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堃锜专利>正文

减震刀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880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减震刀杆,其包括一杆体及一减震机构。该杆体的直径不小于60公厘,该杆体包含有一供组接一刀头组件的端面及一轴心线;该减震机构包含至少三个吸震组件,该至少三个吸震组件以该轴心线为中心而等间隔地插设于该端面。

Shock absorber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刀杆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加工刀具,特别指一种减震刀杆。
技术介绍
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时,大致上可以区分成工件旋转加工或是刀具旋转加工等方式,其中,刀具的稳定性与工件表面品质息息相关的。因此,如何在加工过程中减少刀具震动所有加工业者亟欲改善的目标,进以简化加工工序就达到所欲知加工品质、及缩短工时。已知的减震机构是以多个部件组成,在各部件之间及与刀头相互结合处再分别装设橡胶环缓冲,如此的组装制造的程序不仅繁复又耗时,且减震效果不佳,无法让整个刀具有较佳的稳定度来加工工件表面。并且,此组装减震的方式对于较大型的刀具无法有确实的减震效果,而刀具未使用而放置时,橡胶环容易因杆体重量挤压而变形断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减震刀杆,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刀杆,可以通过平均配置的复数个吸震组件来达到较佳减震效果,并且,当杆体放置不使用时,减震机构的重量由复数个吸震组件均匀分摊,而不会集中于单一组件,因此能有较佳的使用寿命。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刀杆,其包括一杆体及一减震机构。该杆体其直径不小于60公厘,该杆体包含有一供组接一刀头组件的端面及一轴心线;该减震机构包含至少三个吸震组件,该至少三个吸震组件以该轴心线为中心而等间隔地插设于该端面。更进一步地,该杆体另包含有至少三个容室,各该容室由该端面沿平行该轴心线的方向凹设延伸,各该容室包含有一底壁及一环壁;该至少三个吸震组件分别设于该至少三个容室,各该吸震组件包含有一阻尼体、两个吸震件及一挡部,该阻尼体容设于该容室,该挡部用以遮盖该容室,一该吸震件设于该阻尼体与该底壁之间,另一该吸震件设于该阻尼体与该挡部之间。更进一步地,各该吸震组件另包含有至少一第一阻尼件,该至少一第一阻尼件设于该阻尼体且介于该阻尼体与该环壁之间。更进一步地,各该吸震组件另包含有至少两个第二阻尼件,该至少两个第二阻尼件分别被夹设于该阻尼体及一该吸震件之间。更进一步地,各该吸震组件另包含有一连接杆,该连接杆可移动地穿设过该阻尼体进而分别连结定位住该两个吸震件。更进一步地,各该吸震组件的挡部可拆卸地定位于该环壁,且该挡部封闭住该容室。更进一步地,在该端面另凹设有复数定位孔及复数螺接孔,各该定位孔供该刀头组件的部分嵌设定位,各该螺接孔供一锁固件将该刀头组件螺接定位于该杆体。更进一步地,该杆体另设有一流道,该流道沿该轴心线的延伸方向贯穿过该端面以供连通该刀头组件。更进一步地,该杆体在远离该端面的一端为一组接头,该组接头设有复数阶部,在其中一该阶部设有一螺纹段用以插设螺接于一延伸杆,该延伸杆连通该流道。更进一步地,各该吸震组件的挡部可拆卸地定位于该环壁,且该挡部封闭住该容室;在该端面另凹设有复数定位孔及复数螺接孔,各该定位孔供该刀头组件的部分嵌设定位,各该螺接孔供一锁固件将该刀头组件螺接定位于该杆体;该杆体另设有一流道,该流道沿该轴心线的延伸方向贯穿过该端面以供连通该刀头组件;该杆体在远离该端面的一端为一组接头,该组接头设有复数阶部,在其中一该阶部设有一螺纹段用以插设螺接于一延伸杆,该延伸杆连通该流道;该至少三个吸震组件的数量为四;该复数定位孔的数量为二;该复数螺接孔的数量为四;该四螺接孔以该轴心线为中心等间隔配置且错位于该四吸震组件;该两个定位孔与两个该螺接孔位于同一直线;沿该轴心线观之,该流道的径向尺寸小于各该容室的径向尺寸,该流道与各该容室相互不连通,各该螺接孔的径向尺寸大于各该定位孔的径向尺寸且小于该流道的径向尺寸;各该容室的直径占该杆体的直径介于0.375至0.4375之间;在该轴心线的延伸方向上,各该容室的长度占该杆体的长度介于0.2至0.4之间;该挡部螺锁定位于该环壁;该阻尼体呈柱状,各该第一阻尼件呈环状且分别嵌设定位于该阻尼体的前后二端,各该第二阻尼件呈环状且嵌设于该吸震件;该吸震件螺接于该连接杆的一端;该组接头设有径向尺寸渐缩的三个该阶部,该螺纹段设于中间的该阶部;各该第一阻尼件、各该第二阻尼件及该两个吸震件皆由挠性物质所构成,并且,各该吸震件的挠性大于各该第一阻尼件及各该第二阻尼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刀杆,通过将复数吸震组件建构成减震机构,使得位于杆体的不同位置的吸震组件皆可以提供相同的吸震能力,进而能有均匀吸震的功效使刀具在加工时更加稳定。