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859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采用中心盲板结构;中心盲板的旋流器叶片2仰角度为35°到45°;中心盲板与脱硫塔直径的长度比为0.35-0.45:1。中心盲板的旋流器叶片仰角度最优为40°,中心盲板与脱硫塔直径的长度比最优为0.4:1,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的材质为316L优质不锈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烟气与喷淋下来的碱性脱硫溶液有效的进行混合,增加了反应时间与反应接触面,从而达到提高脱硫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脱硫塔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反应率提高6%~9%。由于效率提高,所采用的液气比可以相对减小,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用电3%~5%的效果,降低了能源消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烟气脱硫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在工业锅炉烟气脱硫
中,多半是采用国外技术“大型技术小型化”的技术引进在创新。但真正应用于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堵塞与效率低。其主要原因是在大型技术小型化后,大型发电机组的电站锅炉与工业锅炉的烟气特性及脱硫所采用的液气比有所不同所造成的。该技术是基于公开号为CN202237773U工业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脱硫塔装置中旋流装置的细化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工艺中脱硫塔容易堵塞且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了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采用中心盲板I结构;所述中心盲板I的旋流器叶片2仰角度为35°到45° ;中心盲板I与脱硫塔直径的长度比为0. 35-0. 45:1。其中,所述中心盲板I的旋流器叶片2仰角度为40°。其中,所述中心盲板I与脱硫塔直径的长度比为0. 4:1。其中,所述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的材质为316L优质不锈钢。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大中心盲板、旋流叶片大角度、材质采用316L优质不锈钢等结构特点,使烟气与喷淋下来的碱性脱硫溶液有效的进行混合,增加了反应时间与反应接触面,从而达到提高脱硫效率的目的。本技术可以使脱硫塔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反应率提闻6% 9%。由于效率提闻,所米用的液气比可以相对减小,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用电3% 5%的效果,降低了能源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的侧视图。附图标识1-中心盲板,2-旋流器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采用中心盲板I结构;所述中心盲板I的旋流器叶片2仰角度为35°到45° ;中心盲板I与脱硫塔直径的长度比为0.35-0. 45:1。所述中心盲板I的旋流器叶片2仰角度为40°。所述中心盲板I与脱硫塔直径的长度比为0.4:1,可以更好的使烟气趋向脱硫塔壁稳定旋流。所述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的材质为316L优质不锈钢。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都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采用中心盲板(1)结构;所述中心盲板(1)的旋流器叶片(2)仰角度为35°到45°;中心盲板(1)与脱硫塔直径的长度比为0.35?0.45:1。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采用中心盲板(I)结构;所述中心盲板(I)的旋流器叶片(2)仰角度为35° 到45° ;中心盲板(I)与脱硫塔直径的长度比为O. 35-0. 4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塔装置中的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班跃华祝远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通宝锅炉配套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