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立贤专利>正文

固液分离沉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843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液分离沉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与水平面垂直的沉降塔,以及设置在沉降塔下方出口端的螺旋式挤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塔上方入口端固定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振动式过滤筛网装置,沉降塔的塔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排液口,沉降塔下方靠近出口端的塔体内设置有辅助沉降装置,辅助沉降装置用转动副与塔体形成转动连接,沉降塔出口端通过连接弯管与螺旋式挤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制造成本低、分离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液分离沉降装置,适合多领域的固液两相分离,比如用于港口、航道、湖泊的疏浚工程固液快速分离,或用于洗煤、湿法选矿过程中矿砂和尾液固液料流分离,或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泥的脱水和干化,或用于石油钻探和地铁、高铁、隧道等工程的固液分离等等,尤其适合于在水利疏浚中对泥浆进行快速固液分离。
技术介绍
由于水利疏浚中绞吸出来的泥浆含有异物,包括石块、砖屑、树枝等,直接将这些泥沙注入固液分离沉降装置会减低固液分离沉降装置的工作效率。严重的会影响固液分离沉降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在泥浆自然沉降的过程中,其底部有可能因为固体成分偏高,流动性变差从而结块滞留在沉降塔内。专利号为200910132896. 8,专利名称为“复合式固液分离装置”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结构,包括泥浆进料阀、机架、偏心振动滤渣机、储料沉淀仓、垂直螺旋输送机、变径螺旋挤榨机和控制系统,所述的储料沉淀仓壁上设置排清液阀和排悬浮液阀,排清液阀位于排悬浮液阀上方,所述的机架位于储料沉淀仓侧面,偏心振动滤渣机倾斜地安装在机架上,泥浆进料阀与偏心振动滤渣机连通,偏心振动滤渣机与储料沉淀仓连通,垂直螺旋输送机位于储料沉淀仓中央,垂直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对着储料沉淀仓底端,变径螺旋挤榨机横向斜置于储料沉淀仓下方,并与储料沉淀仓底端相通。上述
技术介绍
设置了偏心振动滤渣机,事实上,绞吸而来待处理的泥浆中含有一定的杂质但是量并不多,上述机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高,在某些空间条件限制的地方甚至难以安装,因此上述机构并不具有经济实用的价值。其在储料沉淀仓中央设置了垂直螺旋输送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储料沉淀仓的容量一般在10立方米左右,甚至更大,在这样的储料沉淀仓内部中央设置垂直螺旋输送机,需要在储料沉淀仓顶部设置安装架用于安装垂直螺旋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同时对该安装架本身材料的的机械强度也有较高要求,整体结构不够合理。在储料沉淀仓内设置垂直螺旋输送机,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空间,大大影响了仓内混合料的自然沉降,导致最终的分离效果不好。另外该垂直螺旋输送机的转动机构浸泡在泥浆中,容易锈蚀和磨损,增加了制造成本和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制造成本低、分离效果好的固液分离沉降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固液分离沉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与水平面垂直的沉降塔,以及设置在沉降塔下方出口端的螺旋式挤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塔上方入口端固定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振动式过滤筛网装置,沉降塔的塔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排液口,沉降塔下方靠近出口端的塔体内设置有辅助沉降装置,辅助沉降装置用转动副与塔体形成转动连接,沉降塔出口端通过连接弯管与螺旋式挤榨装置连接。本技术直接在沉降塔上方入口端直接设置振动式过滤筛网装置,而不是设置在机架上从而悬挂在沉降塔上方,减少了占地空间,降低了制造成本。沉降塔下方靠近出口端的塔体内设置有辅助沉降装置,该辅助沉降装置优选水平设置在沉降塔塔体内,辅助沉降装置的转动轴线优选与沉降塔轴线相交并垂直。辅助沉降装置可以手动也可以机动,无需在沉降塔内置机械传动机构,也无需额外搭建安装设备,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少了占地空间。本技术所述的振动式过滤筛网装置包括振动电机、弹簧和筛网,安装平台设置在沉降塔的顶端,安装平台一侧设置有凸块,筛网整体与水平面倾斜设置,筛网低端通过铰链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筛网高端通过铰链以及弹簧设置在凸块上,弹簧位于铰链与凸块之间,振动电机设置在筛网的高端。本技术通过振动电机将其本身产生的振动力传递给筛网,并通过弹簧使筛网产生振动,同时由于筛网一头设置在安装平台上,另一端设置在凸块上,利用凸块的高度使得筛网本身倾斜成一定的角度,使得混杂在泥浆中的杂物被过滤出来集中收集。