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碎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893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体碎粒机,包括机架、破碎桶、第一电机、破碎轴、运动破碎叶、固定破碎叶、输送料筒、输送螺杆及第二电机;破碎桶固定在机架上,破碎桶上具有进料口;第一电机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电机能带动破碎轴旋转;破碎轴安装在破碎桶内,且一端伸出破碎桶由第一电机驱动;运动破碎叶安装在破碎轴上;固定破碎叶安装在破碎桶的内壁上,固定破碎叶的上端伸入两运动破碎叶之间;破碎桶的底部设有筛孔;所述的输送料筒和第二电机安装在机架上,输送料筒与破碎桶底部相通,输送料筒具有出料口;输送螺杆安装在输送料筒内,第二电机能带动输送螺杆旋转。该粉体碎粒机能破碎粉团成粉粒,且不会破坏粉粒的组织结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面生产中所使用的粉体碎粒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米粉类食品(如即食米粉、米线、波纹米粉、米排粉等)、玉米粉丝(玉米面)、杂粮粉丝等加工工艺中,生产出来的食品一般需要进行过完全熟化工艺,这样的米粉粉丝在煮食时才不容易糊汤,从而增强口感。为了使各种米粉米线粉丝在生产过程中达到完全熟化(高糊化度)的目的,其一般在挤丝后进行蒸煮(即复蒸)。这复蒸工艺不但耗能,而且更增加了丝条的粘黏,所以上述方法对于某些原料或工艺已经不再适用。本申请人研发了一种新的加工米粉的生产工艺,大致包括对大米的处理、粉碎、和粉、熟化、粉体老化、自熟、挤丝、粉丝老化、定量切断、折叠成型、预干定型、烘干、风冷及包装输送。即将蒸煮熟化安排在挤丝之前,并且是对熟粉团进行老化。这样对熟粉团进行的老化,能提高最终米粉的质量和口感;但经过蒸煮熟化后,熟粉团的形状、大小都不均匀,如果直接送入自熟机将会产生供料不均而造成粉团二次熟度不均及不能连续生产等现象。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对熟化后的熟粉团进行处理的设备已经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体碎粒机,该粉体碎粒机能破碎粉团成粉粒,且不会破坏粉粒的组织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粉体碎粒机包括机架、破碎桶、第一电机、破碎轴、运动破碎叶、固定破碎叶、输送料筒、输送螺杆及第二电机;破碎桶固定在机架上,破碎桶上具有进料口 ;第一电机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电机能带动破碎轴旋转;破碎轴安装在破碎桶内,且一端伸出破碎桶由第一电机驱动;运动破碎叶安装在破碎轴上;固定破碎叶安装在破碎桶的内壁上,固定破碎叶的上端伸入两运动破碎叶之间;破碎桶的底部设有筛孔;所述的输送料筒和第二电机安装在机架上,输送料筒与破碎桶底部相通,输送料筒具有出料口 ;输送螺杆安装在输送料筒内,第二电机能带动输送螺杆旋转。上述结构粉体碎粒机的工作过程是当粉团从进料口进入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破碎轴旋转,破碎轴带动运动破碎叶运动;同时第二电机带动输送螺杆旋转。运动破碎叶在运动过程,在破碎桶内的粉团在运动破碎叶和固定破碎叶的相互作用下,粉团逐渐的被破碎成粉粒,小于筛孔大小的粉粒则落入到输送料筒内,大于筛孔大小的粉粒则被留在破碎桶内继续被破碎;粉粒落入到输送料筒内后,在输送螺杆的作用下,将粉粒输送到出料口并进入到下一道工序的设备中。由此,由于设置了运动破碎叶和固定破碎叶,则对粉团进行“棒打”式破碎,这样,不仅起到了破碎的作用,而且不会破坏粉团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了最终米粉的质量;另夕卜,由于破碎桶的底部具有筛孔,这样则能控制落入到输送料筒内的粉粒大小。作为改进,运动破碎叶的横截面为扁平状,且运动破碎叶的大面相对于垂直面偏斜一角度设置,同时,以中部为对称面,运动破碎叶的偏斜方向自中部对称面对称设置。这样就能控制粉粒从破碎桶的中部落入到输送料筒内,便于输送螺杆对粉粒的输送。作为改进,固定破碎叶的横截面为扁平状。作为改进,输送螺杆为双向螺旋式结构,自中部向两端,螺纹的旋向相反;在输送料筒的两端均设有出料口。这样就能控制粉粒从中部向两端输送,以提高输送效率。作为改进,输送螺杆的两端于出料口处设有一段翻料螺纹段,翻料螺纹段的螺纹上设有二个以上的缺口,使螺纹变成齿状的叶片。当粉粒输送到翻料螺纹段的时候,粉粒会在此处重新组合累积,使得粉粒能够接受连续均匀的输送;由于翻料螺纹段的螺纹变成一个个的齿状的叶片,叶片的螺纹对粉粒具有轻微的翻搅作用,进一步使粉粒变得松散,使粉粒能够均匀输送。作为改进,在破碎桶上位于进料口处铰接有入料斗,在入料斗上与铰接位相对的一侧固定有具有扣位的扣板,在破碎桶上铰接有手柄,手柄上铰接有锁板,锁板上具有与扣位相配合的孔位。当需要向破碎桶供料时,通过转动手柄使锁板的孔位扣入到扣板的扣位上,然后反向转动手柄即可实现锁紧,则物料可通过入料斗进入到破碎桶内,当需要清理或清洗破碎桶时,转动手柄,使锁板脱离扣板,则可打开入料斗,方便清理和清洗破碎桶。