。工作原理本技术的刀具基于TK6111数控镗铣床上使用把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壳 体8的轴线与机床主轴水平放置于工作台上并固定夹紧,将刀具在对刀仪上测出刀具长 度,并将刀具长度参数输入机床参数表中,调出此支撑面的加工程序,对所要加工的支撑面 进行加工,程序使用X与Y轴两轴联动加工,刀具转速800r/min,进给160mm/min。图3和图4示出了本技术中的刀具对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内导体支撑面进 行加工的状态。其中,图3为刀具加工侧向轨迹图,图3中轨迹a为加工轨迹,轨迹b为进、退刀轨 迹。图4为刀具轴向进刀轨迹图,图中箭头方向c为刀具轴向进刀轨迹。经过多次试验加工出来的面无震刀,粗糙度符合要求,各项机加工尺寸经过三坐标测量,符合图纸要求,且该壳体在客户处进 行了试装配及一系列电气试验,壳体各项性能均达到设计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内导体支撑面加工刀具,包括刀盘、刀杆、刀盘压板和紧固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直径为0 160mm,圆周上均匀分布14个硬质合金刀刃,刀盘中心开通孔;刀杆的一端铣直径小于刀杆本体的同轴圆柱,同轴圆柱端面设螺纹孔,刀杆的另一端设置夹装锥面;刀盘套装在刀杆的同轴圆柱上,刀盘内端面紧贴同轴圆柱与刀杆本体之间的台阶面,中心开通孔的刀盘压板紧贴刀盘外端面,紧固螺栓依次穿过刀盘压板、刀盘后与刀杆的同轴圆柱螺纹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内导体支撑面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与刀盘压板之间设置垫片,且垫片采用直径不同的双垫片。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内导体支撑面加工刀具,包括刀盘、刀杆、刀盘压板和紧固螺栓,其创新点在于刀盘直径为¢160mm,圆周上均匀分布14个硬质合金刀刃,刀盘中心开通孔;刀杆的一端铣直径小于刀杆本体的同轴圆柱,同轴圆柱端面设螺纹孔,刀杆的另一端设置夹装锥面;刀盘套装在刀杆的同轴圆柱上,中心开通孔的刀盘压板紧贴刀盘外端面,紧固螺栓依次穿过刀盘压板、刀盘后与刀杆的同轴圆柱螺纹连接固定。不但保证了刀盘有足够的切削力,且刃与刃之间有良好的排屑间隙。刀盘整体刃磨保证同轴度。刀杆进行多级热处理,目的是消除其内部应力和增加刚性,避免刀具长度可能引起的震刀影响加工面的平面度。文档编号B23C5/08GK202824794SQ20122048207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周素洪, 赵云江, 陈校, 翟峰 申请人:海门市沪海有色铸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电气主母线支撑筒内导体支撑面加工刀具,包括刀盘、刀杆、刀盘压板和紧固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直径为¢160mm,圆周上均匀分布14个硬质合金刀刃,刀盘中心开通孔;刀杆的一端铣直径小于刀杆本体的同轴圆柱,同轴圆柱端面设螺纹孔,刀杆的另一端设置夹装锥面;刀盘套装在刀杆的同轴圆柱上,刀盘内端面紧贴同轴圆柱与刀杆本体之间的台阶面,中心开通孔的刀盘压板紧贴刀盘外端面,紧固螺栓依次穿过刀盘压板、刀盘后与刀杆的同轴圆柱螺纹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素洪,赵云江,陈校,翟峰,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市沪海有色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