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无线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3979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线供电装置,它包括无线供电发射模块和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所述的无线供电发射模块包括供电设备和供电发射电路,所述的供电设备电连接到供电发射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无线供电接收模块包括供电接收电路、充电电路、供电电路和控制芯片,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供电接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分别连接到控制芯片上;所述的供电发射电路和供电接收电路之间通过电磁波传输能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供电发射和接收电路实现了对电能的无线传输,同时,还通过充电电路、供电电路和控制芯片实现5V直流和USB两种供电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供电装置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供电模式都是有线供电,所以会有很多的线缆,不仅使得生产成本很高,而且维护也不方便,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各种无线供电的装置和方法。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电磁波都承载着能量,特定频率的电磁波会引起物体的震动,两个固有频率相同的物体就可以传递这种震动,从而传递能量。因此,我们可以让一个诸如铜制天线的物体发射电磁波,而让接收器来接收,转化为能量。理论上说,所有现在使用电池的电器都可以换用这种方式供电。当然,现阶段这种传递还仅限于几米的短距离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无线供电装置,能够理由电磁波,实现5V直流和USB两种模式下的无线供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方案包括: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供电发射模块和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所述的无线供电发射模块包括供电设备和供电发射电路,所述的供电设备电连接到供电发射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无线供电接收模块包括供电接收电路、充电电路、供电电路和控制芯片,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供电接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充电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供电发射模块和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所述的无线供电发射模块包括供电设备和供电发射电路,所述的供电设备电连接到供电发射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无线供电接收模块包括供电接收电路、充电电路、供电电路和控制芯片,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供电接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分别连接到控制芯片上;所述的供电发射电路和供电接收电路之间通过电磁波传输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供电发射模块和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所述的无线供电发射模块包括供电设备和供电发射电路,所述的供电设备电连接到供电发射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无线供电接收模块包括供电接收电路、充电电路、供电电路和控制芯片,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供电接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分别连接到控制芯片上;所述的供电发射电路和供电接收电路之间通过电磁波传输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设备为以下设备中的一种:发电机、电池组、UPS。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发射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三极管Q1、电容Cl和初级线圈LI,Rl的一端连接Q的发射极,Rl的另一端分别连接R2 —端和Ql集电极,R2另一端连接Ql基极,R3 一端连接Q基极,R3另一端连接Ql集电极,Cl的两端分别连接Ql基极和Q集电极,LI的两端分别连接Q集电极和Ql发射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接收电路包括电容C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和次级线圈L2,L2两端分别连接D3正极和D2正极,D4负极连接D2正极,D5负极连接D3正极,Dl正极、D2负极和D3负极均连接输出端,Dl负极、D4正极和D5正极均接地,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艳荣孙少男柳尚明牛潇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