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凡强专利>正文

自动攻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498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自动攻丝机,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机身架、立柱(2)、主轴(3);机身架由立柱(2)支承、包括上横梁(4)和下横梁(5);主轴(3)穿过上横梁(4)、下横梁(5),主轴(3)中装有上离合器(6)、下离合器(7)和定位套筒(8),上离合器(6)的下方连接有上皮带轮,下离合器(7)的上方连接有下皮带轮,两皮带轮相对;机身架内设有转轴(9),转轴(9)与定位套筒(8)间连接有连动机构(10),该转轴(9)的一端连接可正、反转电动机(11),通过连动机构(10)控制主轴(3)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并且对现有技术的攻丝机改变的结构少,方法简单,便于操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是一种自动攻丝机,属于攻丝机的

技术介绍
现时的攻丝机一般主要由底座、机身架、立柱组成。机身架形如“F”形,由上横梁、下横梁组成。主轴垂直安装于两横梁上。两横梁间的主轴部分安装有上离合器和下离合器,上离合器的下方连接有上皮带轮,下离合器的上方连接有下皮带轮,两皮带轮相对。上离合器、下离合器间安装有定位套筒。定位套筒铰接一定位叉,定位叉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两拉杆的一端和连接一拉簧的一端。拉簧的另一端与上横梁连接。其中拉杆的另一端与定位螺杆连接,另一拉杆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该连杆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转轴的一端连接有压柄。工作时,在正常状态不,上离合器、下离合器的皮带轮由皮带带动旋转。两皮带轮的旋转方向不同,由于拉簧的作用,拉簧拉动定位叉使定位套筒将上皮带轮通过上离合器与主轴连接,从而主轴反向转动。当要对零件进行加工时,操作者将压柄向下,从而带动转轴转动。连杆跟着转轴一同转动,并向下拉动拉杆,拉杆再拉动定位叉、定位套筒向下,因此定位套筒将主轴向下压,使主轴向下运动,并同时压着下皮带轮使下皮带轮通过下离合器与主轴连接,从而使主轴向下运动的同时正向转动对零件进行攻丝。当加工完一个零件后,操作者将压柄松开,拉簧向上拉使主轴恢复正常状态。此种,攻丝机工作时主要由人工操作完成,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现时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自动攻丝机,该种自动攻丝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解决自动攻丝机,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底座、机身架、立柱、主轴;机身架由立柱支承、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主轴穿过上横梁、下横梁,主轴中装有上离合器、下离合器和定位套筒,上离合器的下方连接有上皮带轮,下离合器的上方连接有下皮带轮,两皮带轮相对;机身架内设有转轴,转轴与定位套筒间连接有连动机构,该转轴的一端连接可正、反转电动机,通过连动机构控制主轴升/降。定位套筒控制主轴升降和上离合器、下离合器离与合;所述电动机控制转轴的转动。本技术的目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达到前述主轴上设有检测上限位置及下限置的传感器。前述下横梁设有可调限位螺栓,该限位螺栓与连动机构相连、通过限制连动机构的运动限制主轴向下运动,用于检测主轴下限位置的传感器设于限位螺栓上。前述用于检测主轴上限位置的传感器为金属传感器,该金属传感器由金属片和感应器组成,其中金属片固定于转轴一端,感应器固定于机身架上、该金属片的附近。前述所述转轴与电动机连接的一端在轴向方向设有一个向内凹进的连接孔,电动机的转动轴通过该连接孔与转轴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效果1、本技术的转轴与正反转的电动机进行连接,电动机控制转轴的转动,从而通过连动机构控制主轴升降。另外,与电动机连接的转轴的那一端在轴向方向设有一个向内凹进的连接孔,电动机的转动轴通过该孔与转轴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对现有技术的攻丝机改变的结构少,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并且电动机的传动轴与转轴直接连接,能够提高控制主轴升降距离的精确度。有利于准确控制主轴进行工作。