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动物实验人工气候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485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小型动物实验人工气候室,包括箱体和电路控制器,箱体被分割为动物饲养区、温湿度控制区和隔离腔;特征在于:动物饲养区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气体成分传感器、光照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照明灯;温湿度控制区内设置有电加热管、加湿器和制冷设备;微控制器通过固态继电器与电加热管和加湿器的控制电路相连接,通过数字式变阻器与照明灯的控制电路相连接,通过光隔离可控硅驱动电路与抽风机和鼓风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饲养区内温度、湿度、气压、气体成分、光照度和风速气候参数的测量和调节。其中,温度可在0~50℃、湿度在30%~90%RH、风速在0.5~5m/s之间调节。克服了以往人工气候室模拟环境参数较少或单一的缺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动物实验人工气候室,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集温度、湿度、光照、风速、气压检测和调节于一体的小型动物实验人工气候室。
技术介绍
在药苗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动物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而做动物实验所要达到的环境条件更加重要。许多实验对环境要求非常高,例如,有时需要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模型(温度高于40摄氏度、湿度同时高于70% RH、且风速达到1. 5m/s以上时);有的实验条件, 不仅对温湿度有苛刻的要求,而且对实验环境中的气压、光照度和空气污染物也有一定的要求;对于上述实验,而普通实验设施(仪器设备)又很难达到所需实验要求,实验将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集温度、湿度、光照、风速、气压检测和调节于一体的小型动物实验人工气候室。本技术的小型动物实验人工气候室,包括起保温和密封作用的箱体以及控制箱体内气候环境的电路控制器,箱体内部被分割为动物饲养区、温湿度控制区和隔离腔;所述动物饲养区与温湿度控制区、温湿度控制区与隔离腔之间分别通过后连通口、前连通口相连通,动物饲养区、隔离腔与外界之间分别通过出口调节窗、进口调节窗相连通;其特别之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动物实验人工气候室,包括起保温和密封作用的箱体(1)以及控制箱体内气候环境的电路控制器(24),箱体内部被分割为动物饲养区(2)、温湿度控制区(3)和隔离腔(4);所述动物饲养区与温湿度控制区、温湿度控制区与隔离腔之间分别通过后连通口(7)、前连通口(6)相连通,动物饲养区、隔离腔与外界之间分别通过出口调节窗(8)、进口调节窗(5)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调节窗、出口调节窗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抽风机(11)、鼓风机(20);动物饲养区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5)、气压传感器(16)、气体成分传感器(17)、光照传感器(18)、风速传感器(19),动物饲养区的顶部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动物实验人工气候室,包括起保温和密封作用的箱体(I)以及控制箱体内气候环境的电路控制器(24),箱体内部被分割为动物饲养区(2)、温湿度控制区(3)和隔离腔(4);所述动物饲养区与温湿度控制区、温湿度控制区与隔离腔之间分别通过后连通口(7)、前连通口(6)相连通,动物饲养区、隔离腔与外界之间分别通过出口调节窗(8)、进口调节窗(5)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调节窗、出口调节窗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抽风机(11)、鼓风机(20);动物饲养区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5)、气压传感器(16)、气体成分传感器(17)、光照传感器(18)、风速传感器(19),动物饲养区的顶部设置有照明灯(22);温湿度控制区(3)内设置有电加热管(12)、加湿器(13)和制冷设备(30);所述电路控制器(24)包括微控制器(25),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气体成分传感器、光照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均与微控制器的信号采集端口相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不同的固态继电器分别与电加热管、加湿器以及制冷设备的控制电路相连接,通过数字式变阻器与照明灯的控制电路相连接,通过不同的光隔离可控硅驱动电路分别与抽风机和鼓风机的驱动电路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初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