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及所应用的成像系统,该观察装置整体呈条形体结构,所述条形体的一端设有镜头和传感器,另一端为与外部计算机三维成像仪器连接的连接端;所述镜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镜头与传感器相对设置,所述传感器通过不同镜头同时获得不同角度的图像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应用该观察装置的成像系统,该系统能够采集人体管状体内多层次的三维图像,便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及所应用的成像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属于医疗3D图像检测设备领域。该装置和系统可从内部对可能病变的组织在尺寸或形状进行自动和准确地观察,从而对感兴趣的组织器官是否正常进行判断。本技术包括一种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还包括使用该观察装置的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某种情况下,人体器官会由于病变而导致尺寸或形状的变化,因此观测人体内部器官成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比如对鼻腔、口腔或食管等人体管状器官的观察,是早期诊断这些部位是否存在癌变的重要依据。现有技术中存在两种方法能够观察到这些人体器官,一种是通过单镜头内窥镜或相机的方案,但这些方案采用的单镜头技术无法实现立体观察,只能够显示二维图像,能够观察的范围有限,容易存在观测的盲点,而这些盲点很有可能隐含了病人病情的重要信息。 作为立体观察的另一种解决方案,现有技术又有采用如光纤和双个镜头观察的解决方案, 但这种观测主要是依赖人体的视觉系统综合形成三维图像信息,且这种观察系统的设备和性能主要受医生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限制,由于人类视觉系统并不能自动准确地测算距离, 从而影响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该装置能够采集人体内器官的三维图像信息,使数字微型摄像机具有远距离测量和计算能力,从而可以观察和测量人体内部管状结构和其他结构的细节,其典型的应用是观察鼻腔,检测和诊断疾病, 还可以应用于获取人体和动物体内其他的视觉信息。本技术的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整体为条形体结构,条形体的一端设有镜头和传感器,另一端为与外部计算机三维成像仪器连接的连接端;所述镜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镜头与传感器相对设置,所述传感器通过不同的镜头同时获得不同角度的图像信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两个以上镜头的设置,使得观察装置能够从多个角度收集器官的图像信息,从而有利于通过外部计算机三维成像仪器形成具有不同景深的三维图像,以此解决单个镜头只能收集二维图像信息导出现致盲点以及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获得图形信息的问题。优选的,所述多个镜头排列成一个镜头面。镜头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形成平直的表面,该镜头面可以包括多种形式,如根据实际情况该镜头面可以呈弧形或具有倾角,且镜头之间可以紧密排列也可以具有一定的间隙,只要形成一个镜头面即可。优选的,所述多个镜头通过一体成型方式或拼接方式固定成一个镜头面。优选的,所述镜头为2个且上下排列,或为3个且呈三角形排列,或为4个且呈矩形排列。采用2个镜头能够同时获取两个不同的图像信号,以此得出的三维图像信息基本满足日常观测需要;而采用3或4个镜头能够同时获取更多不同的图像信号,满足更高要求的观测需要。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多个,所述传感器与镜头各自对应,多个传感器组成一个传感器面。每个传感器与每个镜头独自对应,便于传感器对数据处理。优选的,至少包括一个传感器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镜头。如所有镜头对应同一个传感器;或多个传感器对应同一个镜头,而余下的镜头各自对应一个传感器,等等;以上关于传感器和镜头的对应方式,取决于后期数据处理需求以及传感器设置需求,同一传感器对应多镜头方式,有利于简化传感器的加工工艺。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条形体侧部的发光体。进一步的,所述发光体为发光LED,且发光LED以对称方式设置在条形体的侧部。所述发光体使得观察装置获得人体器官的反射光源,采用发光LED便于缩小体积,使得观测装置能获得更清晰的图像信息,而且LED发光的范围更大,从可见光到不可见光(如红外线)均可以发射,使得观察装置观察的范围更大。优选的,所述条形体内设有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将传感器接收的图像电信息转送到外部计算机三维成像仪器。优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外部控制信号调节传感器和/或镜头的工作状态。因为处理单元根据外部设备输入 的控制信号调节传感器和/或镜头的工作状态,所以使本装置始终工作在较理想的状态,保证采集和输出的三维图像信号准确。优选的,在设有发光体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控制发光体的工作状态。因为处理单元根据外部设备输入的控制信号调节发光体的工作状态,所以使本装置始终工作在较理想的状态下,保证采集和输出的三维图像信号准确。优选的,所述条形体为半柔性材料制成,条形体可根据不同的观察管状体弯制成不同的形状。因为条形体可根据不同的观察部位弯制成不同的形状,所以条形体能够适应人体内的管状体,从而使管状体能够顺利进入人体内。优选的,与外部计算机三维成像仪器可拆卸的连接端,这种连接可以是旋转卡接、 螺纹连接、插接或套接。