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电设备(10),其具备:燃气涡轮(11);燃料气体冷却器(13);将从燃料气体压缩机(12)的中间段抽出的燃料气体向燃料气体冷却器(13)引导的抽气管线(24),其中,设有:第一水平面检测器(61),其对储存于燃料气体冷却器(13)的底部的冷却水的水位到达至规定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控制器,其根据从第一水平面检测器(61)传送来的检测信号,输出使燃气涡轮(11)停止并使向喷射嘴(44、45)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泵(53)停止的指令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将高炉气体(BFG)等的低卡气体作为燃料的燃气涡轮和对由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并再循环的燃料气体进行冷却的燃料气体冷却器的发电设备。
技术介绍
作为具备将高炉气体(BFG)等的低卡气体作为燃料的燃气涡轮和对由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并再循环的燃料气体进行冷却的燃料气体冷却器的发电设备,例如有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结构。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79046号公报另外,作为燃料气体冷却器,已知有如下的结构,即,从喷射嘴喷雾出冷却水而对燃料气体进行冷却,并将从喷射嘴喷雾出并冷却燃料气体而滴下的冷却水通过漏斗来回收,从而使回收到的冷却水再循环。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高炉气体(BFG)等的低卡气体中含有大量杂质,渐渐地有可能使该杂质堆积于漏斗的出口部(底部),而导致闭塞漏斗的出口,或有可能储存于漏斗的冷却水堆积于向冷却水凹槽引导的配管内或者配管的出口部,而导致闭塞该配管内或者配管的出口。并且,当这些漏斗的出口、配管内或者配管的出口被闭塞时,仅仅通过漏斗无法回收完从喷射嘴喷雾出并冷却燃料气体而滴下的冷却水,导致冷却水从漏斗溢出,且溢出的水向将由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后的燃料气体向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的配管(旁通管线)或、将从燃料气体压缩机的中间段抽出燃料气体并向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的配管(抽气管线)流入,在使发电设备停止之际,流入燃料气体压缩机或燃气涡轮,存在对燃料气体压缩机或燃气涡轮产生损伤的可能性。另外,在寒冷地带等中,在使发电设备停止的状态下且外部气体温度成为0°C以下的情况下,使冷却水泵运转,从喷射嘴喷雾出冷却水,而使冷却水循环,以避免在燃料气体冷却器中所使用的冷却水发生结冰。但是,在使发电设备停止的状态(即,未供给高温高压的燃料气体(未流入)状态)下当向燃料气体冷却器内喷雾出冷却水时,燃料气体冷却器内立即成为过饱和状态,在燃料气体冷却器内的所到达的部位产生水滴而形成为汇集的水,该水在将由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后的燃料气体向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的配管(旁通管线)或将从燃料气体压缩机的中间段抽出燃料气体并将其向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的配管(抽气管线)中逆流,并流入燃料气体压缩机或燃气涡轮,从而导致存在对燃料气体压缩机或燃气涡轮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燃料气体冷却器及燃气涡轮的发电设备,该发电设备能够防止在该燃料气体冷却器中所使用的冷却水在将由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后的燃料气体向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的配管(旁通管线)或将从燃料气体压缩机的中间段抽出燃料气体并将其向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的配管(抽气管线)中逆流,而向燃料气体压缩机或燃气涡轮流入的情况。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了以下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发电设备,具备燃气涡轮,其以燃料气体为燃料;燃料气体冷却器,其利用从喷射嘴喷雾出的冷却水对由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并再循环的燃料气体进行冷却;抽气管线,其将从所述燃料气体压缩机的中间段抽出的燃料气体向所述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其中,设有第一水平面检测器,其对储存于所述燃料气体冷却器的底部的所述冷却水的水位到达至规定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控制器,其根据从所述第一水平面检测器传送来的检测信号,输出使所述燃气涡轮停止并使向所述喷射嘴供给所述冷却水的冷却水泵停止的指令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发电设备,若例如第一水平面检测器检测到储存于漏斗的冷却水的水平面到达至规定位置(例如,设定在由U字管维持的规定水平面的铅垂上方(例如,比储存于漏斗的冷却水的水面靠Ocm上方的位置)、且抽气管线的下游端的下端的铅垂下方(例如,比抽气管线的下游端的下端靠Ocm下方的位置)的位置处)的情况,则从第一水平面检测器向控制器输出检测信号,并从控制器向例如切断对燃气涡轮供给燃料气体的紧急截止阀输出指令信号。然后,被输入来自控制器的指令信号的紧急截止阀迅速地关闭(形成为全闭状态),从而将向燃气涡轮的燃料气体的供给切断。与其同时地,从控制器也向冷却水泵输出指令信号,从而使冷却水泵停止,其结果是,可使来自喷射嘴的冷却水的喷雾停止。由此,能够防止在燃料气体冷却器中所使用的冷却水在从燃料气体压缩机的中间段将燃料气体抽出并将其向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的配管(抽气管线)中逆流,而向燃料气体压缩机或燃气涡轮流入的情况。