本技术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2、本技术的检测主轴上限位置的传感器的检测金属片设置于转轴上,会随着转轴进行转动,可准备的检测到转轴和主轴的位置,有利于进行精确控制。3、本技术的检测主轴下限位置的传感器设置于可调限位螺栓上,可以随着的可调限位螺栓位置的移动而移动,可调限位螺栓位置所被设置位置不同,下限位置的传感器的位置也不同,从而便于人们设置不同的主轴下限值。附图说明图1、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透视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转轴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应用时所用到自动加工系统中的控制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此种自动攻丝机可以由广东顺德永雄机械厂生产的DJ-88攻丝机进行改进后所得。自动攻丝机由底座1、机身架、立柱2、主轴3组成。立柱2支承着机身架,机身架由上横梁4、下横梁5构成。上横梁4、下横梁5间的主轴4处安装有上离合器6、下离合器7和定位套筒8。上离合器6的下方连接有上皮带轮,下离合器7的上方连接有下皮带轮,两皮带轮相对,定位套8筒控制主轴3升降和上离合器、下离合器离与合。转轴9安装于机身架内,转轴9与定位套筒8间连接有连动机构10。如图4所示,转轴9的一端设有在轴向方向向内凹进的连接孔16,连接孔16呈六角形状。连接孔16连接有可正反转的电动机11的传动轴。电动机11通过固定板17固定于机身架上。电动机11控制转轴9的转动,从而通过连动机构10控制主轴3升降。转轴9另一端固定有呈“L”形感应金属片12,金属片12下方的机身架上固定有一感应器15。金属片12和感应器15是一配对的传感器。金属片12跟随着转轴9一同转动,从而感应器15可以根据金属片12的位置得到主轴的上限位置。下横梁5设有主轴下限位置限位可调限位螺栓14,限位螺栓14通过限制连动机构10的运动限制主轴3向下运动。检测主轴下限位置的传感器13设于限位螺栓14上。传感器13通过检测连动机构的连动杆18是否与限位螺栓14接触,得知主轴是否到达下限位置。如图5所示,自动控制系统的电路由传感器、继电路、通电延时继电器等元件构成。工作原理当将自动攻丝机应用到自动加式系统中时,利用控制电路可以对攻丝机进行手动控制也可以进行自动控制。当进行手动控制时,开关S3扳到下方。S1开关扳到左边时,继电器K7得电,正反转电动机正向转动带动转轴转动使主轴下降,攻丝机进行攻丝。S1开关扳到左边时,继电器K8得电,正反转电动机反向转动带动转轴转动使主轴上升,攻丝机退出攻丝。而开关S2控制进料装置的进料动作。当进行自动控制时,开关S3扳到上方。此时,系统的工作步骤如下1、开关S3扳到上方打到自动位置,然后控制进料装置的电磁阀D1得电,然后进料装置送料,然后料送至限定位置的传感器X3处,然后传感器X3发讯,然后继电器K3得电。2、继电器K3得电,使电磁阀D1断电、电磁阀D2得电,进料装置停止进料,并进料装置的气缸后退,当进料装置的气缸退到传感器X4的位置时,传感器X4发讯使继电器K4得电,然后电磁阀D2断电使进料装置的气缸停止返回。同时,继电器K3得电使继电器K7得电,时间延时器KT开始通电计时,然后电动机M正转,电动机带动转轴转动,然后主轴下降,开始攻丝。3、如果主轴的攻丝在时间延时器KT设定的时间未完成时,即主轴在设定的时间内没以到达下限位置时,时间延时器KT发讯,继电器K6得自锁,切料控制电源,控制电路停止工作。如果主轴的攻丝在时间延时器KT设定的时间内完成时,即主轴在设定的时间内到达下限位置时,连接机构的连动杆18使传感器13发讯,然后继电器K1得电,然后继电器K7断电,继而时间延时器KT不发生任何动作断电,同时继电器K8得电,电动机M反转,主轴向上升,攻丝过程停止返回。当主轴上升到上限位置时,此时金属片12到达感应器15处,从而上限位置传感器X2发讯。然后,继电器K2得电,然后K8断电,然后电动机M停止,然后电磁阀D1得电,开始一个新的循环。本技术的检测主轴上限位置的传感器和检测主轴下限位置的传感器也可以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攻丝机,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机身架、立柱(2)、主轴(3);机身架由立柱(2)支承、包括上横梁(4)和下横梁(5);主轴(3)穿过上横梁(4)、下横梁(5),主轴(3)中装有上离合器(6)、下离合器(7)和定位套筒(8),上离合器(6)的下方连接有上皮带轮,下离合器(7)的上方连接有下皮带轮,两皮带轮相对;机身架内设有转轴(9),转轴(9)与定位套筒(8)间连接有连动机构(10),该转轴(9)的一端连接可正、反转电动机(11),通过连动机构(10)控制主轴(3)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强
申请(专利权)人:孔凡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