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堃锜专利>正文

一种具螺纹间隙补偿的微调刀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595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螺纹间隙补偿的微调刀座结构,其滑设在本体轴孔中的调整座端部凹设有一锥状的嵌孔,该嵌孔的开口侧设有一内螺纹孔,且该嵌孔中套设有一套筒,供该调整螺杆螺合,且该套筒朝调整座一端形成一锥形部,该锥形部外缘径向设有数个贯穿的剖槽,而该套筒异于锥形部一端则设有一凸缘部与调整座嵌孔的内螺纹孔形成螺锁,使用者可通过旋转套筒消除螺纹间隙,以有效提升加工精度及操作便利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螺纹间隙补偿的微调刀座结构,尤指一种调整座上设有一锥状套筒供调整螺杆螺合,通过转动套筒可缩小螺纹内径,而可有效防止螺纹间隙。
技术介绍
铣床加工是零件加工常使用的加工方式,其主要是通过高速旋转的切削刀具在加工件上切削,而刀具则必须装设在刀座上,再固定于铣床加工机的转轴,使切削刀具随转轴高速旋转来切削加工零件,而切削刀具有一定的尺寸规格,以加工出不同的孔径,为了省去反复更换刀具的麻烦,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可调整的刀座结构(如图8、图9所示),其主要由一本体60、调整座70及一调整螺栓80所构成;该本体60的端面中央穿设有轴向贯穿的容置槽62,可供刀具50穿置,在该本体60预定位置并穿设有径向贯穿的轴孔63,该轴孔63一端的内周缘则形成环状挡缘630,该挡缘630外侧依次设有一盘形簧片90及一刻度盘91;该调整螺栓80系容置在本体60的轴孔63内,该调整螺栓80中段处并形成凸环81,该调整螺栓80朝轴孔63挡缘630一端形成一固定部83,另一端则延伸一螺纹部82,该固定部83凸出于本体60外缘,嵌固在刻度盘91上,使盘形簧片90呈受压迫状态,令调整螺栓80的凸环81紧靠挡缘630的内侧面形成定位;该调整座70系容置在本体60的轴孔63中,该调整座70外缘相对本体60端部容置槽62位置,穿设有一嵌孔71供刀具50插嵌定位,且该调整座70朝调整螺栓80的一端凹设有一嵌孔72,供一螺套73嵌固,该螺套73中央穿设有螺孔730与调整螺栓80形成螺合,又该本体60外缘螺设有一定位螺钉64以迫紧调整座70外缘的平面,使调整座70得以定位;上述刀座结构在调整刀具50时,以工具(图中未示)旋转调整螺栓80,该调整座70则带动刀具50移动,使刀具50轴心与本体60结合部61中心轴形成偏移(如图9所示),藉此加工时可达到搪孔的功效。由于必须确保刀具50移动的精确度,以免造成加工误差,因此一般调整座70中的螺套73为质地较软的铜制品,可避免精密的调整螺杆80遭受磨损,但在反复的调整过程中,其质软的螺套73却容易因此而磨损,使得调整螺栓80的螺纹部82与调整座70的螺套73间逐渐产生间隙,导致调整螺杆80空转一角度才能驱动调整座70移动,使用者无法在刻度盘91上得知刀具正确的移动距离,造成使用上的困扰,更容易因而导致加工误差情形,严重影响加工品质及产生不良品。因此,本技术的创作者有鉴于目前可调整的刀座结构在使用上,仍存在无法精确调整、易造成不良品质的使用困扰,故以其从事相关产品的多年产销经验,潜心研究改善之道,并经多次改良与测试后,终于创造出一种具螺纹间隙补偿的微调刀座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当调整该调整座中套筒与调整螺杆间的间隙,以有效确保加工品质的微调刀座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者可直接在刻度盘体上判读刀具移动距离,而有效提升操作便利性的微调刀座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螺纹间隙补偿的微调刀座结构,该刀座主要由一本体、一调整座、一调整螺杆所构成;该本体的端面中央穿设有一断面呈长形且轴向延伸的槽孔,供一刀具穿置,且该本体的外缘穿设有一径向沿槽孔长边延伸贯穿的轴孔,该轴孔一端嵌设有一衬套,该衬套中枢设有一调整螺杆;该轴孔中滑设有一可供刀具定位的调整座,该调整座朝调整螺杆一端凹设有一锥状的嵌孔,该嵌孔的开口侧设有一内螺纹孔,且该嵌孔中套设有一中央具内螺孔的套筒,供该调整螺杆螺合,该套筒朝调整座一端形成一锥形部,该锥形部嵌设在调整座的嵌孔中,该锥形部外缘径向设有数个贯穿的剖槽,而该套筒异于锥形部一端则设有一凸缘部,该凸缘部与调整座嵌孔的内螺纹孔形成螺锁。本技术的又一特征在于,该套筒异于锥形部一侧的端面上凹设有数个凹孔。本技术的又一特征在于,该衬套外缘穿设有数个成等角分布的螺孔,各螺孔中分别容置有一由两固定螺钉及一珠体构成的定位组件。