筛网的网孔大小可以根据泥浆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配置。振动电机的安装位置可选安装在筛网的高端,但并不局限于此,理论上只要能将振动力传递给筛网即可。本技术所述的辅助沉降装置包括转动轴,转动轴两端密封设置在沉降塔塔壁上且与沉降塔塔壁形成转动配合,转动轴上至少设置有一根弯折的搅拌棍,搅拌棍弯折的大小与安装处沉降塔的内径大小匹配,以保证搅拌棍可以自由转动。本技术采用棍状结构来辅助沉降,所占空间小,不影响泥浆本身的沉降。搅拌棍的数量、及弯折形状可以根据待分离混合料的实际状况设计。本技术的辅助沉降装置优选采用手动旋转搅拌棍,当处理的泥浆量比较大,手动无法转动时,可以配置相应的机动驱动装置来转动搅拌棍。本技术所述的筛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 45度。倾斜设置筛网有利于被过滤出来的杂物自动滚落集中收集,当倾斜夹角为20 45度时最佳。本技术所述的筛网高端靠近凸块的一边以及与该边相邻的两边分别设置有防护挡板。本技术的筛网三边均设置有防护挡板,整体形成簸箕状。通过防护挡板可以防止泥浆四溅,有利于改善作业环境,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所述的沉降塔至少分为两段,相邻两段沉降塔之间通过法兰密封连接。沉降塔优选为上部采用圆柱状,底部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状。两者之间可以通过法兰密封连接。考虑到安装和运输的方便,也可以将沉降塔上部分的圆柱状分为多段,相邻两段之间通过法兰密封连接。本技术所述的沉降塔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由于沉降塔体积较大,当其内部充满泥浆时,其塔壁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因此需要增加壁厚以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但是增加壁厚会增加制造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加工难度,因此考虑在沉降塔塔壁上以及法兰连接处设置若干个加强筋,即满足了沉降塔机械强度的要求,又合理的减少了制造成本,降低了加工和运输难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对振动过滤筛网装置以及辅助沉降装置进行了结构优化,既较大幅度降低了固液沉降分离塔的制造成本,减少了设备占地空间,同时使得固液分离快速彻底,特别适合水利疏浚、航道疏浚、建筑桩基施工,有利于市场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图2,本技术包括支架1、沉降塔2、振动过滤筛网装置3、辅助沉降装置4和螺旋式挤榨装置5。沉降塔2安装在支架I上与水平面垂直。本实施例中沉降塔2上半部分21为圆柱状,圆柱状部分分为两段,两者之间通过法兰61密封连接。沉降塔2底部22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状,底部22与上半部分21之间通过法兰62密封连接。本实 施例中沉降塔2塔壁以及法兰连接处分布有多个加强筋7。沉降塔2的塔壁上还设置有排液口 23,排液口 23至少为一个,根据沉降塔的大小以及泥浆的具体情况设置在沉降塔2塔壁的合适位置,用于排出经过自然沉降之后位于上层的液体。根据需要,还可以再设置一个排液口 23’,进一步细化分类排液,即排液口 23用于排出经过自然沉降之后位于最上层的清液,排液口 23’用于排出经过自然沉降之后位于中层的悬浊液。沉降塔2顶部入口端24的两侧固定有安装平台31,安装平台31上安装有振动过滤筛网装置3,过滤筛网装置3包括振动电机32、弹簧33、筛网34和防护挡板35。一侧的安装平台31上设置有凸块36。筛网34整体倾斜设置,其低端通过铰链37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液分离沉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与水平面垂直的沉降塔,以及设置在沉降塔下方出口端的螺旋式挤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塔上方入口端固定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振动式过滤筛网装置,沉降塔的塔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排液口,沉降塔下方靠近出口端的塔体内设置有辅助沉降装置,辅助沉降装置与塔体转动连接,沉降塔出口端通过连接弯管与螺旋式挤榨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液分离沉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与水平面垂直的沉降塔,以及设置在沉降塔下方出口端的螺旋式挤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塔上方入口端固定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振动式过滤筛网装置,沉降塔的塔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排液口,沉降塔下方靠近出口端的塔体内设置有辅助沉降装置,辅助沉降装置与塔体转动连接,沉降塔出口端通过连接弯管与螺旋式挤榨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式过滤筛网装置包括振动电机、弹簧和筛网,安装平台设置在沉降塔的顶端,安装平台一侧设置有凸块, 筛网整体与水平面倾斜设置,筛网低端通过铰链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筛网高端通过铰链以及弹簧设置在凸块上,弹簧位于铰链与凸块之间,振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立贤陈长泉
申请(专利权)人:罗立贤陈长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