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螺隙孔壁式注射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749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3 0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间断螺隙孔壁式注射针。它由针体、给药通道、扩散缝和针座构成。在针体的内部有沿针体的纵向设置的给药通道,所述给药通道的上端与针座相通,给药通道的下端位于所述斜尖头的上方。在针体的壁上开有多条与给药通道相通的扩散缝。每一条扩散缝均为圆柱螺旋线形。在注射过程中,进入针体的药液流经给药通道并同时沿着扩散缝的圆柱螺旋线形进行给药。这样就使药液的扩散源由现有的点状扩散转变为线状扩散,大大增加了药液扩散源的有效面积,提高了药液在人体内扩散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断螺隙孔壁式注射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间断螺隙孔壁式注射针。
技术介绍
市场现有仪器用的注射用的注射针都是斜尖头,并且针孔位于针的端部,或在针端部附近的侧壁上开有I一2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孔,在刺穿装药粉状药物的药瓶时,以及在刺入人体进行注射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对于针孔位于针的端部的注射针,在注射针刺入药瓶的盖子时,会有穿刺部位的橡胶钻进注射针内,导致抽吸堵塞或半堵塞,造成粉状药物和溶剂混合时,溶剂的不足;2.对于针孔位于针体的侧壁的穿刺针,在穿过较厚的胶塞时,由于其针体侧壁的真空增加了针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导致针体与胶塞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因此在穿刺胶塞的时候更加费力;3.现有的注射针的针孔仅为I一2个,因此,药液注入人体的通道较单一,药液在肌肉中扩散的方式是由针孔大小的点为扩散源进行扩散,造成药液在人体内的扩散效果较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 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防止针头堵塞,又能提高药液在肌肉中的扩散效率的间断螺隙孔壁式注射针。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间断螺隙孔壁式注射针,由针体、给药通道、扩散缝和针座构成。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断螺隙孔壁式注射针,由针体、给药通道、扩散缝和针座构成,其特征是:针体的上端是与针体为一个整体的针座,针体的下端为斜尖头,在针体的内部有沿针体的纵向设置的给药通道,所述给药通道的上端与针座相通,给药通道的下端位于所述斜尖头的上方,在针体的壁上开有多条与给药通道相通的扩散缝,每一条扩散缝均为圆柱螺旋线形,每一条扩散缝的平面投影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为120°,多条扩散缝沿着同一条圆柱螺旋线等距排列,相邻两条扩散缝中,位于下方的扩散缝的顶端与位于上方的扩散缝的底端之间的针体的壁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对应的圆心角为60°,每一条扩散缝的宽度为0.05—0.1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断螺隙孔壁式注射针,由针体、给药通道、扩散缝和针座构成,其特征是:针体的上端是与针体为一个整体的针座,针体的下端为斜尖头,在针体的内部有沿针体的纵向设置的给药通道,所述给药通道的上端与针座相通,给药通道的下端位于所述斜尖头的上方,在针体的壁上开有多条与给药通道相通的扩散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青林医疗器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