本技术的又一特征在于,该调整螺杆中段设有一定位部嵌设在衬套的凹槽中,该定位部外缘设有一环沟,以使该衬套上各定位组件的珠体卡嵌在环沟中形成定位。本技术的又一特征在于,该调整螺杆朝调整座一端延伸有一螺纹部,该螺纹部螺合在套筒的螺孔中,另一端则形成一刻度盘体。可见本技术螺纹间隙补偿的微调刀座结构,可确实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无法准确调整、容易产生加工不良品及操作不便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刀具移动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旋转套筒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套筒旋转前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套筒旋转后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现有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是现有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号说明(本技术部分)10本体 12轴孔120凹槽 13槽孔14定位螺钉 140螺孔15定位螺丝 20调整座21嵌孔 22嵌孔220内螺纹孔 25套筒250内螺孔26锥形部260剖槽 27凸缘部28凹孔 30衬套31凹槽 32轴孔 33凹孔 34螺孔35定位组件 350固定螺钉352珠体 40调整螺杆41定位部410环沟42螺纹部43刻度盘体44插孔 D孔径D1缩小孔径 P偏心(现有技术部分)60本体 62容置槽63轴孔 630挡缘70调整座71嵌孔72嵌孔 73螺套730螺孔 80调整螺栓81凸环 82螺纹部83固定部90盘形簧片91刻度盘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微调刀座结构改良,该刀座结构主要由一本体10、一调整座20、一衬套30及一调整螺杆40所构成,其中如图2、图3所示,该本体10的端面中央穿设有一呈轴向贯穿的长形槽孔13,供一刀具50穿置,且该本体10的外缘穿设有一沿槽孔长边方向径向贯穿的轴孔12,该轴孔12一端凹设有一嵌槽120,且该本体10异于结合部11一端的端面上相对嵌槽120的位置处,穿设有一贯穿嵌槽120的螺孔140,可供一定位螺钉14螺设其中(如图3所示);该衬套30系嵌设在嵌槽120中,该衬套30外缘相对螺孔140位置,凹设有一凹孔33(如图2、图3所示),供定位螺钉14的端部伸入抵顶,以使衬套30定位在嵌槽120中(如图3所示),又该衬套30异于调整座20一侧凹设有一凹槽31,该凹槽31的内底面则穿设有一轴孔32,且该衬套30外缘穿设有数个成等角分布的螺孔34,各螺孔34中分别容置有一定位组件35(如图2、图3所示),该各定位组件35系设有两固定螺钉350螺锁定位在螺孔34,及一珠体352置于内侧所构成;该调整螺杆40中段设有一定位部41嵌设在衬套30的凹槽31中,该定位部41外缘并设有一凹弧状的环沟410,以使该衬套30上各定位组件35的珠体352适当抵压在定位部41环沟410中形成定位(如图3所示),使调整螺杆40可在衬套30中轻易旋转;又该调整螺杆40朝调整座20一端延伸有一螺纹部42,且该调整螺杆40异于螺纹部42一端形成一刻度盘体43,该刻度盘43的表面凹设有一可供工具(图中未示)插嵌的插孔44;该调整座20为一柱状体,滑设在本体10的轴孔12中(如图2、图3所示),该本体10外缘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螺纹间隙补偿的微调刀座结构,该刀座主要由一本体、一调整座、一调整螺杆所构成;该本体的端面中央穿设有一断面呈长形且轴向延伸的槽孔,供一刀具穿置,该本体的外缘穿设有一径向沿槽孔长边延伸贯穿的轴孔,在该轴孔一端嵌设有一衬套,该衬套中枢设有一调整螺杆,该轴孔中滑设有一可供刀具定位的调整座,其特征在于:    该调整座朝调整螺杆一端凹设有一锥状的嵌孔,该嵌孔的开口侧设有一内螺纹孔,该嵌孔中套设有一中央具有内螺孔的套筒,供该调整螺杆螺合,该套筒朝调整座一端形成一锥形部,该锥形部嵌设在调整座的嵌孔中,该锥形部外缘径向设有数个贯穿的剖槽,而该套筒异于锥形部一端则设有一凸缘部,该凸缘部与调整座嵌孔的内螺纹孔形成螺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堃锜
申请(专利权)人:罗堃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