并且,复数吸震组件使得缓冲的阻尼结构被分成复数个阻尼体,以让每个单一的阻尼体的重量较轻,故当刀具未使用时,第一阻尼件及第二阻尼件能够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来支撑住阻尼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图1的侧视剖面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杆体的轴向观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杆体;11:端面;12:定位孔;13:螺接孔;14:组接头;15:阶部;151:螺纹段;16:流道;17:轴心线;18:肋部;2:容室;21:底壁;22:环壁;3:减震机构;4:吸震组件;41:阻尼体;42:吸震件;43:挡部;44:第一阻尼件;45:第二阻尼件;46:连接杆;5:延伸杆;6:刀头组件;61:转接盘;62:加工刀头;7:锁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请参考图1至图5,其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减震刀杆包括一杆体1及一减震机构3。该杆体1其直径不小于60公厘故属于较大型的加工刀具,其中,该杆体1包含有一供组接一刀头组件6的端面11及一轴心线17。而该减震机构3包含至少三个吸震组件4,该至少三个吸震组件4以该轴心线17为中心而等间隔地插设于该端面11。如此一来,该至少三个吸震组件4能够在该杆体1上各个不同位置皆可提供相同的吸震功能,进而使装设有该减震刀杆的刀具能有均匀吸震的效果,以确保在加工过程中整个刀具的稳定性。并且,以整体观之,该减震刀杆在未使用置放时,该至少三个吸震组件4能够平均分摊该杆体1的本身重量,而可稳定摆放且不易损坏。此外,该至少三个吸震组件4的复数个配置结构,使得使用者能够仅更换损毁的部分该吸震组件4而无须整个该减震机构3替换掉,因此,能够有节省成本、利于更换的优点。较具体地说,该杆体1另包含有至少三个容室2,各该容室2由该端面11沿平行该轴心线17的方向凹设延伸,各该容室2包含有一底壁21及一环壁22。该至少三个吸震组件4分别设于该至少三个容室2,各该吸震组件4包含有一阻尼体41、两个吸震件42及一挡部43,该阻尼体41容设于该容室2,该挡部43用以遮盖该容室2,一该吸震件42设于该阻尼体41与该底壁21之间,另一该吸震件42设于该阻尼体41与该挡部43之间。藉此,在震动过程中该两个吸震件42可以针对轴向震动做初步的缓冲,以减少该阻尼体41的振动幅度。较佳地,各该吸震组件4另包含有一连接杆46,该连接杆46可移动地穿设过该阻尼体41进而分别连结定位住该两个吸震件42,在本实施例中,该吸震件42螺接于该连接杆46的一端,通过该连接杆46可以避免该两个吸震件42因不断地受该阻尼体41挤压而脱离初始位置,以保持有较佳的吸震功能。其中,该吸震件42为橡胶材质,如优力胶、乙烯龙。另一较佳地,各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刀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杆体,其直径不小于60公厘,包含有一供组接一刀头组件的端面及一轴心线;一减震机构,包含至少三个吸震组件,该至少三个吸震组件以该轴心线为中心而等间隔地插设于该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刀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杆体,其直径不小于60公厘,包含有一供组接一刀头组件的端面及一轴心线;一减震机构,包含至少三个吸震组件,该至少三个吸震组件以该轴心线为中心而等间隔地插设于该端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刀杆,其特征在于,该杆体另包含有至少三个容室,各该容室由该端面沿平行该轴心线的方向凹设延伸,各该容室包含有一底壁及一环壁;该至少三个吸震组件分别设于该至少三个容室,各该吸震组件包含有一阻尼体、两个吸震件及一挡部,该阻尼体容设于该容室,该挡部用以遮盖该容室,一该吸震件设于该阻尼体与该底壁之间,另一该吸震件设于该阻尼体与该挡部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刀杆,其特征在于,各该吸震组件另包含有至少一第一阻尼件,该至少一第一阻尼件设于该阻尼体且介于该阻尼体与该环壁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刀杆,其特征在于,各该吸震组件另包含有至少两个第二阻尼件,该至少两个第二阻尼件分别被夹设于该阻尼体及一该吸震件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刀杆,其特征在于,各该吸震组件另包含有一连接杆,该连接杆可移动地穿设过该阻尼体进而分别连结定位住该两个吸震件。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刀杆,其特征在于,各该吸震组件的挡部可拆卸地定位于该环壁,且该挡部封闭住该容室。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刀杆,其特征在于,在该端面另凹设有复数定位孔及复数螺接孔,各该定位孔供该刀头组件的部分嵌设定位,各该螺接孔供一锁固件将该刀头组件螺接定位于该杆体。8.如权利要求1至7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刀杆,其特征在于,该杆体另设有一流道,该流道沿该轴心线的延伸方向贯穿过该端面以供连通该刀头组件。9.如权利要求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堃锜
申请(专利权)人:罗堃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