在上述发电设备中,更为优选的是,设有旁通管线,其将由所述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并再循环的燃料气体向所述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第二水平面检测器,其对储存于所述旁通管线的所述冷却水的水位到达至规定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控制器,其根据从所述第二水平面检测器传送来的检测信号,输出使所述燃气涡轮停止并使向所述喷射嘴供给所述冷却水的冷却水泵停止的指令信号。根据这样的发电设备,若第二水平面检测器检测到储存于旁通管线的冷却水的水平面到达至规定位置(例如,设定在比气体入口管的内周面的下端靠IOcm上方的位置处)的情况,则从第二水平面检测器向控制器输出检测信号,并从控制器向例如切断向燃气涡轮供给燃料气体的紧急截止阀输出指令信号。然后,被输入来自控制器的指令信号的紧急截止阀迅速地关闭(形成为全闭状态),从而将向燃气涡轮的燃料气体的供给切断。与其同时地,从控制器也向冷却水泵输出指令信号,从而使冷却水泵停止,其结果是,可使来自喷射嘴的冷却水的喷雾停止。由此,能够防止在燃料气体冷却器中所使用的冷却水在将由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后的燃料气体向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的配管(旁通管线)中逆流,而向燃料气体压缩机或燃气涡轮流入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发电设备,具备燃气涡轮,其以燃料气体为燃料;燃料气体冷却器,其利用从喷射嘴喷雾出的冷却水对由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并再循环的燃料气体进行冷却;旁通管线,其将由所述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并再循环的燃料气体向所述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其中,设有水平面检测器,其对储存于所述旁通管线的所述冷却水的水位到达至规定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控制器,其根据从所述水平面检测器传送来的检测信号,输出使所述燃气涡轮停止并使向所述喷射嘴供给所述冷却水的冷却水泵停止的指令信号。根据这样的发电设备,若水平面检测器检测到储存于旁通管线的冷却水的水平面到达至规定位置(例如,设定在比气体入口管的内周面的下端靠IOcm上方的位置处)的情况,则从水平面检测器向控制器输出检测信号,并从控制器向例如切断向燃气涡轮供给燃料气体的紧急截止阀输出指令信号。然后,被输入来自控制器的指令信号的紧急截止阀迅速地关闭(形成为全闭状态),从而将向燃气涡轮的燃料气体的供给切断。与其同时地,从控制器也向冷却水泵输出指令信号,从而使冷却水泵停止,其结果是,可使来自喷射嘴的冷却水的喷雾停止。由此,能够防止在燃料气体冷却器中所使用的冷却水在将由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后的燃料气体向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的配管(旁通管线)中逆流,而向燃料气体压缩机或燃气涡轮流入的情况。在上述发电设备中,更为优选的是,还具备向所述喷射嘴供给所述冷却水的冷却水配管,所述冷却水配管具备使所述冷却水不通过所述喷射嘴而返回所述燃料气体冷却器的内部的旁通管。根据这样的发电设备,即便在寒冷地带等中,处于使发电设备停止的状态下且外部气体温度成为0°c以下的情况下,也不会从喷射嘴喷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1.21 JP 2011-0111001.一种发电设备,具备燃气涡轮,其以燃料气体为燃料;燃料气体冷却器,其利用从喷射嘴喷雾出的冷却水对由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并再循环的燃料气体进行冷却;抽气管线,其将从所述燃料气体压缩机的中间段抽出的燃料气体向所述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其中,所述发电设备设有第一水平面检测器,其对储存于所述燃料气体冷却器的底部的所述冷却水的水位到达至规定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控制器,其根据从所述第一水平面检测器传送来的检测信号,输出使所述燃气涡轮停止并使向所述喷射嘴供给所述冷却水的冷却水泵停止的指令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设备,其中,所述发电设备设有旁通管线,其将由所述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并再循环的燃料气体向所述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第二水平面检测器,其对储存于所述旁通管线中的所述冷却水的水位到达至规定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控制器,其根据从所述第二水平面检测器传送来的检测信号,输出使所述燃气涡轮停止并使向所述喷射嘴供给所述冷却水的冷却水泵停止的指令信号。3.一种发电设备,具备燃气涡轮,其以燃料气体为燃料;燃料气体冷却器,其利用从喷射嘴喷雾出的冷却水对由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并再循环的燃料气体进行冷却;旁通管线,其将由所述燃料气体压缩机加压并再循环的燃料气体向所述燃料气体冷却器引导,其中,所述发电设备设有水平面检测器,其对储存于所述旁通管线中的所述冷却水的水位到达至规定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控制器,其根据从所述水平面检测器传送来的检测信号,输出使所述燃气涡轮停止并使向所述喷射嘴供给所述冷却水的冷却水泵停止的指令信号。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电设备,其中,所述发电设备具备向所述喷射嘴供给所述冷却水的冷却水配管,所述冷却水配管具备旁通管,该旁通管使所述冷却水不通过所述喷射嘴而返回所述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边浩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