附图说明图1为粉体碎粒机正面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粉体碎粒机侧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粉体碎粒机包括机架10、破碎桶11、第一电机12、破碎轴13、运动破碎叶14、固定破碎叶15、输送料筒16、输送螺杆17、带动输送螺杆17旋转的第二电机18。破碎桶11和第一电机12安装在机架10上,破碎桶11上端开有进料口 19 ;在破碎桶11上位于进料口 19处铰接有入料斗110,在入料斗110上与铰接位相对的一侧固定有具有扣位的扣板111,在破碎桶11上铰接有手柄112,手柄112上铰接有锁板113,锁板113上具有与扣位相配合的孔位;当需要向破碎桶11供料时,通过转动手柄112使锁板113的孔位扣入到扣板111的扣位上,然后反向转动手柄即可实现锁紧,则物料可通过入料斗进入到破碎桶11内,当需要清理或清洗破碎桶11时,转动手柄112,使锁板113脱离扣板111,则可打开入料斗110,方便清理和清洗破碎桶。破碎桶11的底部具有筛孔,通过控制筛孔的大小,则小于筛孔大小的粉粒能落入到输送料筒16内,大于筛孔大小的粉粒则被留在破碎桶内继续被破碎。破碎轴13安装在破碎桶11内,通过第一电机12带动。运动破碎叶14安装在破碎轴13上,运动破碎叶14的横截面为扁平状,且运动破碎叶14的大面相对于垂直面偏斜一角度设置,同时,以中部为对称面,运动破碎叶14的偏斜方向自中部对称面对称设置,使得粉团具有一向中部集中的趋势。固定破碎叶15固定在破碎桶11的底部,其上端伸入到两运动破碎叶之间;当运动破碎叶14运动时,在运动破碎叶14和固定破碎叶15的相互作用下,粉团会被破碎成粉粒,但在破碎过程中,对粉团并不是切开,这样,就不容易损坏粉团组织结构,提高米粉的质量。输送料筒16固定在机架10上,输送料筒16的两端均具有出料口 161 ;所述的输送螺杆17为双向螺旋式结构,输送螺杆17设在输送料筒16内,自中部向两端,螺纹的旋向相反,使得物料向两端输送;输送螺杆17的两端于出料口处设有一段翻料螺纹段,翻料螺纹段的螺纹上设有二个以上的缺口,使螺纹变成齿状的叶片;当粉粒输送到翻料螺纹段的时候,粉粒会在此处重新组合累积,使得粉粒能够接受连续均匀的输送;由于翻料螺纹段的螺纹变成一个个的齿状的叶片,叶片的螺纹对粉粒具有轻微的翻搅作用,进一步使粉粒变得松散,使粉粒能够均匀输送。本实施方式粉体碎粒机的工作过程是当粉团经入料斗110从进料口 19进入时,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8启动,第一电机12带动破碎轴13旋转,破碎轴13带动运动破碎叶14运动;同时第二电机18带动输送螺杆17旋转。运动破碎叶14在运动过程,在破碎桶内的粉团在运动破碎叶14和固定破碎叶15的相互作用下,粉团逐渐的被破碎成粉粒,小于筛孔大小的粉粒则从中部落入到输送料筒16内,大于筛孔大小的粉粒则被留在破碎桶内继续被破碎;粉粒落入到输送料筒16内后,在输送螺杆17的作用下,将粉粒输送到两端的出料口并进入到下一道工序的设备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粉体碎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破碎桶、第一电机、破碎轴、运动破碎叶、固定破碎叶、输送料筒、输送螺杆及第二电机;破碎桶固定在机架上,破碎桶上具有进料口;第一电机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电机能带动破碎轴旋转;破碎轴安装在破碎桶内,且一端伸出破碎桶由第一电机驱动;运动破碎叶安装在破碎轴上;固定破碎叶安装在破碎桶的内壁上,固定破碎叶的上端伸入两运动破碎叶之间;破碎桶的底部设有筛孔;所述的输送料筒和第二电机安装在机架上,输送料筒与破碎桶底部相通,输送料筒具有出料口;输送螺杆安装在输送料筒内,第二电机能带动输送螺杆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粉体碎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破碎桶、第一电机、破碎轴、运动破碎叶、固定破碎叶、输送料筒、输送螺杆及第二电机; 破碎桶固定在机架上,破碎桶上具有进料口 ;第一电机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电机能带动破碎轴旋转;破碎轴安装在破碎桶内,且一端伸出破碎桶由第一电机驱动;运动破碎叶安装在破碎轴上;固定破碎叶安装在破碎桶的内壁上,固定破碎叶的上端伸入两运动破碎叶之间;破碎桶的底部设有筛孔; 所述的输送料筒和第二电机安装在机架上,输送料筒与破碎桶底部相通,输送料筒具有出料口 ;输送螺杆安装在输送料筒内,第二电机能带动输送螺杆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碎粒机,其特征在于运动破碎叶的横截面为扁平状,且运动破碎叶的大面相对于垂直面偏斜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星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尧先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