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侧冲孔废料排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9904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侧冲孔废料排出装置,包括侧冲孔及与其相连通的排废料通孔,所述排废料通孔相对侧冲孔的侧壁上设有导废料部件,所述导废料部件为相对侧冲孔的斜面,所述斜面上端到侧冲孔出口端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斜面下端到侧冲孔出口端面的垂直距离。设有相对侧冲孔的斜面,当相吸附的废料从侧冲孔输出,接触到该斜面后会自然发生变形或脱落,并顺利通过排废料通孔排出。避免废料堵塞废料排出通孔,无需人工作业,保证冲孔作业能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模具侧冲孔废料排出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其中很多模具有侧冲孔机构,为了防止侧冲孔时废料堵塞模具的废料输出通道,造成模具无法正常工作甚至爆裂,就必须在侧冲孔时能及时排除废料。但是因为废料片可能会相互吸附,而造成废料输出通道堵塞,甚至冲头折断。当发生堵塞时往往需要人工排出废料,这就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使废料顺利及时排出的模具侧冲孔废料排出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具侧冲孔废料排出装置,包括侧冲孔及与其相连通的排废料槽,所述废料槽内设有导废料部件。所述导废料部件为相对侧冲孔的斜面,所述斜面上端到侧冲孔出口端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斜面下端到侧冲孔出口端面的垂直距离。所述导废料部件的整体轮廓成可以为倒“L”型,所述斜面位于所述导废料部件的弯折处。所述导废料部件的整体轮廓还可以为三棱柱型,所述三棱柱的固定在相对侧冲孔的通孔侧壁上。所述斜面为弧形斜面。所述排废料槽下端直径等于或略大于上端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排废料槽内设有相对侧冲孔且上端到侧冲孔截面的距离小于下端到冲孔截面的距离的斜面,当相吸附的废料从侧冲孔输出,接触到该斜面后发生变形,相互脱落并顺利通过排废料槽排出。避免废料堵塞废料排出通孔,无需人工作业,保证冲孔作业能顺利进行。本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广应用。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冲孔和排废料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第2种实施例的侧冲孔和排废料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提供一种模具侧冲孔废料排出装置1,包括侧冲孔2及与其相连通的排废料槽3,所述废料槽3内设有导废料部件4。导废料部件4为相对侧冲孔的斜面,所述斜面上端到侧冲孔2出口端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斜面下端到侧冲孔2出口端面的垂直距离。导废料部件4的整体轮廓成为倒“L”型,所述斜面位于所述导废料部件4的弯折处。相互吸附废料5从侧冲孔2排出,接触斜面后,发生变形或脱落,可顺利的沿排废料槽3排出。实施例2:参见图3:第2实施例和第1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第1实施例的导废料部件4的整体轮廓成为倒“L”型,第2实施例的导废料部件的整体轮廓还可以为三棱柱型,所述三棱柱的固定在相对侧冲孔的通孔侧壁上。同时根据需要,可以讲上述二个实施方式中的斜面设置成具有一定的弧度的斜面。排废料槽下端直径等于或略大于上端直径,更有利于废料的排出。如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结构的模具侧冲孔废料排出装置,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侧冲孔废料排出装置,包括侧冲孔及与其相连通的排废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槽内设有导废料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侧冲孔废料排出装置,包括侧冲孔及与其相连通的排废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槽内设有导废料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侧冲孔废料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废料部件为相对侧冲孔的斜面,所述斜面上端到侧冲孔出口端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斜面下端到侧冲孔出口端面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侧冲孔废料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废料部件的整体轮廓为倒“L”型,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华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品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