优选的,所述的条形体为可抛弃的一次性材料制成。因为本装置用于观测人体内部器官,所以本装置需要进入人体内部,现有技术为了避免细菌感染或病毒传播,每次使用前必须清洗消毒,而本装置为一次性用品,每个病人使用的都是全新产品, 避免了上述繁琐的工序。优选的,所述条形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圆角矩形或其他具有圆角结构的多边形;所述条形体用于与主机可拆卸连接的一端设有防滑手握操作位置。圆形、椭圆形、圆角矩形或其他具有圆角结构的多边形设计,便于将条形体深入人体管状组织内部,提高检测的舒适度,使人体组织免受其他伤害。防滑手握操作位置的设计,便于医生操作和控制深度,此处的防滑手握操作位置,是在该位置上采用防滑条纹或由防滑材料制成,起到防滑作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上述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的成像系统,该系统能够输出三维图像信息,方便医生观测人体内器官各个位置的情况,使得疾患能够准确地早期观察、早期治疗。上述使用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测装置的成像系统,包括所述的观测装置和用作外部计算机三维成像仪器的主机;所述观测装置为条形体,条形体的一端设有镜头和传感器,条形体另一端用于与主机可拆卸连接;所述镜头至少为两个,镜头并排设于传感器前,使传感器通过不同镜头捕获不同角度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信息直接或间接传送至主机;所述主机根据图像信息输出管状体内的三维图像。本技术采用两个以上的镜头进行图像信息采集,因而能够从多角度收集器官的图像信息,即收集三维图像信息,以此解决单个镜头只能收集二维图像信息,方便医生观测人体内器官各个位置的情况,使得疾患能够准确地早期观察、早期治疗。优选的,所述条形体由半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条形体与主机之间通过柔性电缆连接。因为条形体为半柔性材料制成,即条形体可根据不同的观察部位弯制成不同的形状,所以条形体能够适应人体内的管状体,从而使管状体能够顺利进入人体内。柔性电缆十分柔软,而条形体与主机之间通过柔性电缆连接,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好地操作条形体 ,降低了操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测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测装置第一种实施例镜头布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测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测装置第一种实施例镜头与传感器布置关系不意图;图5是本技术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测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测装置第二种实施例镜头布置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测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整体为条形体结构,所述条形体的一端设有镜头和传感器,另一端为与外部计算机三维成像仪器连接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镜头与传感器相对设置,所述传感器通过不同的镜头同时获得不同角度的图像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整体为条形体结构,所述条形体的一端设有镜头和传感器,另一端为与外部计算机三维成像仪器连接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镜头与传感器相对设置,所述传感器通过不同的镜头同时获得不同角度的图像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镜头排列成一个镜头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镜头通过一体成型方式或拼接方式固定成一个镜头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为2个且上下排列,或为3个且呈三角形排列,或为4个且呈矩形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多个,所述传感器与镜头各自对应,多个传感器组成一个传感器面。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个传感器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镜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条形体侧部的发光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为发光LED,发光LED以对称方式设置在条形体的侧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体内设有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将传感器接收的图像电信息进行处理并转送到外部计算机三维成像仪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管状体内近距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外部控制信号调节传感器和/或镜头的工作状态。11.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燕斌,相韶华,
申请(专利权)人:于燕斌,相韶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